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选调生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辽宁选调生考试备考文章:辽宁选调生考试练习题2024年(2月5日)。更多2024年辽宁选调生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选调生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xds/)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选调生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选调生考试备考文章:辽宁选调生考试练习题2024年(2月5日)
>>>>>>扫码随时咨询选调生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单选题)端午节∶吃粽子
A.元宵节∶元宵
B.中秋节∶赏月
C.重阳节∶游湖
D.除夕∶守岁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二者属于节日与习俗的对应关系,且“吃粽子”为动宾结构,“粽子”是实物。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但“元宵”不是动宾结构,排除;
B项:“中秋节”有“赏月”的习俗,二者属于节日与习俗的对应关系,且“赏月”为动宾结构,“月”是实物,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重阳节”的习俗有秋游赏菊、登高祈福等,而非“游湖”,排除;
D项:“除夕”有“守岁”的习俗,但“岁”不是实物,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9.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关于死刑的说法,正确的有:
A.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B.死刑不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C.只要是满十八周岁的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都适用死刑
D.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答案】A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
第二步,A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五十条第一款,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A项正确。
D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五十一条,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D项正确。
因此,选择AD选项。
【拓展】B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B项排除。
C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C项排除。
10.某街道垃圾堆积如山,到夏天更是气味难闻,缺少统一且定时的垃圾处理给附近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此,附近居民可以通过()的方式表达合法诉求。
A.去街道办事处静坐抗议
B.对相关物业公司进行投诉
C.写建议信给相关治理部门
D.制造社会舆论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知识。
第二步,垃圾堆积如山,缺少统一且定时的垃圾处理,如果这片区域是属于某一物业公司管理的范围,那么是物业公司没有尽到自己的服务义务,可以对其投诉。垃圾没有统一定时处理,也反映出相关治理部门工作存在问题,可以给相关治理部门写信来提出建议。
因此,选择BC选项。
【解析】A项:去街道办事处静坐抗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容易造成社会秩序混乱。A项错误,排除。
D项:制造舆论指把少数人的意见通过反复宣传强加于公众,无中生有地产生一种原来没有的,普遍的、违背公众意志的虚假意见。制造社会舆论可能会带来不良社会影响。D项错误,排除。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辽宁选调生招聘考试文章:辽宁选调生考试练习题2024年(2月5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