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4年营口公务员准考证打印时间安排。更多2024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4年营口公务员准考证打印时间安排
已缴费的报考者,于2024年3月11日9:00至3月17日9:00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自行打印准考证、报名登记表(A4纸,一式两份),并妥善保管。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1. 公共科目。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者均须参加公共科目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申论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公共科目按照不同层级机关分别命制试题,重点测查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申论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
2. 专业科目。报考各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须参加统一组织的专业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申论成绩、专业科目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
3. 笔试成绩计算:除报考公安机关职位外的笔试成绩计分公式为: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申论成绩×50%。报考公安机关职位的笔试成绩计分公式为: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40%+申论成绩×30%+专业科目成绩×30%。
>>>>>>扫一扫 咨询24年省考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营口公务员准考证打印时间安排,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单选题)下面四个选项中,与题干黑色区域面积相等的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观察题干发现,黑色阴影部分刚好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正方形。结合选项选择一个黑色区域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的选项,只有A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所给图形规律的是( )。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且每个图形均有封闭区间,考虑数面。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的面数量依次为1、2、3、4,呈现等差数列,问号处应为5,结合选项仅有B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词义转移:指词语原本具有的意思后来变成了相关联的另一种意思的词义变化现象。
下列属于词义转移的是:
A.“兵”最早指武器,现在通常指拿武器的人,即士兵
B.“臭”在古代指难闻的气味,也可以指好闻的气味
C.在古代“河”专指“黄河”,现在也可以指其他河流
D.今天所称呼的“老师”,古代有时候叫做“先生”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词语原本具有的意思后来变成了相关联的另一种意思。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兵”原本的意思是“武器”,现在的意思是“拿武器的人”,词义发生了变化,并且与原本意思相关联,符合定义;
B项:“臭”在古代指难闻的气味以及好闻的气味,没有涉及词义变化,不符合定义;
C项:“河”原本的意思是“黄河”,在现代可以指黄河,也可以指河流,黄河属于河流,是在原本意思基础上扩大了范围,没有“变成了相关联的另一种意思”,不符合定义;
D项:“老师”和“先生”是不同的词语,没有涉及各自词义的变化,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多选题)“十四五”以来,我国以( )为重点,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从源头上减少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的浓度或强度水平。
A.防尘
B.防毒
C.防噪
D.防辐射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报告新增职业病病例数比2019年下降40%。“十四五”以来,我国以防尘、防毒、防噪、防辐射为重点,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从源头上减少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的浓度或强度水平。
因此,选择ABCD选项。
(单选题)2023年12月19日,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我国著名空间技术专家( )院士。
A.葛均波
B.徐瑞华
C.戚发轫
D.徐光宪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12月19日,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授予5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我国著名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院士。
因此,选择C选项。
(多选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提升( ),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A.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B.乡村建设水平
C.乡村治理水平
D.乡村农业发展水平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因此,选择ABC选项。
(单选题)立案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判决
A.起诉;服刑
B.审理;质证
C.犯罪;调解
D.罚款;执行
正确答案:B
解析
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在刑事诉讼中先“立案”后“起诉”,在民事诉讼中先“起诉”后“立案”,二者没有必然的时间顺承对应关系,“服刑”晚于“判决”,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先“立案”,后“审理”,先“质证”,后“判决”,前后均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先“犯罪”,后“立案”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调解”与“判决”是解决纠纷的两种方式,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立案”与“罚款”没有明显逻辑关系,先“判决”,后“执行”,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在一次聚会上,甲喜欢吃川菜,乙喜欢吃的都是川菜,丙喜欢吃所有川菜。锅包肉不是川菜,但是麻婆豆腐是川菜。
根据上述条件推知,下列一定为真的是:
A.甲喜欢吃麻婆豆腐
B.丙不喜欢吃锅包肉
C.乙不喜欢吃锅包肉
D.乙喜欢吃麻婆豆腐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键词“都是”,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甲喜欢吃川菜
②乙喜欢吃的→川菜
③丙喜欢吃所有川菜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甲只是喜欢川菜,但是没有限定全部川菜,确定不了是否喜欢麻婆豆腐,无法推出;
B项:题干只是提到丙喜欢所有川菜,但锅包肉不是川菜,故无法确定是否喜欢,无法推出;
C项:锅包肉不是川菜,是对②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乙不喜欢,可以推出;
D项:麻婆豆腐是川菜,是对②的“肯后”,根据“肯后无法推出必然结论”,可知确定不了麻婆豆腐是乙喜欢的,无法推出。
因此,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