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年国考公告入口

辽宁华图 | 2023-10-15 08:06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国考公告入口。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国考公告入口

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3年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考生可于2023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4)进行网上报名,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25、26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jian 2024国家公务员笔试图书教材

  jian2024国家公务员面授笔试课程

  jian2024国家公务员精品网校课程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图书推荐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2024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教材2本

  2024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题2本

  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警英班【行测+申论+公安专业科目】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国考公告入口,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资料分析备考技巧:现期比重做题技巧

  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考生需要在这部分拿到相对较高的分数才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而比重又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考且占比较大的一部分,所以掌握比重类题型的做题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公式都比较简单,但是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要搞清楚部分和整体,因为资料分析中很多名词都比较长,尤其是文字性材料中,部分和整体很容易找错。所以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来区分两者:根据比重的基本定义我们可以通过找“占”字来确定部分和整体,“占”字前为部分,“占”字后为整体,同时,也可以根据“占 ”字来确定题型,看到“占”字那大概率是考察比重相关。比如下面的这道例题:

  【2019年联考《行测》题(安徽卷)】2017年全国举办马拉松赛事达1102场,其中,中国田径协会举办的A类赛事223场,B类赛事33场。2017年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次达到了498万人次,2016年、2015年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次分别为280万人次、150万人次。

  2017年中国田径协会举办的A类与B类赛事占全国马拉松赛事的比例约为:

  A.20% B.23%

  C.25% D.28%

  【答案】B

  【解析】第一步:题干时间与材料一致且有“占”字,选项为百分数形式,故确定考察现期比重。

  不过很多题目不会直接求现期比重,而是要求部分量或者整体量。这个时候就需要考生从材料中找到比重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求解。如以下例题:

  【2017年上半年事业单位统考】2016年一季度,我国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家具及其零件、箱包及类似容器、鞋类、塑料制品、玩具等7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以下简称“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共计622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同期全国外贸出口总值降幅为4.2%),占同期我国外贸出口总值的20.7%。

  2016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总值约为多少万亿元?

  A. 2.3 B. 2.6

  C. 3.0 D. 3.5

  【答案】C

  【解析】第一步:题干时间与材料时间一致。所求“外贸出口总值”在材料中最后一句中。有“占”字且后面有百分数,故确定考察现期比重。

  第二步:“占”字前后分别为“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产品出口额”、“外贸出口总值”,确定部分与整体,所求量为整体量。

  资料分析备考技巧:综合分析做题技巧

  综合分析一般是每篇资料分析的最后一道,一般的问法是以下正确的选项或者错误的选项是,需要注意选择的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由于综合分析的四个选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如果每个选项依次计算的话,需要时间较长,在考试中相对不利,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综合分析当中有哪些做题技巧。

  一.关键词

  在综合分析当中,有些选项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为常混淆的知识点,因此出题老师会以此设坑,所以常常为错误选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来暂时排除一些选项,可以有效节省时间。

  关键词:成数,翻番,不足,顺逆差,均,逐年

  二.做题顺序

  1.简单优先

  资料分析的选项当中有的选项计算十分复杂,需要消耗较长时间,还可能不是正确选项,因此,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就可以优先计算简单的选项,跳过复杂选项来节省时间。

  常见的简单题型,简单计算,简单比较,口诀类优先,求现期量,现期比重,现期平均数,现期倍数等,求时间点的优先于时间段的选项。

  2.不会蒙B或者C是我们的习惯,这是因为考试中这两个选项经常为正确选项,而在综合分析当中,历年的省考数据来看,C或者D为正确选项的概率较大,因此,大家做题的时候倒序来做,可能会优先选出正确选项。

  【例】2018年1季度,全国粗钢产量21215万吨,同比增长5.4%,增速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钢材产量24693万吨,增长4.7%,提高2.6个百分点;铁合金产量815万吨,增长9.4%,提高6.6个百分点;焦炭产量10285万吨,下降3.2%,去年同期为增长4.7%。

  2018年1季度,钢材出口1515万吨,同比下降26.4%;进口345万吨,下降0.8%;铁矿砂进口27051万吨,下降0.1%;焦炭出口227万吨,增长13.4%。

  2018年3月份,6.5mm高线、1.0mm冷轧板卷平均价格分别为3963元/吨和4741元/吨,比上月下跌121元/吨和66元/吨;20mm中板平均价格为4233元/吨,比上月上涨70元/吨。

