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辽阳什么时候出国考大纲

华图教育 | 2023-10-13 10:24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辽阳什么时候出国考大纲。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辽阳什么时候出国考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2017-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均在10月发布,那么考生知道公告发布之后多久会进行考试吗?华图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解答,一般国家公务员公告发布之后1个月左右时间会进行笔试。为了考生能够及时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详细,辽宁华图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公告 国考简章 国考职位表 国考报名时间
资讯 国考考试时间 国考报考指导 国考考试内容
资料 国考行测试题 国考申论试题 国考历年分数线
备考 笔试课程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图书>>>>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辽阳什么时候出国考大纲,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复合题)氢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尽管对氢气等利用能源的研究取得了 很多成果,然而如何制造出廉价 的氢仍是当前的一项关键性课题。 从水中产生氢的一种途径是简单地把水加热,直到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 氧 原子。但是这两种气体必须立即分开,否则它们就会又合成为水。分离 它们的一种方法是用一个有渗透性的薄 膜①,这种薄膜能被极弱小的氢原 子穿过,同时又把相对大些的氧原子拦住。 作为研究制造廉价氢气的一部分 ,以色列雷霍沃特市的维茨曼科学院研制 出了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耐高温的陶瓷薄膜②。已有的能渗透氢原 子同 时又不使氧原子越过的薄膜是由氧化镁和氧化锆等材料组成的陶瓷薄膜 ③。由于它只能在 1750℃左右的 温度下使用,所以尚不能真正地用于氢气 生产。 用于氢气生产的薄膜必须能耐更高的温度。原因是温度越高, 转变的效率 越高。例如,温度到达 2200℃时,就会有 1/3 的水能够有效地转变为氢和 氧。 该院这个项目的 主要研制者科干用特别处理过的氧化锆和氧化铈粉末配 料,制成了能在 2000℃高温下工作的薄膜④。他认为, 还能进一步开发出 能在 2200℃左右温度下工作的材料。 新的薄膜能经得住高温的部分原因是材料的选配,另 外,生产陶瓷的粉末 经过特殊的处理也是一部分原因。粉末的每一颗微粒都很光滑,有粗糙棱 角的极少。这就 【 】着一旦形成薄膜,他们中间就极少有棱角接触,因 此就极少有熔融和烧结的机会。一些专家认为,科干的 这项发明对于用加 热方法生产氢气是一个关键性的进展。

  329. 对文中①②③④处“薄膜”的意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①处含义最广,可包含②③④

  B. ②处与③处“薄膜”的内涵完全相同

  C. ③处与④处“薄膜”的内涵不相同

  D. ②处与④处“薄膜”的内涵完全相同

  330. 对第二自然段从水中?取氢的工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要把水加热至氢氧分离

  B. 要用渗透性薄膜将氢氧分开

  C. 水加热的方式要简单

  D. 两种气体的分离要及时

  329.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薄膜”分别出现在第二段、第三段和第五段。分析

  “薄膜”的上下文语境。①处“薄膜”出现在第二段,此处的“薄膜 ”是

  广义范围的薄膜。②处“薄膜”出现在第三段,根据“研制出了一种满足

  上述要求的、耐高温”可知,这是一种耐高温的薄膜。③处“薄膜”同样

  出现在第三段,根据“由于它只能在 17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可知,

  这种薄膜指的是不耐高温的薄膜。④处“薄膜”出现在第五段,根据“制

  成了能在 2000℃高温下工作的”可知,这种薄膜是一种耐高温的薄膜。

  故①处含义可涵盖②③④处;②处与③处含义不同;③处与④处含义不同;

  ②处与④处“薄膜”的含义完全相同。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分析不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330. 【解析】

  第一步,第一步,定位原文,“从水中?取氢的工艺”出现在文章第二段。

  第二步,辨析选项。根据“从水中产生氢的一种途径是简单地把水加热,

  直到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符合原文,排除 A 项。根据“分离

  它们的一种方法是用一个有渗透性的薄膜”,符合原文,排除 B 项。根据

  “简单地把水加热”,而不是“水加热的方式要简单”,属于曲解文意,不

  符合原文,当选。根据“这两种气体必须立即分开,否则它们就会又合成

  为水”,符合原文,排除 D 项。

  因此,选择 C 选项。

  386.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一个劳模,朴素的事迹本来很让人感动,平凡________能触动和抵达人心,________一旦拔高到不食人 间烟火的地步,________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让人觉得很假,________会连累劳模和典型受到批评和抵 制,实际上是“黑”了好人。

  A. 可能 然而 反而 因为

  B. 必然 甚至 无论是 还是

  C. 本就 然而 就会 甚至

  D. 当然 进而 可能 也可能

  387. 按照《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被要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从总量上看, 我国碳排放已位居世界第二,到 2025 年前后,这一数字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目前仍然不受绝对 排放量的限制,是因为中国的人均排放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的人均排放量 可能会很快赶上世界平均水平。在最近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遭遇了严峻的气候压力。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这段文字原意的是:

  A. 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严重影响和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

  B.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没有被要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C. 目前的碳排放协议为中国经济发展争取了短暂而宝贵的“排放空间”

  D. 碳排放位居世界第一将是中国经济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

  388.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下棋不能无争,争的范围有大有小,有________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________者,有________ 作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________者,有赶尽杀绝一步不让者,有好勇斗狠同归于尽者。

