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试题资料

首页 > 辽宁选调生考试 > 试题资料

辽宁选调生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11月1日)

辽宁华图 | 2023-11-01 08:31

收藏

  沈阳华图_辽宁选调生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选调生考试备考文章:辽宁选调生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11月1日)。更多2023年辽宁选调生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选调生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xds/)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沈阳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选调生考试备考文章:辽宁选调生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11月1日)

辽宁选调生考试

  1.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西部大开发被赋予的重任是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振兴东北的落脚点则在于“新突破”,中部地区是“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则是“鼓励加快推进现代化”。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真理具有随机性

  B.真理具有客观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具有普遍性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主要与次要就是相对的特殊性;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各有特点。题干中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发展的落脚点不一样,因地制宜的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相对性。A项排除。

  B项:真理有客观性,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题目中没有体现。B项排除。

  D项: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的共性、矛盾存在的绝对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题目中没有体现。D项排除。

  2. 某市周边卫星城市规划,依据区域特色定位,做好产业布局:A区是重要物流基地;B区是商贸集聚区及高精装备制造业基地;C区是教育科研基地。这种规划坚持的原则体现了:

  A.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B.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C.办事情要抓重点

  D.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是认识活动中科学思维要坚持的原则之一。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题干中既根据区域特色定位A区、B区、C区的区域主体功能差别,又坚持了综合规划区域、做好产业布局的方法和思路。这体现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某城市在做城市规划中,“依据区域特色定位”从而“做好产业布局”,A区、B区、C区不同区域承载了不同功能,建成不同特色的基地,体现了办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城市建设规划者的主观意愿必须和A区、B区、C区不同地区的客观条件相一致、相结合,才能成功,选项中有主客观相统一的思想。但题目问的是“这种规划坚持的原则”,更加强调整体规划与各部分规划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

  C项:“办事情要抓重点”体现了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题干中并未体现,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D项:“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对应的是对立统一规律,要坚持用矛盾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用片面的眼光看问题,题干中并未体现,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4. 邓小平同志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增添了新内容,使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若干个“第一次”的新观点、新结论,其中不包括:

  A.第一次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第一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C.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根本思想

  D.第一次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以比较完备的形式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并且用这个思想,深刻地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由此,“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根本思想”的提出者是毛泽东而非邓小平。C项表述与题意不符,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BD项:从1978年到1992年,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两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为标志,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科技进步、教育优先为基础;第一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第一次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BD项排除。

  5.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这说明:

  A.粮食价格上涨

  B.粮食的需求弹性小

  C.粮食供给不足

  D.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价格不稳定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出自《汉书?食货志》,意思是:粮价太高,就会损害民众(士、工、商)的利益;粮价太低,又要伤害农民的利益。民众受到损害,就会流离失散;农民受到伤害,就会使国家贫穷。对于国家而言,粮价过高和过低都会对国家利益产生不良影响,保持粮价稳定,民安才能国泰。籴贵伤民,贱则伤农,说明粮食价格高低变化会对不同的主体有影响,但需求量并不会受影响,因为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敏感。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粮食价格上涨,会损害民众利益,但过低也会带来危害,这一点选项未提及。A项错误。

  C项:粮食供给不足,供小于求,会导致粮价上涨,损害居民利益,但未提及“甚贱,伤农”,表述片面,C项错误。

  D项:自然灾害在题干中未提及,为干扰项。D项错误。

  以上这些就是沈阳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选调生招聘考试文章:辽宁选调生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11月1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选调生招聘考试笔试课程

  2023辽宁选调生招聘考试面试课程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