  2018年1季度,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339万吨,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其中,铜产量221万吨,增长8.7%,提高1.4个百分点;电解铝产量812万吨,增长0.3%,回落10.6个百分点;铅产量127万吨,增长11.1%,提高1.2个百分点;锌产量142万吨,增长1.7%,回落1.3个百分点;氧化铝产量1589万吨,下降6.1%,去年同期为增长19.9%。

  2018年3月份,上海期货交易所当月期货铜、电解铝、铅、锌平均价格分别为52038元/吨、14103元/吨、18906元/吨和25797元/吨,比上月下跌1.9%、2.3%、2.4%和2.1%,同比上涨8.5%、1%、0.2%和11.4%。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 2018年1季度,钢材产量超过了粗钢、焦炭产量之和

  B. 2017年1季度,钢材进出口总量突破了2000万吨

  C. 2018年3月,钢材中6.5mm高线价格同比降低约3%

  D. 2018年1季度,铜、铅、锌产量占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比重均高于上年水平

  【解析】题干询问正确的一项,我们从D开始看,D选项出现“均”我们判断大概率是错误,再看C,C选项,材料中仅知道6.5mm高线均价与上月的关系,并不知道同比情况,无法判断,错误,B选项求基期,计算复杂先存疑,A选项,和差类比较,定位第一段文字材料,2018年1季度,全国粗钢产量21215万吨,钢材产量24693万吨,焦炭产量10285万吨。24693<21215+10285,错误,剩下B,D,口诀类优先,D选项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口诀比较,部分增速>整体增速,比重上升,反之下降。整体增速为2.4%,部分增速分别为8.7%、11.1%、1.7%,1.7%<2.4%,其占比下降,故并非均高于上年水平,错误。因此直接选择B选项。

  言语理解备考技巧:高级的解题方法

  言语理解与表达,顾名思义,理解是做对题目的前提。无论是哪一种题型(主旨、意图、细节、标题、态度、语句填空、下文推断、逻辑填空)理解文段是作对题目的前提,而要读懂文段、正确理解语义方法也有多种,比如关联词语法、时间对比法、行文脉络法、辅证法等等。但总的来说,行文脉络法才是理解文段的最靠谱的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关联词语、辅助论证会更多的让学生关注局部信息,而行文脉络能让学生更多关注整体文段,不会断章取义,故而也更能提高正确率。

  如例1: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保障,这是充满生命的地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价之宝。但是,人类活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生物多样性。20世纪以来,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灭绝,而进入90年代,科学家们估计每天灭绝140个物种,因而全世界有10%的高等植物和3/4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全球270种龟类爬行动物中的42%、150种灵长目中的2/3濒临灭绝。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多样的地球生物的种类正呈锐减趋势

  B.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C. 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D. 如何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解析:本题共有3句话,第二句有“但是”,第二句比第一句重要;而第三句是对第二句的解释说明,故整个文段的主旨句是第二句,但是对比选项,却没

  有一个选项和主旨句的意思完全一致。此时,如果看了整体,了解了全文的结构就不难选出答案,文段第一句讲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很重要,而第二句讲人类活动影响生物多样性,那就等于A影响B,B影响C,故而A影响C。所以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系统,选C。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行文脉络着眼于理清楚作者写作的思路,也更能理解作者的“用意”。并且行为脉络较为常见的几种写作思路就是提出观点-解释说明或者举例子-提出观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解释说明-重申观点。也就是说我们阅读到的文段通常是由观点、对策以及问题、例子、原因等组成的,而观点对策是重点,原因、例子等是服务于观点的。那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要着重理解文段到底有几句话,哪一句服务于哪一句,哪一句比较重要,就能准确抓住文段的要领。

  如例2:(2018-联考A-46.) 少年儿童对声音非常敏感,他们能够通过“听”轻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一位著名的美学家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我幼时全读的是《尚书》《左传》。《诗经》我没正式地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

  另一位语言学家回忆儿时的学习情景时也说:“我们都觉得晚上念诗比白天念书轻松一点儿。我念的是《唐诗三百首》。我哥哥跟姊妹们另外还念《千家诗》跟别的诗集。他们念的诗,我就是没念也渐渐地背得出来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背诵诗文应该“从娃娃抓起”

  B. 背诵诗文首选经典诗词名篇

  C. 背诵诗文要发挥听觉记忆作用

  D. 背诵诗文随意的听比刻意的念效果更好

  解析:分析文段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理解文段。文段中“一位著名的美学家回忆”“另一位语言学家回忆”以及《尚书》《左传》等属于举例子,不重要。文段的主旨句为第一句,同义替换选C。

  记住,用行文脉络去理解文段可以让你变得更“清醒”!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