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克拉玛依国家公务员职位下载/国考公告。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克拉玛依国家公务员职位下载/国考公告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华图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做充分准备,争取一次上岸。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图书推荐: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国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
【国考公告】【国考大纲】【国考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克拉玛依国家公务员职位下载/国考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351.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不断拉开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差距
②这些都给人民币的进一步崛起?供了机会
③事实上,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④此外,中国还通过创建亚投行、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大大?升了国家的经济软实力。
⑤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升是大势所趋,是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升决定的
⑥不仅如此,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的股票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上海和深圳正 大踏步走在通往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道路上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③①②④⑥
B.⑤①③⑥④②
C.①③④⑥②⑤
D.①③②④⑥⑤
352. “国学”研究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所以能够形成热潮,原因还在于历史对于 80 年代 “文化批判”之矫枉过正倾向的一种修正和制衡。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清醒地看到,将中国现实中一切 丑恶现象都与传统文化挂起钩来,是对传统文化的莫大误解;传统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不但不可以否定,而 且是应当大力弘扬的。
下列关于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80 年代的“文化批判”存在矫枉过正的倾向
B.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误解
C.“国学”研究热潮始于 80 年代的“文化批判”
D.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应当大力弘扬
353. 有着 36 亿年历史的细菌是整个生命史中的耐力冠军,是地球上最大的“适者”。在很 多学者看来,无论将来人类将如何统治地球,细菌地位的改变仍然无法想象。它们的数量居于压倒性地位,种类 之繁无可匹敌;它们的生活环境极为广泛,代谢模式又无可比拟。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性行为可能招致自身的毁 灭,但对于种类繁多的细菌来说却毫无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微小的细菌相对于人类来说生命力更强
B.地球的自然环境最适宜于细菌生长繁殖
C.细菌的生存繁殖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D.遵循自然规律才是人类的生存发展之道
351.【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确定①句、⑤句两者谁更适合做首句。
①句说的是站在世界经济体角度?述中国目前现状,⑤句表达的是人民币
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两者都适合做首句。
第二步,阅读文段,寻找切入点。⑤?到“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升”,②
?到“人民币的进一步崛起”,②中出现“进一步”即在崛起(?升)的
基础上更进一步,很明显②要在⑤之后,排除 C 项和 D 项。②句中出现代
词“这些”。代词指代具有唯一性,可通过找到“这些”指代的内容进行
绑定。“这些”指代内容的作用是给人民币崛起?供了机会。④句强调中
国通过创建亚投行、发起“一带一路”倡议的方式带动了经济实力?升,⑥句强调中国金融 市场也在快速发展。④句和⑥句都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的具体表现形式,也给“人民币”发展?供了机会。因此,②句在④句和
⑥句之后,且话题一致,相互捆绑。又通过关联词“此外”可知,⑥句在
④句之前。答案锁定为 B 选项。
第三步,验证 B 项。语义通顺,逻辑清晰。
因此,选择 B 选项。
352.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历史对于 80 年代‘文化批判’之矫枉过
正倾向的一种修正和制衡”,可知 80 年代的“文化批判”存在矫枉过正的
倾向,符合原文,排除。B 项对应“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清醒地看到……是
对传统文化的莫大误解”,可知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误解,符合原
文,排除。C 项对应“‘国学’研究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所以能够形成热
潮”,可知国学形成热潮是在 90 年代并非 80 年代,属于偷换时态,不符
合原文,当选。D 项对应“传统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不但不可以否定,
而且是应当大力弘扬的”,符合原文,排除。
因此,选择 C 选项。
353.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出观点——细菌是整个生命史中的耐
力冠军,是地球上最大的“适者”,接下来从细菌的数量、种类、生活环
境、代谢模式等方面来论证细菌生命力很强这一观点,最后通过与人类对比,进一步论证细菌适应环境 的能力强。文段是“总—分”结构。作者的
意图是阐述“细菌的生命力很强”这一话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微小的细菌相对于人类来说生命力更强”是对
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最适宜细菌繁殖”文段没有论述,文段只说明细菌是地球上生命力
最强的,不等于说地球的环境适宜细菌生长繁殖。C 项:“繁殖能力之强”
