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4铁岭公务员招录公告已发布。更多2024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4铁岭公务员招录公告已发布
点击查看:202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图书教材>>>>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省考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高分经验 】
【辽宁省考公告 】【省考大纲】【省考职位 】【报名入口】【准考 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 间】【考试科目 】
>>>>>>扫码一对一咨询,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铁岭公务员招录公告已发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单选题)下列自然灾害与其可能的成因搭配不正确的是:
A.地震——地壳运动
B.海啸——海底滑坡
C.台风——反气旋
D.山洪——暴雨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灾害成因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台风是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中心持续风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均被称为台风。因此,台风是气旋而不是反气旋。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地震是由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等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表振动或破坏。因此,地壳运动是地震的主要成因,对应正确。
B项: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因此,海底滑坡是海啸可能的成因,对应正确。
D项: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水体既是山洪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引起山洪的原因,主要来自降雨。因此,暴雨是引起山洪的成因,对应正确。
(单选题)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血肉之躯堵住敌人枪口的英雄是:
A.邱少云
B.杨根思
C.董存瑞
D.黄继光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入侵,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十分英勇,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黄继光就是其中一名战斗英雄。在1952年10月20日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他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战役最后取得胜利。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邱少云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A项错误。
B项:杨根思革命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他在小高岭战斗中,率部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最后只剩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奋斗者”。B项错误。
C项:董存瑞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以身体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国民党军据守的桥型碉堡,壮烈牺牲,时年19岁。C项错误。
(单选题)如果不在国家机关工作,小张就会失去今后晋职深造的机会;而如果不在民营企业工作,小张就不能提高自己的工资收入,小张不能既在国家机关工作又在民营企业工作。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工资收入,小张就买不起婚房。虽然小张女朋友不介意婚房的有无,但小张女朋友的父母很介意,小张自己也很介意。他暗下决心:如果买不起婚房,自己宁肯不结婚。最近,一直内心纠结的小张终于结婚了。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小张现在不在国家机关工作
B.小张现在不在民营企业工作
C.小张不会失去今后晋职深造的机会
D.小张女朋友的父母最近改变了想法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中的关联词“如果……就……”,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小张不在国家机关工作→失去晋职深造机会
②小张不在民营企业工作→不能提高工资收入
③¬(国家机关工作且民营企业工作)=¬国家机关工作或¬民营企业工作
④小张不能提高工资收入→买不起婚房
⑤小张买不起婚房→不结婚
⑥小张结婚了
将②④⑤递推可得:⑦小张不在民营企业工作→不结婚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⑥是对⑦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在民营企业工作”,这是对③或关系一部分的否定,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小张不在国家机关工作”,该项可以推出;
B项:⑥是对⑦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得到:在民营企业工作,排除;
C项:根据“小张不在国家机关工作”是对①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失去晋职深造机会,排除;
D项:题干并未提及小张女朋友的父母是否会因为小张购买了婚房而改变想法,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即司马迁认为《诗经》是孔子以儒家理想作为编辑标准而形成的“精选本”。但是唐代孔颖达主持编撰的《五经正义》最早对司马迁的“孔子删诗说”表示怀疑,认为先秦典籍中,所引《诗经》以外“逸诗”数量相当有限,由此推测当时不可能存有3000余篇诗供孔子删选。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孔颖达的推测?
A.南宋郑樵、朱熹均不相信“孔子删诗说”
B.司马迁是公认的“良史”,距离《诗经》编定约400年;表示怀疑的唐代孔颖达,距离《诗经》编定已经超过1000年
C.从2012年到2015年4年间,支持“孔子删诗说”的专题论文有15篇,反对“孔子删诗说”的论文仅1篇
D.《诗经》以外的“逸诗”会在先秦典籍中被适当引用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推测当时不可能存有3000余篇诗供孔子删选。
论据:先秦典籍中,所引《诗经》以外“逸诗”数量相当有限。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郑樵、朱熹均不相信“孔子删诗说”并不能说明孔颖达的推测是否正确,不具有加强作用。
B项:无关选项。该项比较司马迁和孔颖达之间作品距诗经的年代,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正反观点的专题论文数量比较,无法必然说明某项观点的成立,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建立联系。该项指出“逸诗”会在先秦典籍中被引用,所以可以通过先秦典籍中被引用的“逸诗”数量,来估算《诗经》以外“逸诗”的数量,从而证明论点的成立,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多重趋避式冲突是指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目标又各自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时的矛盾心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多重趋避式冲突的是:
A.张女士在二胎问题上犹豫不决,既想儿女双全,又怕无力抚养
B.周女生有一次难得的外省培训机会,可又放心不下家中年幼的孩子
C.王先生有一笔闲置资金,用于炒股担心风险大,用于储蓄又嫌收益低
D.李同学在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又得到了心仪公司的入职邀请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目标又各自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
②无法简单地洗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时的矛盾心态。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张女士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二胎,不符合关键信息①,不符合定义;
B项:周女士的目标只有参与省外培训,放心不下孩子是该目标的排斥方面的作用,不符合关键信息①,不符合定义;
C项:炒股和储蓄是王先生的两个目标,炒股风险大是炒股的排斥作用,储蓄收入低是储蓄的排斥作用,符合定义;
D项:李同学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心仪公司的入职邀请是两个目标,但没有体现出他内心是否矛盾,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一项研究通过比较某市在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前后的环境空气质量发现,该市在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之后环境空气质量明显优于之前,因此该研究得出结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有助于提升该市的环境空气质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参与全国卫生城市创建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专项财政补助
B.众多城市考察团常常来该市学习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经验
C.参与全国卫生城市创建之前,该市环境空气质量长期处于较差的状况
D.周边未参与全国卫生城市创建的城市在同时期环境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有助于提升该市的环境空气质量。
论据:一项研究通过比较某市在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前后的环境空气质量发现,该市在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之后环境空气质量明显优于之前。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卫生城市创建与政府专项财政补助之间的关系,而本题论点讨论的是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与环境空气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众多城市考察团学习该市卫生城市的经验,但是并不能说明文段论点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是否可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这个问题,话题不一致,排除;
C项:不明确项。该项重点说的全国卫生城市创建之前该市的空气质量差问题,而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之后该市空气质量如何没有交代,无法加强,排除;
D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周边未参与全国卫生城市创建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下降,而该市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上升,补充论据进行对比说明该市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确有助于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