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抚顺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多久出成绩

辽宁华图 | 2023-12-07 08:07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抚顺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多久出成绩。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抚顺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多久出成绩

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图片: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公告 国考面试公告 调剂公告 体检公告
资讯 国考面试名单 国考调剂职位 国考调剂入口
资料 国考面试试题 方法技巧 国考历年分数线
备考 面试课程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抚顺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多久出成绩,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结构化面试:如何让人际沟通题型开头和结尾有亮点

  结构化面试中人际沟通题型难度最小分值占比较低, 人际沟通类题目考察考生角色的精准性,对复杂情境的适应性, 处理问题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但是要想答出亮点和得高分并不容易,这类题型,同学们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开头角度单一,常用角色法开头,只会用我作为领导......,或者是我作为下属.......,这样的开头千篇一律,枯燥乏味。还有最常见的问题是结尾啰嗦又没有亮点,让人觉得如同嚼蜡,感觉是为了结尾而说结尾。针对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一些快速开头的角度和结尾呈现亮点的方法。

  【例】 你撰写了一个建议方案,领导不仅没有采纳,反而批评了你,对此,你怎么办?

  一、不同的开头角度:

  1.理性客观:要控制情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例】保持冷静。领导批评后,我可能会感觉委屈,但是,我要控制情绪,保持冷静,尊重领导的判断,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看待这件事,我会虚心接受批评,日后工作中要严谨、细致尽职尽责。

  2.辩证看待:既是挑战,更是机会。

  【例】辩证看待。可能我的方案存在很多不足,工作中领导的批评是很正常的,有批评能够帮助自己察觉到不足,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对今后的工作和成长也有好处,我会虚心接受批评。

  3.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可能也会这样做。

  【例】换位思考。领导没有接纳我的建议方案,说明方案存在瑕疵和不足,如果我是领导,发现下属的建议方案有问题或瑕疵,我也会对下属进行批评。

  4.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从组织利益出发,不掺杂个人好恶。

  【例】对事不对人。领导做事向来严谨,具有大局意识,在工作中向来对事不对人,所以,作为下属应始终保持尊重、理解,并不会有怨言,我会认真改正。

  5. 后果法:如果不处理好这件事,会产生什么危害。

  【例】如果我不能理解领导为什么不采纳我的建议和对我的批评,不仅无法让自己了解方案的不足和自身视野的局限,也无法给领导的工作带来帮助。因此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二、解决的办法:

  1. 尊重服从:我会尊重领导的决定,向领导表明重新修改的态度,表明一定会认真对待此事。

  2. 沟通请教:我会和领导进行沟通,向领导请教方案的不足之处,然后进行完善、改正。

  3. 工作改正:如果是方案的问题,我会进一步调查研究,完善方案,如果是自身的问题,要克服问题、完善自我。

  4. 请示汇报:同时我会在适当时机、采取适当方式。主动向领导汇报思想和方案进展程度,做到多请示、多汇报。

  三、结尾方法

  结尾用名言警句法能够使答案呈现亮点,让考官认为你具有一定的素养,而且还能够快速掌握多种不同的结尾方法。

  1. 大局观法:“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认识到做工作不但要严谨细致,还要对所做的事情进行大局上的考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改善建议才能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才可以真正提高工作的效率。

  2.反思法:“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总之,我应该 不断的反思自己的不足,反省自身的缺点, 不断提醒自己,不仅要有改善工作的热情,还要培养改善工作的能力,这样才能让自己提建议的时候能够更加有效。

  3.勤奋法:“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 今后工作过程中我会严谨细致,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勤奋努力的工作,得到领导的信任和认可,得到同事们的欢迎。

  4.积累法:“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拒细流故能成其渊。 ”,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够做出业绩,才能干出成效,也只有重注日常的工作细节,重视日常的工作习惯,才能担大任,快速成长和进步。

  在这里对结尾的答案不一一例举,在后面罗列出适合结尾的角度和名言。希望同学们能够勤于思考,勤加练习,多积累名言警句,学会练熟并能灵活运用,只有不断地学习、练习、巩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这些名言警句也可以是后面一些题型的结尾方法,所以可以以一当十。祝愿所有考生独占鳌头,成功上岸!

