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4辽阳省考网上报名入口网址在哪。更多2024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4辽阳省考网上报名入口网址在哪
( 点击图片查看报名入口:2024年1月16日9:00至1月20日24:00)
202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4年1月 13日在辽宁人事考试网发布,此 次全省招录5944个岗位共计6996人!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1月16日9:00至1月20日24:00。已缴费的报考者,打印准考证时间2024年3月11日9:00至3月17日9:00,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自行打印准考证、报名登记表(A4纸,一式两份),并妥善保管。笔试时间:2024年3月16日,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2024年3月17日,9:00至11:00《专业科目》。
点击查看:202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省考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高分经验 】
【辽宁省考公告】【省考大纲】【省考职位 】【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扫码随时咨询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辽阳省考网上报名入口网址在哪,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2017年全年,我国乘用车产量为2483.1万辆,同比增长2.1%,销量为2474.4万辆,同比增长1.9%。
(单选题)以下饼图中,能准确反映2018年1—2月我国四种类型乘用车产量占总产量比重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
第三步,根据材料可知,2018年1—2月,轿车产量为174.9万辆,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量为29.3万辆,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为167.3万辆,交叉型乘用车产量为5.4万辆。观察发现,有两个占比特别大,两个占比较小,排除B、C选项。又发现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量(29.3万辆)是交叉型乘用车产量(5.4万辆)的5倍多,排除D选项。
因此,选择A选项。
2017年全年,我国乘用车产量为2483.1万辆,同比增长2.1%,销量为2474.4万辆,同比增长1.9%。
(单选题)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量是多功能乘用车(MPV)销量的多少倍?
A.1.8
B.2.9
C.4.2
D.6.5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倍数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
第三步,根据基期倍数计算公式,复杂计算将数据取整处理,可得,与B选项最接近。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毒品严重损害吸毒者本人身体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下列关于毒品及禁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洛因俗称K粉,由古柯的叶子提炼而成,是一种新型毒品
B.鸦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的蒴果,其所含的主要生物碱是吗啡
C.“金三角”位于泰国、缅甸、老挝三国交界地带,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
D.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海洛因是吗啡类毒品总称,是以吗啡生物碱作为合成起点得到的半合成毒品,俗称几号、白粉、白面。古柯的叶子中分离出来的可卡因,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该种亦为毒品海洛因的原植物。K粉的主要成分是氯胺酮,在医学临床上一般作为麻醉剂使。氯胺酮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产生意识和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和精神分裂症状,表现为幻觉、运动功能障碍等。海洛因和K粉不是同一种物质,因此A项说法不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鸦片含有20多种生物碱,可分为菲类(如吗啡和可待因)和异喹啉类(如罂粟碱)。B项正确。
C项:“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长期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使“金三角”闻名于世。C项正确。
D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13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D项正确。
(单选题)根据2020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对匿名检举控告材料,确有需要的,可以直接核查检举控告人的笔迹、网际协议地址(IP地址)等信息
B.纪检监察机关提倡、鼓励实名检举控告,对实名检举控告优先办理、优先处置、给予答复
C.承办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部门应当将实名检举控告的处理结果在办结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检举控告人反馈
D.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可以通过面谈方式核实是否属于实名检举控告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检举控告规则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第29条第2款规定,对匿名检举控告材料,不得擅自核查检举控告人的笔迹、网际协议地址(IP地址)等信息。对检举控告人涉嫌诬告陷害等违纪违法行为,确有需要采取上述方式追查其身份的,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纪委监委批准。选项A“确有需要的,可以直接......”与法条表述不一致。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第25条规定,纪检监察机关提倡、鼓励实名检举控告,对实名检举控告优先办理、优先处置、给予答复。与法条内容相符。B项正确。
C项:《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第27条规定,承办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部门应当将实名检举控告的处理结果在办结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检举控告人反馈,并记录反馈情况。检举控告人提出异议的,承办部门应当如实记录,并予以说明;提供新的证据材料的,承办部门应当核查处理。选项C中表述与法条内容相符。C项正确。
D项:《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第24条第2款规定,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可以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核实是否属于实名检举控告。选项D中表述与法条内容相符。D项正确。
(单选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这体现了管理学中的∶
A.能级原理
B.动力原理
C.控制性原理
D.整分合原理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
第二步,能级原理,是指管理的组织结构与组织成员的能级结构必须相互适应和协调,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组织目标。能级原理中的“能级”,是指组织成员在一定条件下,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起作用的各种能力之和的差别。题干中“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体现了能级原理的“能级”差别,与A项表述一致。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动力原理,管理工作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任何社会活动都是人所进行的活动,现代管理的核心或动力,就是发挥和调动人的创造性、积极性。因此,动力原理就是如何发挥和保持人的能动性,并合理地加以利用,使管理运动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B项与题干说法不符,B项排除。
C项:控制性原理,就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控制职能几乎包括了管理人员为确保实际工作与组织计划相一致所采取的一切活动。C项与题干说法不符,C项排除。
D项:整分合原理,实行整分合原理,要注意三个环节:①对整体详细了解。整体可以是一项工作、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产品等等。要详细了解整体的功能目的、历史现状、作用地位及运动规律等。②科学分解。即明确各个局部,就是明确分工。没有分工的整体只是混浊的原始物,构成不了现代有序的系统。③组织、综合协作。进行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使各个方面的环节同步协调、综合平衡地发展。在纵向的分工之间建立起必要的横向联系等。D项与题干说法不符,D项排除。
(单选题)如果一片森林的树木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那么这时缺失一个物种对于整个森林的生产力来讲,影响还并不是太大;但在物种多样性越稀缺的时候,树的种类继续变少,对整个森林生产力产生的打击就会越来越大。
由此可以推出:
A.除非树木物种多样性锐减,整个森林的生产力不会受到影响
B.只要森林的树木物种减少,整个森林的生产力就会受到影响
C.如果森林的生产力下降,那么森林的树木物种多样性就已经受损
D.要么森林的树木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要么森林的生产力非常可观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物种多样性丰富 且 缺失一个物种→对森林生产力影响不大
②物种多样性稀缺 且 树的种类变少→对森林生产力影响大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可翻译为森林生产力受影响→物种多样性锐减(即“¬物种多样性丰富”),仅根据“森林生产力受影响”无法判断影响的大小,无法根据①②推出结论,排除;
B项:可翻译为树木物种减少→森林生产力受影响,根据条件①②可知,无论森林物种丰富还是稀缺,物种的减少都会对森林生产力产生影响,只是影响大不大的问题,因此可以得出选项的关系,可以推出,当选;
C项:可翻译为森林的生产力下降→树木物种多样性受损,仅根据“森林的生产力下降”无法判断下降幅度的大小,即无法判断受影响的大小,无法根据①②推出结论,排除;
D项:“要么······要么······”表示两者之间只能成立一个且必须成立一个,题干中没有直接涉及物种多样性和森林生产力的关系,无法判断两者是否只能二选一,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物体∶振动∶声波
A.土地∶耕种∶丰收
B.飞机∶延误∶滞留
C.岩石∶风化∶沙粒
D.导线∶通电∶磁场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物体”“振动”形成“声波”,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且“声波”是物理学现象。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耕种”“土地”不一定获得“丰收”,排除;
B项:“飞机”“延误”会造成乘客“滞留”,但“滞留”并非物理学现象,排除;
C项:“岩石”“风化”不一定形成“沙粒”,也有可能形成碎屑和土壤,排除;
D项:“导线”“通电”形成“磁场”,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且“磁场”属于物理学现象,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