  A. 斤斤计较 眼观全局 短兵相接 旗鼓相当

  B. 步步为营 高瞻远瞩 短兵相接 不相伯仲

  C. 斤斤计较 高瞻远瞩 刀兵相见 不相伯仲

  D. 步步为营 眼观全局 刀兵相见 旗鼓相当

  386.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中国公众环保的发展趋势”出现在最后一段第一行。

  根据“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数量几年来有明显增加,未来趋势会更明朗”

  可知,中国公众环保的发展趋势是“环保组织的数量将会明显增加”。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符合中国公众环保的发展趋势。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根据“未来趋势会更明朗,而这依赖于公众对环保组织工作的认可

  (61.6%)”可知,“公众认可越来越高”是该趋势发展的条件,错误。C

  项:文段仅说到了环保组织数量将增多,未?及“将越来越组织化”,属

  于无中生有,错误。D 项:文中说的是“增加信任度和透明度较为迫切”,

  “信任度和透明度将越来越高”未?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

  387.【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和 C 项的信息文段没有?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B 项对应“按照《 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被要求限

  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正确。D 项对应“我国碳排放已位居世界第二,到

  2025 年前后,这一数字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文段表述为“可

  能”,选项偷换为“必然结果”,属于偷换语气,错误。

  因此,选择 B 选项。

  388.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应与后文“因小失大”相关,表示过于在意“小”,

  消极色彩。A 项和 C 项“斤斤计较”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斤斤”

  为琐碎细小的意思,符合文意。B 项和 D 项“步步为营”指军队每向前推

  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今比喻做事、行动极其谨慎,不符合文意,排除

  B 项和 D 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不拘小节”可知空格应填入“顾整体”的含义。

  A 项“眼观全局”即注重大局;C 项“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侧重长

  远的眼光。可知 A 项符合文意,排除 C 项。答案锁定 A 选项。

  第三步,验证其他空格。“短兵相接”比喻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呼应原文

  的“作生死斗者”;“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对应原文“各自

  为战”。二者均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刀兵相见:以武力相见,用战争解决问题。不相伯仲:比喻差不多,难分

  优劣。

  314. 这首________的山西民歌,将男女至爱、离别情绪与人生的苦情一并抒发,以凄婉的歌声,揭开了 移民史上________的一页,饱含着时代的沧桑。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脍炙人口 波澜壮阔

  B. 脍炙人口 气势磅礴

  C. 喜闻乐见 浩浩荡荡

  D. 喜闻乐见 沧海桑田

  315. 学术水平的?升与学术期刊的发展本应“同频共振”,但与我国科研成果呈现“ 井喷”的态势不同,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多年来发展缓慢,散、乱、杂”局面难改。《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等曾经响当当的名字,如今也难以充分吸引优秀科学家的注意力。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是:

  A. 本土期刊的尴尬处境

  B. 我国科学研究水平明显?升

  C. 学术水平与学术期刊理应同进退

  D. 本土优秀科学家不支持本土期刊的发展

  316. 所谓类文本,指的是出版物中所有作者文字之外的部分。尽管类文本也是阅读对象,但它们 ________地成为阅读的主体,甚至造成了对于文本的阅读________,实在有________之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反客为主 困难 以一持万

  B. 主客颠倒 妨碍 舍本逐末

  C. 喧宾夺主 障碍 本末倒置

  D. 太阿倒持 艰难 轻重倒置

  314.【解析】

  第一空,分析第一空。该空搭配“山西民歌”,民歌是被大众所传唱的。C

  项和 D 项“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很受大众欢迎,而民歌可以“喜

  欢听”,不能“乐意看”,所以“喜闻乐见”不能形容“民歌” 。排除 C 项

  和 D 项。A 项和 B 项“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填入此处可以表达民歌受到人们的喜爱,被人们传诵之意,符合文意。

  第二空,分析第二空。该空形容的是“移民史”。B 项“气势磅礴”形容雄

  壮有气势的样子,多形容景物,不符合文意,排除 B 项。A 项“波澜壮阔”

  比喻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

  流声势浩大。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315.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阐述学术水平的?升与学术期刊的发展本应同

  步,随后转折引出重点,即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的问题,最后举例证明

  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确实存在问题。文段是“分—总—分”结构,主旨

  句是转折后的内容,主要论述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论述“科学研究水平”是为了对比“本土学术期刊”的问题,非重

  点内容。C 项:围绕转折前论述,非重点。D 项:围绕例子论述,非重点,

  且“不支持”表述不恰当,文中强调的是本土期刊没有引起优秀科学家的

  注意。

  316.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第一句“所谓类文本……”可知,“类文本 ”

  是作者文字之外的部分,在阅读中应处于次要地位,“但”转折之后说明

  “类文本”成了阅读的主要对象。所以该空应体现“主次颠倒”之意。A

  项“反客为主”意思是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B 项“主客颠倒”比喻事物

  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C 项“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

  原有的或主要事物的位置。三者均符合文意。D 项“太阿倒持”比喻把大

  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不符合文意,排除 D 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甚至造成了对于文本的阅读________”可知,

  该空应填入名词。A 项“困难”指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障碍;C 项“ 障碍”指阻挡前进的东西。二者均为名词。B 项“妨碍”使

  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是动词,排除 B 项。

  第三步,分析第三空。“实在有________之嫌”是对前文意思的呼应与总结,

  该空应体现“主次颠倒”之意。A 项“以一持万”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

  制全局,不符合文意,排除 A 项。C 项“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

  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艰难:困难。舍本逐末: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

  末节,形容轻重倒置。轻重倒置: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弄颠倒了。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