  大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责任:1.为官避事平生耻。

  2.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磨炼: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淡泊: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看天边云卷云舒

  修身:1.端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勤奋 : 1. 一勤天下无难事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学习: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

  团结:1.众人拾柴火焰高。

  2.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3.得千人之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可用

  法治:1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治国,无不化之民。

  3.无规矩不成方圆

  反思: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吾日三省吾身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为民:1.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2.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历民之事,毫末必去。

  3.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4.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5.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吏县,一枝一叶总关情

  6.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积累:1.登高必先俢其低,行远必先俢其近。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4.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拒细流故能成其渊。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

  实践: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

  结构化面试之三招助你脱颖而出

  一、语言流畅、自信大方

  如果我们查阅相关的面试资料,就会发现,对于面试测查要素,“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赫然在列,加之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观点准确输出,那就更需要有流畅的语言来加持。试想,在生活中与人交流时,如果发现对方说话像挤牙膏,我们是不是也会觉得耐心在被慢慢消耗,甚至会在内心期盼聊天早早结束。推己及人,考官也是人,在考场上,各位小伙伴一定要确保自己在输出观点时语言流畅、自然不卡顿,而如何能做到语言流畅呢?一方面需要我们精准审题,定位考点;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语速不要太快,一般以每分钟220-240字为宜。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时刻留意自己的举止谈吐,尽量做到自信大方。答题时尽量不要面无表情,可以适度、自然地微笑,如果有考官看你,也要做到眼神交流,不要刻意回避。

  二、逻辑清晰、要点突出

  一般而言,公务员面试时长以15分钟居多,题量最多以3道为主。如何能够在这段时间内迅速让考官“get”到你的核心观点,最重要就是要逻辑清晰、要点突出。在我们日常交流中,如果对方在表达时兜兜转转铺陈许久,会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啰嗦?没有重点?没有获得感?达不到共鸣?还是兼而有之?所以,在面试中,我们组织自己答案时,就需要尽量结论先行,通俗地来说就是总括句先行,解释说明随后;同时也可以适度借助一些关联词,比如“首先”“第一”等等把自己的答案串联起来。这样一来,会让考官迅速抓住你的重点,二来,也会让你的答案不是长篇累牍,繁琐冗杂。

  三、转换思维、贴近政府

  无论参加什么样的考试,要想成为对方想要的人,首先我们得了解自己参加的是什么样的面试,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在公务员面试中,我们的目的是进入政府系统,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去为民服务。所以,我们在答题的时候,就需要学会“站立场”,也就是要站在政府的角度去思考你的考题。比如,对于“雾霾”,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普通公众的角度看待,那么很有可能你会答出“雾霾影响我的身体健康、出行体验”等等类似于抱怨的话语,但倘若你站在政府立场,我们就会意识到“雾霾”其实是我们经济高速、粗放发展的一个产物,是一个生态问题,需要我们经济转型发展,需要提倡公众绿色出行等等,让考官看到我们的大“格局”,才能收获考官的肯定。

  最后,希望各位考生们能够灵活运用我们的三招绝杀妙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备考,拿到理想的分数。

  【思维导图】

  结构化面试中的精准审题

  精准审题是思路清晰的前提,只有审题精准才能在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过程中做到 有的放矢,分析合理,措施有效。在精准审题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定位要准。

  角色不同决定了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对策自然也会不同 。不同的身份定位决定了我们处理问题的原则,也决定了我们的职权范围。在工作关系处理题和突发事件处理题中往往会给我们比较清晰的角色定位, 但现象 认知和职业认知中往往并不直接表明身份,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站在政府的角度,以公务员的身份来看待问题。但是很多同学并没有这种意识,才会在审题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分析问题不够透彻。如何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就需要考生在面试课程中不断进行针对性训练。

  【例题1】在整治 违 停时发现一辆违停车辆,车窗上贴着字条,上面写着车主因孩子得了重病,为节省开支不得已违停并睡在车内。执勤交警看到后非常感动,想到作为父亲的不易,虽然贴了罚单,但写下“加油,不罚”来鼓励车主,希望孩子能早日康复。对此你怎么看?

  【审题简析】 在此题干中并没有明确给我们身份的定位,很多同学看到这个题目就站在普通大众的角度,一味的去赞扬这位交警的做法,这样分析问题就不够全面。 当题干 中没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时就要求考生以公务员的身份,站在政府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车主为节省开支睡在车里的这种行为很值得同情 ,但是 睡在车上的这种行为,属于是违法行为 ,即便是弱势群体,出现不合法合 规 行为的时候也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约束作用,引起他们的注意,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不执行处罚决定或者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执法人员文明执法、人性执法的执法理念,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但这位交警的做法不符合相关规定,没有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应该审慎 考量 。

  2、关键词的把握要准

  题 干为了 表述的更清楚可能会包含很多信息,除了关键信息还会有相关信息,如何在读 题过程 中把握关键词,关键信息,把握主要矛盾就非常的重要,否则题目的分析就容易出现偏差。

  【例题 2 】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部分地方政府特别注重引导本地群众打造农业品牌。对此,你怎么看?

  【审题简析】 题干中虽然提到“乡村振兴战略”,但如果只谈 乡村振兴的内容、问题、意义、对策 就会有生搬硬套的嫌疑,因为题干重点想要 由乡村振兴引出农业品牌战略,重点分析农业品牌的意义、问题和对策 。分析 农业品牌战略 会更加精准。

  总的来说,要做到审题精准,一方 面要 不断强化自己的公务员身份,培养公务员意识。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进行关键词提取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所答即所问”。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