也不等于生命力强。D 项:文段话题为“细菌”,此项未包含“细菌”这一
主体。
304. 每天,我望着________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同一个 ________着生命的母亲,________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全力以赴。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掩埋 养育 等待
B. 掩盖 孕育 期待
C. 掩盖 养育 期待
D. 掩埋 孕育 等待
305.对地方权力实施监督,显然有一个“及时到达”的问题,监督必须属地化。地方权力支 配地方资源,影响民众切身利益,理应受到当地纳税人和媒体的监督制约。对于权力的滥用,当地民众和媒体有 着天然的敏感,在感知上也有时间与空间的便利,相应的监督制约离开他们是不可想象的。
对上述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地方权力的属地化监督即地方权力属地政府层层监管
B. 对地方权力要实施属地化监督
C. 地方权力的监督主体包括了媒体和属地民众
D. “对地方权力实施监督”不能“山高皇帝远”
304.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着将要出生的婴儿”可知,婴儿还
在母亲腹中,该空应体现“怀胎”这一含义。B 项和 D 项“孕育”指怀胎
生育,符合文意。A 项和 C 项“养育”指抚养和教育,养育是发生在孩子
出生之后,不符合文意,排除 A 项和 C 项。
第二步,再看第三空。B 项“期待”指期盼,等待,D 项“等待”指不采
取行动,直到期望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两词均有等待的含义,但“期
待”强调这种等待具有盼望之意,更能准确表达作者对种子成长的期盼之
情,且与后面的“人要是能够期待”对应,而“等待”语义较轻,不如“期
待”恰当,排除 D 项。答案锁定 B 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一空。“掩盖”指从上面盖住,形容泥土盖住种子,符合
文意。
因此,选择 B 选项。
305.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第一句和第二句,“属地化监督”是“受当地
纳税人和媒体的监督”,因此 A 项“属地政府层层监管”属于偷换概念,
不符合原文,A 项当选。B 项对应“对地方权力实施监督,显然有一个‘及时到达’的 问题,监督必须属地化”,符合原文,排除 B 项。C 项对应第
二句“受当地纳税人和媒体的监督”,符合原文,排除 C 项。D 项“不能
山高皇帝远”指不能离上层很远,制度等要管辖得到。对应文段“属地化”、
“当地纳税”人”和“当地媒体”等,符合原文,排除 D 项。
因此,选择 A 选项。
32. 租客小赵经房东老张的同意,将自己所租的房子(租金 2000 元/月)其中的一个卧室以800 元/月的价格租给小刘,小刘在租住期间,擅自拆除门窗造成了价值 10000 元的房屋损毁。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刘应向老张赔偿全部损失,但可向小赵追偿
B. 小赵应向老张赔偿全部损失,但可向小刘追偿
C. 小赵、小刘应分别赔偿老张 6000 元、4000 元
D. 小赵在支付 6000 元赔偿后,可向小刘追偿
33. 小明在图书馆大声说话,有读者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别人无权干涉”。关于上述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正确,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
②错误,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③错误,未经他人许可,公民不得擅自行使权利
④错误,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权利和自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4.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B.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C. 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外,应当公开
D.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3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房东老张与小赵之间形成房屋租赁关系。经老张同意,小赵将房屋
转租给小刘。老张是出租人,小赵是承租人,小刘为第三人。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
条的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
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题目中,
小刘在租住期间致使房屋毁损。因此,承租人小赵应当向出租人老张承担赔偿损失。因小刘
也负有保管租赁物的义务,并且是小刘的行为导致房屋损毁,故小赵向老张赔偿全部损失后,
可以向小刘追偿。因此,选择 B 选项。
33.【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
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小明在
图书馆内大声说话显然损害了其他读者的利益。小明说:“这是我的权利与自由,别人无权
干涉”是错误的。因为,公民的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的“绝对”的
20自由,只存在“相对”的自由。②④评价正确。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①《宪法》规定了公民具有言论自由。但这种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因此,小明的话是错
误的。
③“未经他人允许,公民不得擅自行使职权。”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公民只要在行使自由和
权利的时候,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就可以自行行使权利。
34.【答案】C
【解析】《行政许可法》第五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
原则。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
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行政许可法》第六条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
提供优质服务。”
B 项:《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
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D 项:《行政许可法》第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
有陈述权、申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