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在哪里看2024年浙江国家公务员招聘公告。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在哪里看2024年浙江国家公务员招聘公告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目前暂未发布,最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均在10月发布,发布网站为:国家公务员局http://www.scs.gov.cn/,收藏查看。有想要考公务员的小伙伴们现在就可以备考国家公务员招考了,辽宁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在哪看国家公务员公告以及职位表等相关信息。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推荐阅读——
考生通道——2024国家公务员历年分数线|历年试题|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2024国家公务员图书教材|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4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领航礼包4.0
图书推荐:
>>>>>>扫码一对一咨询,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在哪里看2024年浙江国家公务员招聘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371. ①进行良好的时间管理,同样需要这些品质
②把握好间隔和规律正是时间管理的内容
③当鸡蛋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糟的时候,你要有能力控制局面
④进行时间管理,就好像抛鸡蛋
⑤要做好抛鸡蛋的动作,需要耐心、毅力、练习和计划
⑥你要不停地把手中的一只鸡蛋换成另一只,还要保持所有的鸡蛋都不落
到地上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A. ②④③⑥⑤①
B. ⑤①⑥④③②
C. ②④⑤⑥①③
D. ④⑥⑤①③②
372. 促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优势互补,?高经济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离不开健 全的市场机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在完善市场机制上下功夫,目前应强调两 个方面。一方面,要纠正要素价格扭曲现象,用价格杠杆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高 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正确应对生产要素供需的结构性变化。
对上述文字的中心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B. 价格机制是调整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C. 健全的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D. 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
374. 垃圾填埋场是厌氧细菌的滋生地,会产生大量甲烷。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更强,尽管可以将其 捕捉并转化为能源,但是即使最高效的回收系统,仍有高达 10%的甲烷发生逃逸。由于垃圾填埋场产生的甲烷大 部分来自有机废弃物,因此可以用更绿色的方式处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堆肥。实际上,垃圾填埋场里三分之二 的垃圾可以堆肥,这就大大减少了甲烷的产量。由于堆肥过程中会产生高温、高压,有机废弃物中的碳可能部分 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将这些有机物重新组合成液态燃料(乙醇或甲醇),或用作其他工 业原料。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更甚
B. 现阶段的甲烷回收系统对甲烷的捕捉利用依旧有限
C. 用堆肥方式处理垃圾填埋场的垃圾能有效减少甲烷的生成
D. 堆肥这种垃圾处理方式需要将其生成的有机废弃物重新组合
371.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首先验证
②句,②句中出现“正是时间管理的内容”,说明在②句之前应先?到“时
间管理”这一话题,所以②不能做首句,故排除 A 项和 C 项。再对比④句
和⑤句,④句将“时间管理”比作“抛鸡蛋”,⑤句是怎么才能做好抛鸡
蛋的动作,故④句应该在⑤句前面,排除 B 项。暂定答案为 D 项。
第二步,验证 D 项。D 项首先通过④句引出“时间管理”和“抛鸡蛋”的
话题,⑥句是对抛鸡蛋动作的?述,⑤句?出做好抛鸡蛋的动作需要的品
质,然后引出①句时间管理也需要这些品质,这些品质也是③句控制局面
的能力,最后②句进行总结。
因此,选择 D 选项。
372.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出“促使……,实现……,?高 ……”离不
开健全的市场机制。然后从两个方面对完善市场机制进行具体解释,一是
用价格杠杆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二是正确应对生产要素供需的结
构性变化。文段为“总—分”结构,文段核心话题为“市场机制”,主要
讲述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来推动经济发展。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和 D 项:偏离重点,未表述文段核心话题“市场机制”。C 项:偷换逻辑,根据原文第 一句的“离不开”和第二句的“需要”可知,健全的市场
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374.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出了垃圾填埋场会产生大量甲烷,并且目前
的回收系统仍有甲烷逃逸这样的问题,然后针对这样的问题给出了解决对
策,即“堆肥”。随即通过“实际上”对对策进行补充说明,指出堆肥可
以大大减少甲烷产量,最后又补充说明堆肥能够带来的额外好处,即有机
废弃物可以重新组合。文段结构为“分—总—分”,文段的主旨句为对策
句,即堆肥能够解决甲烷生成的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选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和 B 项:为问题的表述,未?及”堆肥“,非重点。D 项:与文意相
悖,文段是说堆肥过程中的有机废弃物能够重新组合再利用,而不是堆肥
这种处理方式需要重新组合,且 D 项为补充说明部分,非重点。
386.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一个劳模,朴素的事迹本来很让人感动,平凡________能触动和抵达人心,________一旦拔高到不食人 间烟火的地步,________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让人觉得很假,________会连累劳模和典型受到批评和抵 制,实际上是“黑”了好人。
A. 可能 然而 反而 因为
B. 必然 甚至 无论是 还是
C. 本就 然而 就会 甚至
D. 当然 进而 可能 也可能
387. 按照《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被要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从总量上看, 我国碳排放已位居世界第二,到 2025 年前后,这一数字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目前仍然不受绝对 排放量的限制,是因为中国的人均排放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的人均排放量 可能会很快赶上世界平均水平。在最近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遭遇了严峻的气候压力。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这段文字原意的是:
A. 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严重影响和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
