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营口社区工作者考试招聘职位表什么时候出来。更多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社区工作者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营口社区工作者考试招聘职位表什么时候出来
资讯汇总: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资讯汇总: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表
备考资料:辽宁社区工作者笔试图书
笔试课程:辽宁社区工作者笔试课程
图书推荐:
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一本通+历年真题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社工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
【社工公告】【社工大纲】【社工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营口社区工作者考试招聘职位表什么时候出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备考技巧
13、银元:白银:货币
A. 竹筏:竹子:木舟
B. 瓦片:泥土:屋顶
C. 琵琶:木材:弦乐
D. 齿轮:金属:机械
答案:D
解析:银元是由白银制成的,银元与货币之间是种属关系。D项的前两个词是组成关系,第一个和第三个是种属关系故,本题选D选项。
纠错:A项竹筏与木舟是并列,不符;B项瓦片与屋顶是组成关系,瓦片是屋顶的组成部分;C项琵琶不是弦乐的一种,是弦乐乐器的一种。
14、兄弟姐妹四人甲、乙、丙、丁,甲说:丁是最小的妹妹,乙说:兄弟姐妹中只有哥哥一个男孩,丙说:我是甲的姐姐,如果上述都为真,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 甲排行第二,是男孩;乙排行第三,是女孩
B. 乙排行第二,是女孩;丙排行第一,是女孩
C. 丙排行第二,是女孩;丁排行最小,是女孩
D. 甲排行第二,是女孩;丙排行第一,是女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推理。可以得到丁最小是女的,乙是女的,丙是女的,那么甲是男的。得到丙>甲>乙>丁。故答案选A。
15、右边哪个图能由左边折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空间重构。B项中三个面的公共点引出的对角线在原图中为两条,而B项中只有1条,不对,故排除;C与D时针方向与原图不一致。故答案选A。
逻辑填空之解释说明
行测考试中,逻辑填空是必考题型,题量在15道或20道。从考察形式上看,有单空、两空、三空,一般以两空、三空为主;从词语考察类型上来看,包括实词和成语;从考点上看,考察语境分析和词语辨析。
行测考试中逻辑填空部分是正确率较低的题目,因为很多考生在备考逻辑填空时会陷入一些误区,靠平常的语感“随缘”做题,或者认为只要把词语积累好了,就能把题目做对。其实不然,对于逻辑填空来说,除了日常的积累之外,语境是大家需要去考虑的第一要素。语境也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在行测考试中,重点考察的是上下文语境。上下文语境就是推测作者在写作时最有可能使用了哪个词,推断空缺处需要的意思,再填入最恰当的词语,达到还原原文的目的。那么华图教育在这里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上下文分析当中的解释说明。解释说明的含义是上下文形成相互解释说明的关系。解释关系比较复杂,化分为有明显判定标志和没有判定标志,考试时考察没有判定标志的情况比较多,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
例题
元代的方回,论诗颇有眼力,而对朱熹的诗却抬举过分,事出反常。这里除了有乡里私心的原因之外,很可能与方“秽德彰闻,依托道学”的隐曲有关,文人既心存依附之念,势必________。再如,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常常自己就兼作家身份,“文章得失寸心知”,发而为论,时有取长补短或________的隐衷。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进退维谷 才短思塞 B.随波逐流 博采众长
C.进退失据 扬长避短 D.骑虎难下 避实就虚
【华图解析】第一句话,元代的方回,论诗颇有眼力,而对朱熹的诗却抬举过分,事出反常。第二句话,这里除了有乡里私心的原因之外,很可能与方“秽德彰闻,依托道学”的隐曲有关,文人既心存依附之念,势必________。第一空想要表达的是文人心存依附之念的做法。前文进行了解释,方回论诗颇有眼力,但因心存依附之念而对朱熹的诗抬举过分。所以第一空表达的意思是方回因心存依附之念所以在评判文章时难免有失客观,有所偏颇。
A.进退维谷:侧重处境两难,文段不是强调方回处境艰难,而是侧重评判文章失去客观,排除。B.随波逐流:侧重盲目随着别人行动,文段并没有体现出别人称赞朱熹,方回随着别人称赞,排除。C.进退失据:侧重失去依据,方回评判文章时有失客观,有所偏颇也就是评判文章时失去依据。保留。D.骑虎难下:侧重想停止却停不下来,文段并没有此意,排除。C选项最合适。
第二空,再如,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常常自己就兼作家身份,“文章得失寸心知”,发而为论,时有取长补短或________的隐衷。第二空想要表达的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在发表议论时的做法。通过或可知,第二空与取长补短形成并列关系。C.扬长避短,能与取长补短形成并列关系。保留。C选项最优。
看其他选项是否合适,A.才思短涩:侧重写作能力差。并没有取长补短的意思。排除。B.博采众长:侧重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而文段侧重取长补短,排除。D.避实就虚:侧重谈问题回避要害。不符合文意,排除。答案选C。
在无标志的解释型题目中,没有标志不代表没有呼应,所以如何在没有明显标志的情况下确定材料的逻辑关系并找准呼应点,是做对题目的关键。多客观分析,多找题干中一些隐藏的信息,把握从整体出发的原则,最终才能游刃有余。
8、小张、小王二人同时从甲地出发,驾车匀速在甲乙两地之间往返行驶。小张的车速比小王快,两人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同一地点,问小张的车速是小王的几倍?( )
A. 1.5
B. 2
C. 2.5
D. 3
答案:B
解析:设第一次相遇时,小王走的路程为1,则小张所走的路程为X,则小张、是小王速度的X倍;第二次相遇时,小王走的路程为X-1,小张走的路程为2,小张与小王速度之比为2/x-1。前后两人速度不变,因此速度之比是相等的X=2/x-1,解得X=2,所以小张速度是小王速度的2倍。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9、2台大型收割机和4台小型收割机在一天内可收完全部小麦3/10,8台大型收割机和 10台小型收割机在一天内可收完全部小麦。如果单独用大型收割机和单独用小型收割机进行比较,要在一天内收完小麦,小型收割机要比大型收割机多用多少台? ( )
A. 8
B. 10
C. 18
D. 20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由于2台大型收割机和4台小型收割机可以完成3/10,那么8台大型收割机和16台小型收割机可以完成12/10;由于8台大型收割机和10台小型收割机在一天内可收完全部小麦,那么6台小型收割机一天完成2/10=1/5,即30台小型机一天可以完成全部,10台小型收割机一天完成1/3,那么8台大型收割机一天完成2/3,则要使得大型收割机全部完成,需要12台,则小型收割机和大型收割机分别独立完成需要的台数差值就是30-12=18。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10、老林和小陈绕着周长为720米的小花园匀速散步,小陈比老林的速度快。若两人同时从某一点同向出发,则每隔18分钟相遇1次,若两人同时从某一点反向出发,每隔6分钟相遇1次,由此可知,小陈绕花园散步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A. 6
B. 9
C. 15
D. 18
答案:B
解析:环形追及问题公式(V1-V2)t=nL(n为追及次数,L为环形周长),环形相遇问题公式:(V1+V2)t=nL(n为相遇次数,L为环形周长),两个过程分别代公式,(V1-V2)18=720,(V1+V2)6=720解得V1=80,V2=40,时间为720÷80=9,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