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营口社区工作者招考公告在哪里查看。更多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社区工作者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营口社区工作者招考公告在哪里查看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 |||
公告 | 社工简章 | 社工职位表 | 社工报名时间 |
资讯 | 社工考试时间 | 社工报考指导 | 社工考试内容 |
资料 | 社工职测试题 | 社工公基试题 | 社工历年分数线 |
备考 | 笔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图书教材 |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图书>>>>
图书推荐:
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一本通+历年真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营口社区工作者招考公告在哪里查看,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备考技巧
5、12个啤酒空瓶可以免费换1瓶啤酒,现有101个啤酒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到的啤酒为A. 10瓶
B. 11瓶
C. 8瓶
D. 9瓶
答案:D
解析:12个空瓶换一瓶酒,2瓶酒等于11个空瓶加1酒,所以题意等价于11个空瓶换1酒,根据公式,可以换的酒=101÷11=9……2,即可换9瓶酒。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
6、一项工程,甲一人做完需30天,甲、乙合作完成需18天,乙、丙合作完成需15天,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该工程需:
A. 10天
B. 12天
C. 8天
D. 9天
答案:A
解析:假设工作量为90,则甲效率=3,甲效率+乙效率=5,乙效率+丙效率=6,解得乙效率=2,丙效率=4,所以三人合作所需时间=90÷(3+2+4)=10。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7、有100人参加运动会的三个比赛项目,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其中未参加跳远的有50人,未参加跳高的有60人,未参加赛跑的有70人。问至少有多少人参加了不止一个项目?( )
A. 7
B. 10
C. 15
D. 20
答案:B
解析:解析一: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参加最多一个项目的人数=总人数,即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至少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总人数,要想使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最少,要求至少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最多。不参加项目的总人次为50+60+70=180,全部为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时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最多,即不参加项目的人每人占2人次,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最多=180÷2=90。所以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至少为100-90=10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解析二:参加跳远的人数为50人,参加跳高的为40人,参加赛跑的为30人;即参加项目的人次为120人次;故欲使参加不止一项的人数最少,则需要使只参加一项的人数最多为x,参加3项的人数为y;故x +3y=120,x+ y=100,解得y=10。所以答案为B。
1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苏某离婚后心情很坏,无心打理美容院,生意每况愈下
B. 图书馆在校园里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期末来临时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C. 学生们认为,能在高中时期接受知名教授一对一的科研指导,机会难能可贵
D. 这种来自中国的古老疗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英国民众欢迎,贵族名流也趋之若鹜
答案:A
解析:A项,“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在本句指生意越来越糟糕,符合句意。因此,本题选A纠错B项,“举足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而句中只是说期末来临时学生们都到图书馆学习,显示的是不可或缺的作用,“举足轻重”用在此处语义过重;“淋漓尽致”形容说话或文章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句中用“淋漓尽致”来形容“地位”,属于主语不搭配。C项,“难能可贵”指难以做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即修饰对象往往是某种成就,而不能是机会。D项,句子对“古老疗法”是褒扬的态度,而“趋之若鹜”是贬义词,与句子的感情色彩不符。故选A
13、下列各句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_____ 。
A. 一下暴雨就开启“看海”模式,这无疑应该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B. 一下暴雨就开启“看海”模式,这难道不应该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吗?
C. 一下暴雨就开启“看海”模式,这是不是应该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呢?
D. 一下暴雨就开启“看海”模式,这恐怕不能不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了。
答案:C
解析:考察要点语气轻重,在语气表达中,疑问语气最轻,表述为不确定,故选择C。
14、目前新媒体的出版呈现出碎片化、标题化、娱乐化的趋势,内容杂乱,不成体系。这既和新媒体的内容展现方式以及人们的浅阅读习惯有关,同时也是因为新媒体的海量内容要在很短时间内处理,编辑力量跟不上,顾不上精耕细作。一旦新媒体结束跑马圈地阶段,腾出手来开始培养自己的编辑队伍,或高薪聘用传统出版业的编辑,那么,这种状况就会得到改观。文中画横线部分“这种状况”指的是:
A. 新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的问题
B. 人们的浅阅读习惯
C. 新媒体编辑力量不足
D. 海量信息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代词指代题。根据文段结构,“这种状况”应该指代首句描述的内容杂乱的现象,概括归纳为A。故本题应选A。
2、甲、乙、丙3个施工队,乙的工效与甲、丙两队合作的工效相等,丙的工效是甲、乙两队合作工效的四分之一。现有一项工程,据测算,三队合作30个工作日可完成。如果由甲队单独来做,需要多少个工作日?
A. 60
B. 96
C. 100
D. 150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甲+丙=乙,甲+乙=4丙,可以得出甲:乙:丙=3:5:2,赋值他们的效率分别是3、5、2,代入合作时间30得出总量是300,用300除以3,所以是100。
3、A、B两地直线距离40千米,汽车P与两地直线距离和等于60千米。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如果A、B、P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汽车所在位置有3个,可位于A、B两地之间或A、B两地外侧
B. 如果A、B、P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汽车的位置有无穷多个
C. 如果A、B、P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汽车拉于A、B两地之间或两地外侧
D. 如果A、B、P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汽车位于A、B两地外侧,且汽车到A的距离为20千米
答案:B
解析:解法一:AB距离为40,AP和BP距离之和为60千米,若A、B、P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P点位于AB外侧10千米处;若A、B、P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转化为A、B点固定,AP+BP=60,即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和大于两定点的距离,符合椭圆的定义,则P点轨迹为椭圆,有无穷多个。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解法二:若A、B、P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P点位于AB外侧10千米处,排除C、D选项。若A、B、P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由于A、B点固定, P点不固定,则满足AP+BP=60的P点个数必然有偶数个,排除A。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4、某件刺绣产品,需要效率相当的三名绣工8天才能完成;绣品完成50%时,一人有事提前离开,绣品由剩下的两人继续完成;绣品完成75%时,又有一人离开,绣品由最后剩下的那个人做完。那么,完成该件绣品一共用了()天。
A. 10
B. 11
C. 12
D. 13
答案:D
解析:假设三人效率都为1,总量为(1+1+1)X8=24,完成24X50%/3=4天,又完成总量的25%,需要6/2=3,最后完成25%,需要6/1=6天,故总共需要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