B.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没有被要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C. 目前的碳排放协议为中国经济发展争取了短暂而宝贵的“排放空间”
D. 碳排放位居世界第一将是中国经济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
388.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下棋不能无争,争的范围有大有小,有________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________者,有________ 作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________者,有赶尽杀绝一步不让者,有好勇斗狠同归于尽者。
A. 斤斤计较 眼观全局 短兵相接 旗鼓相当
B. 步步为营 高瞻远瞩 短兵相接 不相伯仲
C. 斤斤计较 高瞻远瞩 刀兵相见 不相伯仲
D. 步步为营 眼观全局 刀兵相见 旗鼓相当
386.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中国公众环保的发展趋势”出现在最后一段第一行。
根据“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数量几年来有明显增加,未来趋势会更明朗”
可知,中国公众环保的发展趋势是“环保组织的数量将会明显增加”。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符合中国公众环保的发展趋势。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根据“未来趋势会更明朗,而这依赖于公众对环保组织工作的认可
(61.6%)”可知,“公众认可越来越高”是该趋势发展的条件,错误。C
项:文段仅说到了环保组织数量将增多,未?及“将越来越组织化”,属
于无中生有,错误。D 项:文中说的是“增加信任度和透明度较为迫切”,
“信任度和透明度将越来越高”未?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
387.【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和 C 项的信息文段没有?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B 项对应“按照《 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被要求限
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正确。D 项对应“我国碳排放已位居世界第二,到
2025 年前后,这一数字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文段表述为“可
能”,选项偷换为“必然结果”,属于偷换语气,错误。
因此,选择 B 选项。
388.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应与后文“因小失大”相关,表示过于在意“小”,
消极色彩。A 项和 C 项“斤斤计较”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斤斤”
为琐碎细小的意思,符合文意。B 项和 D 项“步步为营”指军队每向前推
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今比喻做事、行动极其谨慎,不符合文意,排除
B 项和 D 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不拘小节”可知空格应填入“顾整体”的含义。
A 项“眼观全局”即注重大局;C 项“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侧重长
远的眼光。可知 A 项符合文意,排除 C 项。答案锁定 A 选项。
第三步,验证其他空格。“短兵相接”比喻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呼应原文
的“作生死斗者”;“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对应原文“各自
为战”。二者均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刀兵相见:以武力相见,用战争解决问题。不相伯仲:比喻差不多,难分
优劣。
(复合题)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在大多数人眼里,电子传播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 。这不 仅因为电影、广播、电视或者互联网相继为大众的日常现实制造了巨大的 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新型传 播媒介的问世往往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和开放 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证明,媒介的垄断时常导致符号的垄断;反之, 符号 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相对于报纸,电视显然?供了一个较为广泛 的公共空间。尽管如此,许多人 仍然抱怨电视是一种单向的发射。它仍然 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发布。因此,计算机互联网 的出 现再度震动了人们。许多人看到,计算机互联网正在将这些权力归还大众。 互联网是无中心、无权威的。 它不仅最大限度地敞开了门户,而且,它的 特征是大众与传播媒介的互动。 所以,人们对于解放之中所包含的 另一些新型的隐蔽枷锁不易察觉。人们 往往忽略了电子传播媒介的强大功能中存在着强大的控制。如果说电视 发 射台的部分权威来自机械的力量,那么,互联网的无中心网络结构——互 联网的进出路径是分散 的——同样得到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似乎是一 个自由出入的空间,传统的空间栅栏正在被漫不 经心地跨越。然而,技术 知识和语种突然显示了比地理位置更为重要的意义。没有一定软件知识和 技术的人无 法在网络之中自如地驰骋,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者已经事先指定 了人们所能驰骋的范围;另一方面,英语是网络空 间的通行语种,不谙英 语的人进入网络之后常常空手而归。在这个意义上,网络?供的自由是以 享有某些社会 条件为前?的。这即是另一种新型的限制。电子传播媒介的 解放和控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并均与电子传播媒 介的技术特征联系在一 起。如果电视台没有如此强大的发射功率,电视又怎么能得到如此之多观 众的拥戴;另 一方面,如果电视台运行的费用不是如此之高,广告商又怎 么能如此大规模地包揽文化权力,裁定电视节目的 趣味,甚至充当惟一的 裁决?
400. 不能证明“电子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的一
项是:
A. 电影、广播、电视或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快乐
B.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民主,更开放
C. 电视仍然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发布
D. 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阶层的人,都可能围绕电视形成某种共同体
400.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电子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的内
容出现在原文第一段。A 项对应“这不仅因为电影、广播、电视或者互联
网相继为大众的日常现实制造了巨大的快乐”,符合原文。B 项对应“新型
传播媒介的问世往往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符合原文。
D 项对应“电视显然?供了一个较为广泛的公共空间”,符合原文。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对应“它仍然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
诠释和发布”,这是人们抱怨的内容,不是进步的标志,属于曲解文意,
不符合原文。因此,选择 C 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