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铁岭国家公务员打印准考证。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铁岭国家公务员打印准考证
点击图片: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成功的报考者,于2023年11月20日0:00至11月26日15:00点击图片进入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自行打印准考证。请考生妥善保管,笔试、面试、体检阶段需要使用,丢失不补。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铁岭国家公务员打印准考证,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单选题)“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下列古诗词蕴涵的哲理与“鞋子合脚论”最相近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原理。
第二步,题干的意思是“道路”也就是政策,适不适合国家发展,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通过实践才能得到验证。B选项诗句出自于宋朝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一定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即实践是认识 的唯一源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体现了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发展观原理。
C项:诗句出自于宋朝朱熹的《观书有感》,含义是:池塘水清澈是因为不断有活水进入,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体现了事物只有在不断自我更新中才能发展下去的哲学道理。
D项:诗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杨柳枝词八首》。含义是:那些已经陈旧的歌曲,不要再去听了,还是来听这新翻成的《杨柳枝》吧!体现了要敢于接受新事物的发展观原理。
(单选题)以下关于作品和创作者对应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魔笛》——莫扎特
B.《家》——老舍
C.《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D.《灵与肉》——张贤亮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魔笛是》二幕或四幕歌唱剧,是莫扎特四部最杰出歌剧中的一部,这部歌剧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童话,1780年后由席卡内德改编成歌剧脚本。A项正确。
C项:《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以《圣经》中耶稣跟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画面中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 著名的一幅。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C项正确。
D项:《灵与肉》是张贤亮所著短篇小说,1981年收入同名小说集中。是张贤亮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人物许灵均、秀芝为广大读者耳熟能详。D项正确。
(单选题)治理直播行业乱象不是为了束缚主播发展,而是鼓励其________内容;加强规范不是行业的终点,而是________发生的新起点。贯彻《网络主播行为规范》相关要求,让政策自上而下落实落地,让行业自下而上加强规范,定能形成高效的治理体系,为直 播行业健康发展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挖掘 变革 雪中送炭
B.丰富 复苏 披荆斩棘
C.深耕 蝶变 保驾护航
D.聚焦 转机 添砖加瓦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本题突破口在第三空,根据“贯彻《网络主播行为规范》相关要求,让政策自上而下落实落地,让行业自下而上加强规范,定能形成高效的治理体系,为直播行业健康发展________”可知,该空所填词应该表示高效治理体系的形成可以对直播 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保护作用。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正急需的时候给以物质上的帮助。文段未体现出直播行业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披荆斩棘”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清除障碍,艰苦奋斗。文段未体现出创业艰难,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 “保驾护航”指的是保护某事物能让其能正常发展。符合语境,保留C项。D项“添砖加瓦”比喻为一件大事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文段强调的作用很重要,而非微薄力量,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第三步,验证选项。再看第一空,“深耕内容”指将内容做精做细,符合语境。再看第二空,“蝶变”恰好对应后文的“新起点”,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历史学认为地理是历史的舞台,区域历史的研究更要注重地理的视角。________________,而军事活动是政治活动的工具,当政治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军事斗争不可避免。地理条件的相对稳定,使得国际地缘政治有迹可循,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地理视角是军事斗争不可忽视的因素
B.地理其实也是军事活动的舞台
C.军事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D.国际地缘政治的规律性很强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上下文语境。横线在文段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横线前讨论了“地理”在历史学和区域历史研究的重要地位,后文指出“军事活动是政治活动的工具”,因此,填入语句应将“地理”与“军事活动”连接起来,强调二者的关系。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指出“地理”是“军事活动”的舞台,将“地理”与“军事活动”相联系,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未提及“军事活动”,“军事斗争”并非“军事活动”。C项:未提及“地理”,“环境”并未特指“地理”。D项:并未提及“军事活动”。
(单选题)某市房地产主管部门以甲公司违法经营为由,注销了该公司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甲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市房地产主管部门注销甲公司资质证书的行为属于行政处罚
B.甲公司被注销资质证书后,已不具有法人资格,应由股东向法院起诉
C.在市房地产主管部门作出注销资质证书决定前,甲公司有权要求听证
D.市房地产主管部门适用法律错误,法院应判决撤销其注销行为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庭法经〔2000〕24号函答复:“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被注销登记前,该企业法人仍应视为存续,可以自己的名义 进行诉讼活动。”题目中,房地产主管部门只是注销了该公司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并未进入清算程序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故甲公司的企业法人资格依然存续,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B选项说法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行政许可法》第7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一)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二)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四)行政许可依 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五)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行政处罚法》第4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行政处罚法》第9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 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行政许可法中的注销行政许可,是指基于特定事实的出现,而由许可机关依据法定程序收回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公告行政许可失去效力。这里的特定事实,往往是客观事实,而与被许可人行为的违法与否无关,相应地,注销行政许可也不带有制 裁的性质。而因企业不良经营行为注销房地产企业开发资质证书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行为的制裁,其性质属行政处罚,不属于行政许可的注销行为。A项正确。
C项:《行政处罚法》第63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3条第 2款规定,未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等级证书的企业,不得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即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是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的前置性行政许可。因此,注销资质证书实质上是剥夺了甲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活动的许可,即吊销许可证,甲公司有权要求听证。 C项正确。
D项:《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17条规定,企业超越资质等级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原资质审批部门提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并依法注销资质证书。题目中,甲公司的不良经营行为,房产主管部门依据上述规定对甲公司作出注销其房地产企业开发资质证书,是对该公司违法行为的制裁,性质属于行政处罚,而并非注销行政许可,应受行政处罚法的规范和调整,属于市房地产主管部门适用法 律错误,法院应判决撤销其注销行为。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