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朝阳国考的职位表。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朝阳国考的职位表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3年10月14日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考生可于2023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4)进行网上报名,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25、26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图书推荐: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国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
【国考公告】【国考大纲】【国考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朝阳国考的职位表,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判断推理备考技巧:加强论证 非因果论证
在公考的判断推理模块中,逻辑判断让很多考生最为头疼,而逻辑判断中最头疼的是论证类题型,成为大家“成公之路”的绊脚石。近年来,命题人加强了对论证有关知识点的考察,21年国考试卷(副省级)的10道逻辑判断题目中,论证类有7道,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论证类知识点可分为加强论证和削弱论证两类,加强论证中根据论点以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又可分为因果类和非因果类,这种人为分类是为了帮助考生“对症下药”,快速而准确的选择正确选项。接下来就加强论证的有关知识点进行简单梳理,帮助大家学习论证类题目。
一.做题前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论证的五要素,分别为论题(类似于辩论赛中的话题,抛出的问题)、论点(类似于辩论赛中正反方所持的观点)、论据(使有关论点成立或不成立的证据)、论证方式(由论据推导论点的思维过程)、前提(使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论证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守三个原则:1.论题一致2.论据真实有效3.未来论据不能解释现在论点。
二.解题思路:拿到题目首先读设问,当出现“最有力地支持/加强以上观点的一项是…”“下列不能支持/加强以上观点的一项是…”、“下列最有可能是上述论证前提假设的是…”这一类提问方式时可判定其为加强论证题目;其次通读题干找论点,论点怎么找?①结合设问方式:判定题型读题干时注意是否出现“专家/学者”等对象,若出现,注意题干中这类人的观点。②找关键词:注意题干中表示“观点”“建议”“结论”的词,如“研究显示、因此、建议、认为”等;③首位句原则:论点常常会出现在题干的开头和结尾处,应引起注意;当判定为非因果类题型后有以下几种加强方法。
三.加强方式(可结合论证五要素帮助理解):①增强论点(通过解释、重申论点进行加强)②增强论据:分为两种,一种是补充一个正面论据,另一种是解释原有的论据,二者均可起到加强作用③从论证方式入手:搭桥(将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和补充前提(这是论点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基础)。
典例分析
例1.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820万,再创历史新高。眼下为了“抢”人才,不少城市纷纷出台引才新政。媒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你希望就业的城市”这一问题时,六成受访者选择二线城市,三成受访者选择一线城市,仅一成选择三四线城市。这主要基于生活成本、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的综合考量。80.53%的受访者认为房价等生活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换个更直白的说法,就是一线城市居之不易,于是大学生就业“首选二线城市”。
下列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A.一线城市经济活力强,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B.综合考虑生活成本与发展机会,二线城市更受毕业生青睐
C.就目前情况来看,三四线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发展机会有限
D.高房价令毕业生对一线城市望而生畏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大学生就业“首选二线城市”。
论据:80.53%的受访者认为房价等生活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一线城市居之不易。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一线城市经济活力强,具有发展空间,与大学生就业首选二线城市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加强论点。明确指出综合考虑生活成本与发展机会后,二线城市更具优势,更受毕业生青睐,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三四线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发展机会有限,说明不选三四线城市,但与大学生就业首选二线城市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高房价令毕业生对一线城市望而生畏只说明了为什么不选一线城市,但未说明为什么首选二线城市,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例2.近年来,一些鸟类学家发现某市农村地区的麻雀数量越来越少,而城区的麻雀数量却逐年递增,它们将巢筑在居民房屋的墙洞或室外的许多建筑墙体孔穴中。因此,有鸟类学家认为,该市的城区正变得越来越适宜麻雀的生存。
