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鞍山市国家公务员面试人选

辽宁华图 | 2024-02-01 08:05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鞍山市国家公务员面试人选。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鞍山市国家公务员面试人选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公告 >>>>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名单>>>>

  jian 2024国家公务员笔试图书教材

  jian2024国家公务员面试课程

  jian2024国家公务员精品网校课程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鞍山市国家公务员面试人选,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面试备考技巧:马哲原理在现象认知中的应用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国家公务员面试考试中,现象认知题考察考生能否以公务员的身份,站在政府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对工作岗位和职业相关的事物和现象有良好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国家的政策理论有框架性的认识,注重对素材的积累,还需要哲学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在答题中可以回答的更加深刻。因此,我将以试题为例,简单谈谈部分马哲原理在现象认知中的应用。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例1:近期,钢铁、铁矿石、纸浆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请谈谈你的理解。(2021年3月17日发改委试题)

  【原理内容】

  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之一。一切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指的是: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个物质世界就是以多种形式相互联系的整体。例如:人离不开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而人又不能不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

  【试题解读】

  分析钢铁、铁矿石、纸浆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时,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导致厂家成本提高、利润降低,厂家为了生存会提高商品价格。对于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的生活成本提高、生活压力增大。而对于非生活必需品,消费者会减少购买,进一步导致厂家减少库存或者售降价处理,不得不低价出售会导致部分企业面临破产。可以观察到,原材料的价格与厂家、消费者之间的影响都是互相联系的,考生需要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这道题。

  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例2:网红县长带货,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对此,你怎么看?(2020年6月20日下午商务部试题)

  【原理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我们要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回避否认矛盾,反对片面的看待问题。

  【试题解读】

  分析网红县长带货的现象时,不能用片面的观点去看待。考生应明确,一方面,网红县长网络带货是推销农产品的好办法,县长通过亲力亲为,推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落实,建立起良好的干群关系;另一方面,县长带货的能力有限,同时带货是否会影响到县长的本职工作,直播带货的售后服务和物流运输能否落实,都是需要认识到并且积极寻求解决的问题。考生需要运用对立统一原理,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这个现象,既不能全面否定这个现象,也不能全面肯定。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例3:有人认为,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一定对,所以不必过于重视。对此,你怎么看?(2018年3月10日下午统考试题)

  【原理内容】

  人民群众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总和,在参与历史活动的一切人中,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我们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要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要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把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作为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维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

  【试题解读】

  分析“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一定对,所以不必过于重视”这一现象,考生应持否定态度,明确“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职人员面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应该做更多的思考和研究,不能草率地做出如何处理。同时,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即使反映的问题有误,也应该做到耐心倾听,认真解读相关政策,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考生需要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去正确的认识到群众的重要性。

  三招轻松缓解面试前的心理问题

  大多数进入面试的考生在备考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例如:担心自己备考时间短、备考效率低、练习好像一直没有进步、害怕对手很厉害以及担忧在考场上遇到特别难的题,回答不上来等。而这些焦虑都会影响考生备考的效率甚至影响考生在考场上的发挥。因此学会缓解考前心理焦虑,对各位考生来说尤其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缓解面试前心理焦虑的三个小妙招。

  设置合理目标

  很多考生之所以备考阶段压力大,往往是因为自己设置的目标很难在短期内完成,因此产生了焦虑心理。所以,在备考阶段的考生,要学会制定合理的、符合自身情况的目标。比如对于不擅长开口表达的考生,可以先让自己学会开口沟通,可以和家人、朋友甚至是马路上的陌生人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而不要一开始就逼着自己必须要张嘴流利地答出完美的答案。总而言之,考生在制定目标时,不要想一步登天,可以将目标分解,每日制定当日完成的小目标,逐步解决自身的问题,实现大的目标。

  积极的心理暗示

  考生每天对着镜子说一句:“面试,我可以的”,久而久之,你自然信心倍增,并且真的可以。心理暗示是人的自我意识中“有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沟通媒介。经常持久地积极暗示,你就会成为一个积极的人。因此,我们要经常对自我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屏蔽消极的心理暗示。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就是向自我输入积极的语言,除了“我可以我超可以”以外,还有譬如“我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 “我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我愿意服务群众”“我内心渴望成功,我要把珍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注意:积极语言的语句要简洁有力、不要含糊,或者脱离实际及与人攀比。

  适当的运动

  运动的时候,人会心跳加快、肌肉充血、血压升高,此时有助于释放能量,缓解压力。长期保持运动习惯的人会更加自信,同时运动也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帮助身体很好地休整,让人有更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所以,为了改善身心状态,备考期间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有氧运动,譬如跑步、游泳、骑车等。

  总之,科学备考、积极地自我暗示加上每天的锻炼,一定会让各位同学成为更加自信的人,能够信心满满、斗志昂扬地走进面试考场。

  面试备考技巧:面试三点注意事项

  面试是现行招考除笔试之外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考察考生知识素养、心理素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对于一些考生来说,面试环节如同云雾缭绕的远山,只有云雾散去,才能看到青翠的山峰与蓬勃的生命力。那么,对于面试,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小编这里给大家提供几点建议。

  一、举止仪表要得体

  行为举止展现的是一个人的风度和气质,得体的行为举止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经验和阅历,正所谓“人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人之有礼,犹鱼之有水也”,公务员面试是一个比较庄重的场合,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给考官留下一个符合公务员身份的好印象,举止仪表便成为第一道关口,变得至关重要。

  面试着装的总体要求是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忌过分炫耀,忌过分夸张,忌过分紧身,忌过分短小,忌过分裸露,尽量不穿鞋跟太过响亮的高跟鞋,在姿态上要做到“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同时,考生从进入面试考点到离开考场要遵守考场秩序,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切忌不守规定串场交谈、乱走乱逛。

  二、语言表达要流畅

  公务员面试答题一般为结构化面试,大多是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陈述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基本属于即兴表达的范畴,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表达更有魅力,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平常练习时,要克服害怕、害羞、恐慌等心理,克服望天花板、不停翻眼、拂头发、摸耳朵、咬嘴唇、抖腿、玩手指、玩笔、或笑场用手捂嘴等小动作,敢于大声练习,敢于正视自身优缺点,敢于挑战自己。二是要培养大局思维,站在政府公职人员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加强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时政敏感度,多看多读多积累,要言之有物,切忌“假大空”。三是要注意避免出现“然后”“就是”等口头禅,学会归纳和整理,并提炼出核心的有效信息,增强“逻辑感”

  三、沉着冷静、泰然自若

  许多考生在等待面试的过程中,会产生考前焦虑和紧张的心理,会不自觉对其他考生进行关注,一旦发现其他考生自信且渊博,就会对自身产生怀疑,这些都属于是正常现象。对此,必须要学会自我调适,掌握一种自己习惯的缓解紧张的方式,比如握拳、深呼吸等,学会对自己开展正向的心理暗示,缩小观察范围,提高自身关注度,这样就会有效缓解心理上的不适感。尽量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以一种泰然自若,一往无前的姿态打好面试这一仗。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