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辽阳市国考公告条件。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辽阳市国考公告条件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3年10月14日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考生可于2023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4)进行网上报名,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25、26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图书推荐: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辽阳市国考公告条件,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资料分析备考技巧:“比重”与“平均数”之间的异同点
比重、平均数一直以来都是行测考试中的重点,他们两者有点像是孪生兄弟,既有很多相同的方可以相互借鉴,也有着不一样的出题考查方向。若要清晰地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我们得一起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
以上是比重与平均数的相同点,两者公式的形式一样的,所以只要记住比重相关的,就等于是记住了平均数相关的知识点。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的备考压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比重与平均数在形式上有很多的相通性,但我们也必须了解到它们存在一个明显的不同。
“比重”计算的结果是一个不带单位的百分数,在考试中一般就是考查:现期比重、基期比重、两期比重的差(两期比重的比较),就是以上表格的三种形式。
“平均数”计算的结果是一个带有实际单位的数值,比如:500千克/亩、3000元/平方米等。所以在考查平均数时,除了会考查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两期平均数的差之外,还会考查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两期平均数的增长率。
两期平均数的增长率:设问的方式一般为“平均……同比增长了……”、“平均……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选项为百分数。这类题型在国考中属于高频考点,很多学生碰到这类题型会选择直接放弃,因为貌似要先计算出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然后再去计算增长率会非常困难,计算量超级大。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这类题型有现成的公式,直接套用可很快得出答案。推导如下(a、b均为A、B对应的增长率):
【例题】2015年1—5月,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完成收入4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比1—4月增幅收窄0.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3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2.4%。
2015年1—5月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完成收入约比上年同期增长:
A.2.5%
B.8.4%
C.10.8%
D.13.4%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完成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0.8%,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下降2.4%。
言语理解备考技巧:形象化表达
逻辑填空题通常是大部分同学的难点和痛点。千变万化的实词含义,傻傻分不清的成语辨析,各类高频词需要大家积累背诵……小伙伴们忍不住求救:“给我一条活路吧!”
那关于逻辑填空是不是真的没有出路了呢?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捋捋逻辑填空题中的形象化表达。
【例】 辞书的“互联网基因”,似乎是________的。对于网络阅读,人们常常有“碎片化”的忧虑,而辞书恰是由众多“碎片化”的条目组成的,并且也是供人们“碎片化”检索使用的。因为有了数字化和互联网,辞书检索变得空前________:只要把那个字、那个词放入搜索框,轻点一下鼠标,古音、今音,古义、今义,例句乃至翻译,都可以同时呈现在眼前。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得天独厚 高效 B. 与生俱来 简便
C. 有目共睹 直观 D. 不容置疑 流畅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一空。“基因”一般是人所具备的,但文中用来形容“互联网”,由此可知第一空是形象化表达,所填成语要与人有关。A项“得天独厚”意为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C项“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D项“不容置疑”指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
无可怀疑。三项均未体现出“人所具备的”意思,排除A项、C项和D项。B项“与生俱来”指从人一生下来就有,体现出辞书本身就具有的特质,符合文意。第二空通过“冒号”后面的解释说明交代了辞书检索的轻松容易,故“简便”亦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
【例】水雷虽老,却依然是军舰的“________”。一方面,水雷威力巨大,即便是一些老式水雷也会对现代海军舰船构成相当成胁;另一方面,水雷研发难度低,制造成本也不高,因此平时可以大批量地制造、储备,战时可以大面积布设。所以,直到现在水雷依然是各国海军武器库的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噩梦 必备 B.天敌 王牌
C.仇家 底牌 D.克星 主力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横线后“水雷威力巨大,即便是一些老式水雷也会对现代海军舰船构成相当成胁”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水雷虽然诞生已久,但仍具备很多优点,可以对现代海军舰船构成一定的成胁。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水雷威力巨大;水雷研发难度低,制造成本也不高,可大面积布设”可知,水雷便宜又好用,具备一定优势,但因是“老”旧力量,相对于现代高科技如导弹、电子干扰技术等来说,水雷只能是军中常备。A 项“必备”指必须具备,符合文意。B项“王牌”C项“底牌”和D 项“主力”均指主要的、核心的力量,不符合文意,排除 B项、C项和D 项。
验证A项“噩梦”一般是人会做梦,此处说水雷是军舰的噩梦,即是形象化
表述。因此,选择 A 选项。
通过以上两道题我们发现,逻辑填空的做题思路不止“语感”,还包括感情倾向、词义轻重/侧重、关联词语等。同时“形象化表达”在逻辑填空题中出现是一种重要提示,大家在做题时可以拓宽思路,活学活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识判断备考技巧:政治类“概念题”命题方式分析
学习常识需要分阶段去提高与巩固。基础告一段落后,我们将迎来练习的阶段。经过时间的积累,我们不仅学到了海量知识,而且也已经把部分“知识”转换成更接地气的“常识”,这是我们“成公”的基础,更是我们的底气。我们应该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做到:有底气、接地气、攒人气。
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换位思考。传统意义上的做题,只是简单粗暴的看题解题,不够精细,更没有理性思考。实际上,国考常识命题有明确的目的性与方向性,这就需要我们转换角色,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思考命题思路与设问方式,多思考、多对比、多总结,那我们的正确率将会有巨大的提升。
在近几次国考题当中,政治类题目独树一帜,如何拿下这一类题目,我们需要格外瞩目。概念题,不外乎就是围绕某个重要且热门“概念”,从不同角度去阐释(如:“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其考核的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内涵”,二是“外延”。“内涵”要么是对概念的解释说明,要么就是对这一概念范围的扩大或缩小;“外延”呈现的是相关性,相关性弱或没有相关性,是常见的命题点。以下,我们通过真题,来展示其命题方式:
例题精讲:
【例1·2021国考地市级】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1月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其中提及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包括:
①制度基础持续巩固
②财富储备日益充沛
③人力资本不断提升
④科技支撑更加有力
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第一步:阅读题干得知本题考查“人口老龄化”这一重要概念。
第二步:阅读选项得知①②③④⑤句都属于“人口老龄化”这一概念的外延,由此,需要格
外注意“相关性”。
①句关键词为“制度”;②句关键词为“财富储备”;③句关键词为“人力资本”;④句关键词为“科技支撑”;⑤句关键词为“城乡协调发展”。
通过关键词可以判断,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人”、“财”、“物”、“制度”都是其基本保障,而“城乡协调发展”只能解决发展不协调问题。因此,“城乡协调发展”这一外延和“人口老龄化”相关性太弱,排除。故本题选择B项。
结合上题可见:
1. 建议平时多积累一些关键性的“词汇”,并关注其内涵外延。
2. 考核“内涵”,选项易设置两类,一是简单对其概念做解释,即回答“是什么”,这类选项一般是正确的;二是对这一概念的“范围”做手脚,要么范围扩大,要么范围缩小,不论怎么,其相关性都较弱,属于错误项。因此,在阅读选项时需要格外注意表“范围”的词汇。
3. 考核“外延”,需要通过勾画选项中的“关键词”来定位。即把选项关键词与题干中的概念做对比,看其相关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