下列选项中,最不能支持上述论断的是:
A.该市开展了许多保护鸟类的公益活动,增强了人们保护鸟类的意识
B.近年来,该市城区增加了绿化面积,极大改善了城区生态服务功能
C.该市农村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农药显著影响了麻雀的存活率
D.除了昆虫等天然食物外,城区的生活垃圾为麻雀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来源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能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该市的城区正变得越来越适宜麻雀的生存。
论据:城区的麻雀数量在逐年递增,它们将巢筑在居民房屋的墙洞或室外的许多建筑墙体孔穴中。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该市居民保护鸟类的意识在增强,所以更适合麻雀的生存,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该市生态环境改善了,所以更适合麻雀的生存,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农村不适合麻雀生存,并未提及市区是否适合麻雀生存,不具有加强作用。
D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市区可以为麻雀提供更多的食物,所以更适合麻雀的生存,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例3.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形成于38亿年前,大部 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形成于 38 亿年前,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有大量远古的岩石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它们的排列就像是一个整齐的堤坝,也被称为蛇纹石。通过这些蛇纹石,人们可以断定格陵兰岛在远古时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
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A.这些蛇纹石化石的年代和特征与伊苏亚地区发现的一致,而后者曾是一片海底大陆
B.蛇纹石是两个大陆板块在运动中相互碰撞时挤压海底大陆而形成的一种岩石
C.蛇纹石中碳的形状呈现出生物组织特有的管状和洋葱型结构,类似于早期的海洋微生物
D.由于大陆板块的运动才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大陆,在板块运动发生之前,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是一片汪 洋大海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格陵兰岛在远古时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
论据:有大量远古的岩石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它们的排列就像是一个整齐的堤坝,也被称为蛇纹石。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新论据。举例说明格陵兰岛的蛇纹石与伊苏亚地区发现的一致,属于类比加强,但并不能作为得出题干结论的前提,排除;
B项,建立联系。在“蛇纹石”与“海底大陆”之间建立了联系,是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属于前提,符合;
C项,无关选项。蛇纹石中碳形状呈现出的生物结构,与海洋微生物类似,并不代表一定存在过海洋微生物,也就不能推测这里一定是海底大陆,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没有涉及“蛇纹石”和“格陵兰岛”的描述,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 B 选项。
在备考前期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习题加深印象,打好基础;熟练以后通过大量做题,找“题感”,同时提升做题速度和准确性,拿分才是王道,不必对做题方法死搬硬套。
言语理解备考技巧:形象化表达
逻辑填空题通常是大部分同学的难点和痛点。千变万化的实词含义,傻傻分不清的成语辨析,各类高频词需要大家积累背诵……小伙伴们忍不住求救:“给我一条活路吧!”
那关于逻辑填空是不是真的没有出路了呢?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捋捋逻辑填空题中的形象化表达。
【例】 辞书的“互联网基因”,似乎是________的。对于网络阅读,人们常常有“碎片化”的忧虑,而辞书恰是由众多“碎片化”的条目组成的,并且也是供人们“碎片化”检索使用的。因为有了数字化和互联网,辞书检索变得空前________:只要把那个字、那个词放入搜索框,轻点一下鼠标,古音、今音,古义、今义,例句乃至翻译,都可以同时呈现在眼前。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得天独厚 高效 B. 与生俱来 简便
C. 有目共睹 直观 D. 不容置疑 流畅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一空。“基因”一般是人所具备的,但文中用来形容“互联网”,由此可知第一空是形象化表达,所填成语要与人有关。A项“得天独厚”意为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C项“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D项“不容置疑”指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
