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难吗

华图教育 | 2023-11-20 10:30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难吗。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难吗

国家公务员笔试科目

  1. 内容。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满分均为100分,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试卷分为3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可在专题网站和外交部网站查询。

  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统一组织的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可在专题网站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查询。

  2. 时间地点。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3年11月26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3年11月26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3年11月25日下午 14:00—16:00

  笔试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较大城市设置考点。报考者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携带准考证和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等参加考试。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以及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直辖市、省会城市或者自治区首府。

  3. 成绩查询。笔试阅卷结束后,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各类职位笔试合格分数线,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将予以适当倾斜。

  报考者可于2024年1月登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其中,8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和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其他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推荐阅读——

  考生通道——2024国家公务员历年分数线|历年试题|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2024国家公务员图书教材|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4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领航礼包4.0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图书推荐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2024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教材2本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难吗,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单选题)一位古希腊科学家,在城市即将被攻破之际,依然孜孜不倦de研究问题,当士兵闯入他的住宅后,他脱口而出:“别动我的圆!”下列选项中与这位科学家有关的是:

  A.发明圆周率

  B.撰写了《几何原本》

  C.发明了望远镜

  D.提出了日心说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公元前212年,古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罗马士兵闯入了阿基米德的住宅,看见一位老人正在自家宅前的地上画图研究几何问题,阿基米德说:“走开,别动我的圆!”战士一听十分生气,于是拔出刀来,朝阿基米德身上刺下去。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杀死,终年七十五岁。

  阿基米德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最后,他求出圆周率的下界和上界分别为223/71和22/7,并取它们的平均值3.141851为圆周率的近似值。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阿基米德流传于世的著作有10余种,多为希腊文手稿。他的著作集中探讨了求积问题,主要是曲边图形的面积和曲面立方体的体积,其体例深受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影响。B项错误。

  C项: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伽利雷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C项错误。

  D项:通常认为完整的日心说宇宙模型是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的,实际上在西方公元前300多年的阿里斯塔克和赫拉克利特就已经提到过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运动。D项错误。

  复合题

  

 

  (单选题)根据上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

  (1)2011—2018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逐年降低

  (2)2011—2018年,地方财政收入均超过6万亿元

  (3)与2011年相比,2018年中央财政收入的增幅小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幅

  A.3

  B.2

  C.1

  D.0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且需选出正确的个数。

  第二步,(1),比重比较,定位表格“中央财政支出”、“国家财政支出”行。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2013年的比重为,2014年的比重为,2013年的比重低于2014年,并不是逐年降低,错误。

  (2),简单和差比较,定位表格“中央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收入”行。根据地方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收入,可得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为103874-51327<60000亿元,错误。

  (3),增长率比较,定位表格“中央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收入”行。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减法计算考虑截位舍相同,可得与2011年相比,2018年中央财政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幅分别为,直除首位分别商6、7,故前者小于后者,正确。

  共1个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2011—2016年,中央税收收入年均增速约为:

  A.6.2%

  B.7.1%

  C.7.6%

  D.7.9%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年均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央税收收入”行。

  第三步,根据(1+年均增长率)^n=末期量/初期量,初期为2011年,末期为2016年,相差年数n=2016-2011=5,选项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截位舍相同(保留量级不变),代入数据可得

。根据二项式展开定理可得≈1+5r+10r²,若年均增长率为7%,代入二项式展开公式可得≈1+5×7%+10×7%²=1.35+10×7%²>1.35,则r<7%,仅A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现代中国大学求职的压力_______,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有失落感和悲观情绪。如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市场竞争,在更广阔的领域寻找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无疑需要_______的指导。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日俱增 有针对性

  B.越来越大 切实有效

  C.无所不在 积极有效

  D.成倍增加 可操作性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填入词语与“求职的压力”搭配,根据后文“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有失落感和悲观情绪”可知,填入词语应表达“增加、变大”之意。A项“与日俱增”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B项“越来越大”即不断变大。A项和B项均符合文意。C项“无所不在”指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D项“成倍增加”指成倍地增长。C项和D项均语义过重,排除。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填入词语修饰“指导”一词。A项“有针对性”指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合特定对象的措施,文段只提到了大学生,并未强调对象的多样性,排除;B项“切实有效”指切合实际,产出效果,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过去一年,公益诉讼检察聚焦社会治理前沿,关注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解决棘手的社会治理难题。比如在某网络“大V”恶意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事件中,检察机关迅速介入,依法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批准逮捕,并在军事检察机关支持配合下,开展公益诉讼调查。这种通过公益诉讼介入公众议题的方式,不仅撬动了问题的解决,更是一次与社会的互动、对法治的宣传,凝聚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公约数。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守护公共利益 彰显为民情怀

  B.维护百姓家事 解决治理难题

  C.创新诉讼形式 聚焦社会治理

  D.关注公共议题 公益诉讼趋热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全部文段由三句话组成,其中第二句话“比如……”是例证观点,可以略读。主要分析第一句话和第三句话。两句话话题都是围绕着“公益诉讼”展开,第一句话点出“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第三句更是明确指出“介入公众议题”。所以文段核心是“公益诉讼”与“公众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涵盖了“公益诉讼”与“公众议题”,符合文段主旨,适合做文段标题。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和B项:均缺少核心主题词“公益诉讼”。C项:“创新诉讼形式”文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