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辽宁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年辽阳市省考准考证打印时间是几月

辽宁华图 | 2024-03-08 08:07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4年辽阳市省考准考证打印时间是几月。更多2024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辽宁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4年辽阳市省考准考证打印时间是几月

辽宁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已缴费的报考者,于2024年3月11日9:00至3月17日9:00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自行打印准考证、报名登记表(A4纸,一式两份),并妥善保管。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1. 公共科目。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者均须参加公共科目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申论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公共科目按照不同层级机关分别命制试题,重点测查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申论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

  2. 专业科目。报考各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须参加统一组织的专业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申论成绩、专业科目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

  3. 笔试成绩计算:除报考公安机关职位外的笔试成绩计分公式为: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申论成绩×50%。报考公安机关职位的笔试成绩计分公式为: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40%+申论成绩×30%+专业科目成绩×30%。

  >>>>>>扫一扫 咨询24年省考

  辽宁公务员考试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辽阳市省考准考证打印时间是几月,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单选题)下列活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

  ①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②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

  ③东北抗日游击队的斗争

  ④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抗日斗争

  ⑤“一二·九”运动

  ⑥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②③⑤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第二步,①东北义勇军是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沦陷初期,以部分东北军旧部和爱国民众自发组成的抗日武装力量,其抗日斗争是自发组织,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②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由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七十六万日军,消灭日本关东军十八万。

  ③“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号召东北人民拿起武器,开展游击战争,派出杨靖宇、魏拯民、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李延禄等许多干部在群众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在部分义勇军的基础之上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反日游击队。

  ④中华共和国,1933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至1934年1月13日中央军进入福州,只维持了五十多天。在中华共和国时期也被称为福建人民政府,政府主席为李济深,执政党为生产人民党,年号为“中华共和国”。其在维持期间领导参加了抗日斗争,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⑤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⑥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以下属于第三次分配的是:

  A.企业员工获取加班劳动报酬

  B.政府向困难家庭发放低保

  C.银行为家庭困难学生办理助学贷款

  D.中国红十字会出资救助患病儿童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名词。

  第二步,第三次分配方式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其1994年出版的《股份制与市场经济》一书中提出来的。第三次分配是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捐赠出去,主要方式是自愿民间捐款、慈善事业、志愿行动,D项属于慈善事业,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初次分配讲效率,就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首先富裕起来。选项A符合这一概念,所以是初次分配。A项错误。

  B项和C项:二次分配讲公平,政府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选项B符合这一概念中的政府利用税收手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所以是二次分配。B项错误。选项C符合这一概念中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是二次分配。C项错误。

  (单选题)一般来说,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实证表述,只是如实做出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第二种是规范表述,做出的是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通常含有价值判断,即做出好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提高汇率会减少通货膨胀是错误的”是实证表述

  B.“政府立法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是正确的”是实证表述

  C.“汽油税的分担对于驾驶员来说太不公平了”是规范表述

  D.“如果政府提高酒税,酒厂的利益就会减少”是规范表述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关键信息如下:

  ①第一种是实证表述,只是如实做出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

  ②第二种是规范表述,做出的是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通常含有价值判断。即做出好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是错误的”,表述中含有价值判断,属于规范表述,不正确;

  B项:“……是正确的”,表述中含有价值判断,属于规范表述,不正确;

  C项:“……太不公平”,表述中含有价值判断,属于规范表述,正确;

  D项:表述中不含价值判断,不属于规范表述,不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3,9,13,39,14,42,23,( )

  A.46

  B.58

  C.68

  D.69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

  第二步,数列有八项,考虑两两分组(3,9),(13,39),(14,42),组内后项为前项的3倍,则所求项为23×3=69。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某市制定了峰谷分时电价方案,峰时电价为原电价的110%,谷时电价为原电价的八折,小静家六月用电400度,其中峰时用电210度,谷时用电190度,实行峰谷分时电价调整方案后小静家用电成本为调整前的多少?

  A.95.75%

  B.87.25%

  C.90.5%

  D.85.5%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分段计费类。

  第二步,赋值调整前的电价为每度1元,则峰时电价为每度1×110%=1.1(元),谷时电价为每度1×0.8=0.8(元)。调整方案前,小静家六月的用电成本为400×1=400(元),调整后的用电成本为210×1.1+190×0.8=383(元),故调整后是调整前的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王力与王诚、张兴、张福系同村村民。某日,王力酒后与张兴因道路施工等问题发生争议,就挑衅张兴要去“解决解决”。张兴受到另一村民王诚的怂恿,与王力发生互殴。张福为了劝架抱住王力,在挣扎过程中,王力腰部受伤。王力花去医药费2万余元。下列关于王力损失赔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张福无须承担赔偿责任

  B.应由张兴承担赔偿责任

  C.王诚无须承担赔偿责任

  D.应由王力自己承担损失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

  第二步,王力先是挑衅与张兴争吵,张兴在王诚怂恿下与王力互殴,在张福对其进行阻止时,因王力反抗造成自己受伤。因此,王力对本次结果的发生有较大过错,其对自身的损失应承担主要责任。张兴在矛盾纠纷发生时处事不冷静,与王力发生争吵、互殴,对其损失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王诚未劝解反而帮腔怂恿并造成冲突升级,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张福系阻止王力与张兴互殴,没有过错,对王力的损失无须承担责任。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张兴与王力发生争吵、互殴,对其损失应当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并不是全部责任。B项错误。

  C项:王诚未劝解反而帮腔怂恿,与王力发生争执并造成冲突升级,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C项错误。

  D项:王力对本次结果的发生有较大过错,其对自身的损失应承担主要责任,不是全部责任。D项错误。

  (单选题)根据历史上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出,袋狼是很难进行人工饲养的动物。从1850年到1931年,美国和欧洲的多家动物园共饲养过224只袋狼,一些袋狼在运输过程中就死去了,还有很多袋狼无法适应动物园里的生活,不愿进食,没过多久就病饿而死。并且,所有被圈养的袋狼都没有留下任何后代。尽管现在的动物园和动物保护机构的饲养条件已得到了极大改善,人工繁殖的技术也愈加纯熟,但这也不能保证袋狼能生活得很好。

  根据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袋狼没有人工饲养成功的历史记录

  B.人工饲养的袋狼无法繁殖后代

  C.人工饲养的袋狼生存艰难

  D.袋狼无法进行人工饲养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袋狼没有人工饲养成功的记录,只是说它很难饲养,错误。B项对应“所有被圈养的袋狼都没有留下任何后代”,“没有留下”不等于“无法繁殖”,属于曲解文意,错误。C项对应“尽管现在的动物园和动物保护机构的饲养条件已得到了极大改善,人工繁殖的技术也愈加纯熟,但这也不能保证袋狼能生活得很好”,正确。D项对应“袋狼是很难进行人工饲养的动物”,把“很难”偷换为“无法”,属于偷换语气,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