无可怀疑。三项均未体现出“人所具备的”意思,排除A项、C项和D项。B项“与生俱来”指从人一生下来就有,体现出辞书本身就具有的特质,符合文意。第二空通过“冒号”后面的解释说明交代了辞书检索的轻松容易,故“简便”亦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
【例】水雷虽老,却依然是军舰的“________”。一方面,水雷威力巨大,即便是一些老式水雷也会对现代海军舰船构成相当成胁;另一方面,水雷研发难度低,制造成本也不高,因此平时可以大批量地制造、储备,战时可以大面积布设。所以,直到现在水雷依然是各国海军武器库的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噩梦 必备 B.天敌 王牌
C.仇家 底牌 D.克星 主力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横线后“水雷威力巨大,即便是一些老式水雷也会对现代海军舰船构成相当成胁”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水雷虽然诞生已久,但仍具备很多优点,可以对现代海军舰船构成一定的成胁。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水雷威力巨大;水雷研发难度低,制造成本也不高,可大面积布设”可知,水雷便宜又好用,具备一定优势,但因是“老”旧力量,相对于现代高科技如导弹、电子干扰技术等来说,水雷只能是军中常备。A 项“必备”指必须具备,符合文意。B项“王牌”C项“底牌”和D 项“主力”均指主要的、核心的力量,不符合文意,排除 B项、C项和D 项。
验证A项“噩梦”一般是人会做梦,此处说水雷是军舰的噩梦,即是形象化
表述。因此,选择 A 选项。
通过以上两道题我们发现,逻辑填空的做题思路不止“语感”,还包括感情倾向、词义轻重/侧重、关联词语等。同时“形象化表达”在逻辑填空题中出现是一种重要提示,大家在做题时可以拓宽思路,活学活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资料分析备考技巧:综合分析做题技巧
综合分析一般是每篇资料分析的最后一道,一般的问法是以下正确的选项或者错误的选项是,需要注意选择的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由于综合分析的四个选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如果每个选项依次计算的话,需要时间较长,在考试中相对不利,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综合分析当中有哪些做题技巧。
一.关键词
在综合分析当中,有些选项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为常混淆的知识点,因此出题老师会以此设坑,所以常常为错误选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来暂时排除一些选项,可以有效节省时间。
关键词:成数,翻番,不足,顺逆差,均,逐年
二.做题顺序
1.简单优先
资料分析的选项当中有的选项计算十分复杂,需要消耗较长时间,还可能不是正确选项,因此,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就可以优先计算简单的选项,跳过复杂选项来节省时间。
常见的简单题型,简单计算,简单比较,口诀类优先,求现期量,现期比重,现期平均数,现期倍数等,求时间点的优先于时间段的选项。
2.不会蒙B或者C是我们的习惯,这是因为考试中这两个选项经常为正确选项,而在综合分析当中,历年的省考数据来看,C或者D为正确选项的概率较大,因此,大家做题的时候倒序来做,可能会优先选出正确选项。
【例】2018年1季度,全国粗钢产量21215万吨,同比增长5.4%,增速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钢材产量24693万吨,增长4.7%,提高2.6个百分点;铁合金产量815万吨,增长9.4%,提高6.6个百分点;焦炭产量10285万吨,下降3.2%,去年同期为增长4.7%。
2018年1季度,钢材出口1515万吨,同比下降26.4%;进口345万吨,下降0.8%;铁矿砂进口27051万吨,下降0.1%;焦炭出口227万吨,增长13.4%。
2018年3月份,6.5mm高线、1.0mm冷轧板卷平均价格分别为3963元/吨和4741元/吨,比上月下跌121元/吨和66元/吨;20mm中板平均价格为4233元/吨,比上月上涨70元/吨。
2018年1季度,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339万吨,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其中,铜产量221万吨,增长8.7%,提高1.4个百分点;电解铝产量812万吨,增长0.3%,回落10.6个百分点;铅产量127万吨,增长11.1%,提高1.2个百分点;锌产量142万吨,增长1.7%,回落1.3个百分点;氧化铝产量1589万吨,下降6.1%,去年同期为增长19.9%。
2018年3月份,上海期货交易所当月期货铜、电解铝、铅、锌平均价格分别为52038元/吨、14103元/吨、18906元/吨和25797元/吨,比上月下跌1.9%、2.3%、2.4%和2.1%,同比上涨8.5%、1%、0.2%和11.4%。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 2018年1季度,钢材产量超过了粗钢、焦炭产量之和
B. 2017年1季度,钢材进出口总量突破了2000万吨
C. 2018年3月,钢材中6.5mm高线价格同比降低约3%
D. 2018年1季度,铜、铅、锌产量占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比重均高于上年水平
【解析】题干询问正确的一项,我们从D开始看,D选项出现“均”我们判断大概率是错误,再看C,C选项,材料中仅知道6.5mm高线均价与上月的关系,并不知道同比情况,无法判断,错误,B选项求基期,计算复杂先存疑,A选项,和差类比较,定位第一段文字材料,2018年1季度,全国粗钢产量21215万吨,钢材产量24693万吨,焦炭产量10285万吨。24693<21215+10285,错误,剩下B,D,口诀类优先,D选项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口诀比较,部分增速>整体增速,比重上升,反之下降。整体增速为2.4%,部分增速分别为8.7%、11.1%、1.7%,1.7%<2.4%,其占比下降,故并非均高于上年水平,错误。因此直接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