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社会工作者 > 报考指导

营口社工职位表

辽宁华图 | 2023-11-27 08:07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营口社工职位表。更多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社区工作者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营口社工职位表

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公告 社工简章 社工职位表 社工报名时间
资讯 社工考试时间 社工报考指导 社工考试内容
资料 社工职测试题 社工公基试题 社工历年分数线
备考 笔试课程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图书>>>>

  图书推荐:

  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一本通+历年真题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营口社工职位表,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课程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备考技巧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2014年1~11月我国货物运输情况。

  1、2014年1~10月我国货物运输总量为多少亿吨?

  A. 340.2

  B. 353.9

  C. 366.5

  D. 393.2

  答案:B

  解析:我国货物运输总量2014年1~10月等于2014年1~11月值减去2014年11月的值。393.2-39.2=350+。正确答案为B。

  2、2013年1~10月我国货物运输总量最大的领域是:

  A. 公路

  B. 民航

  C. 铁路

  D. 水运

  答案:A

  解析:求2013年1~10月基期值等于2013年1~11月减去2013年11月的值。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公路类303亿吨远大于铁路的35亿吨和水运的54亿吨,民航的单位为万吨,一定最小。所以此题最大的一定为公路。正确答案为A。

  3、2013年11月我国货物周转总量中,水运周转量占比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A. 低于40%

  B. 40%~50%

  C. 50%~60%

  D. 高于60%

  答案:B

  解析:2013年11月水运周转量的值÷同期我国货物周转量在40%到50%之间。正确答案为B。

  4、哪些运输方式在2014年11月的货物运输量占当月货物运输总量的比重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A. 仅铁路

  B. 仅公路

  C. 铁路和民航

  D. 公路和水运

  答案:D

  解析:判断比重变化,只要判断部分与整体增长率即可,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超过上年。2014年11月货物运输总量的整体增长率为7.1%,增长率大于7.1%的为公路的8.6%和水运的7.6%。正确答案为D。

  5、关于2014年1~11月我国货物运输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 月均货物运输量约为33亿吨

  B. 每吨货物平均运输距离为500多公里

  C. 铁路货运量占总体比重低于其货物周转量占总体比重

  D. 公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量高于水运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量

  答案:C

  1.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下功夫,要总结好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并用于指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实践。这一观点蕴含的哲理是:A.理论是实践指南

  B.理论比实践超前

  C.理论要高于实践

  D.理论来源于实践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第二步,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这是实践的表现;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强调变革的实践活动离不开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题干强调了理论对变革实践的指导作用。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C项:“理论比实践超前”、“理论要高于实践”的表述错误。BC项排除。

  D项:“理论来源于实践”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了理论对变革实践的指导。D项排除。

  【标签】

  【知识点】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难度】中等

  2.新农村建设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同时,在新发展阶段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总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做法,用“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材料中的做法体现了: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对立统一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对立统一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对立统一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体现在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体现的是特殊性,“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总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做法”体现的是普遍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全国性的普遍指导意义的精神。即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题干中未体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A项排除。

  B项: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题干中未体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项排除。

  D项: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判断事物的性质主要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题干中未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D项排除。

  5、12个啤酒空瓶可以免费换1瓶啤酒,现有101个啤酒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到的啤酒为A. 10瓶

  B. 11瓶

  C. 8瓶

  D. 9瓶

  答案:D

  解析:12个空瓶换一瓶酒,2瓶酒等于11个空瓶加1酒,所以题意等价于11个空瓶换1酒,根据公式,可以换的酒=101÷11=9……2,即可换9瓶酒。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

  6、一项工程,甲一人做完需30天,甲、乙合作完成需18天,乙、丙合作完成需15天,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该工程需:

  A. 10天

  B. 12天

  C. 8天

  D. 9天

  答案:A

  解析:假设工作量为90,则甲效率=3,甲效率+乙效率=5,乙效率+丙效率=6,解得乙效率=2,丙效率=4,所以三人合作所需时间=90÷(3+2+4)=10。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7、有100人参加运动会的三个比赛项目,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其中未参加跳远的有50人,未参加跳高的有60人,未参加赛跑的有70人。问至少有多少人参加了不止一个项目?( )

  A. 7

  B. 10

  C. 15

  D. 20

  答案:B

  解析:解析一: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参加最多一个项目的人数=总人数,即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至少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总人数,要想使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最少,要求至少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最多。不参加项目的总人次为50+60+70=180,全部为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时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最多,即不参加项目的人每人占2人次,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最多=180÷2=90。所以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至少为100-90=10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解析二:参加跳远的人数为50人,参加跳高的为40人,参加赛跑的为30人;即参加项目的人次为120人次;故欲使参加不止一项的人数最少,则需要使只参加一项的人数最多为x,参加3项的人数为y;故x +3y=120,x+ y=100,解得y=10。所以答案为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