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选调生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选调生考试备考文章:2024年考沈阳选调生需要考哪些科目。更多辽宁选调生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选调生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xds/)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选调生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选调生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4年考沈阳选调生需要考哪些科目
点击查看:2024年辽宁选调生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辽宁选调生考试职位表>>>>
拟于 2024 年4月中旬进行。笔试测查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时限120 分钟,满分 100 分;《申论》考试时限 150 分钟,满分100分。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x50%+《申论》成绩x50%。笔试不设最低开考比例,不取消核减选调计划数。笔试结束后,由辽宁省委组织部研究确定最低合格分数线。在最低合格分数线及以上,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按照选调计划人数与面试人数 1:2 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不足规定比例的,在最低合格分数线及以上,按实际人数确定参加面试人员;规定比例内末位考生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并确定为面试人员。
>>>>>>扫一扫 咨询24年选调生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选调生考试文章:2024年考沈阳选调生需要考哪些科目,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选调生招聘备考技巧
(单选题)设x⊕y=2x+3y,x⊙y=xy,且x、y均为正整数,若当x⊙y=6时,x⊕y取得最小值,则x等于( )
A.2
B.6
C.4
D.3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已知x⊙y=xy=6,则;若要x⊕y=2x+3y最小,则
应取最小值。
第三步,根据均值不等式(当且仅当a=b时取等),若使
最小,则令
,解得x=3。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

A.4
B.12
C.16
D.24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图推理。
第二步,观察图形中数字发现15是3、3、5的最小公倍数,28是2、7、4的最小公倍数,12是3、12、6的最小公倍数,规律为中间数字是周围数字的最小公倍数,所求项为1、8、6的最小公倍数24。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24,14,26,33,46,( )
A.56
B.62.5
C.46
D.71.3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字推理中的递推数列。
第二步,,因此本题规律为
, 因此
。
因此,选择B选项。
(不定项选择题)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
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震常识。
第二步,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其中海岭地震带又可以分为:大西洋中脊(海岭)地震带、印度洋海岭地震带、东太平洋中隆地震。没有北冰洋地震带,所以CD都错误;印度洋地震带包含在海岭地震带中,所以A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地震按成因分为构造地震、陷落地震和火山地震。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复合题
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14元,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538元,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

(单选题)2018年前三季度,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了( )。
A.6.3%
B.4.3%
C.3.3%
D.2.2%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第三步,CPI、名义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为:1+名义增长率=(1+实际增长率)×(1+CPI增长率)。根据公式,CPI增长率=(1+名义增长率)/(1+实际增长率)-1。代入数据得,2018年前三季度,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率==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A.13162元
B.13067元
C.13434元
D.13381元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5%”。
第三步,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选项出现首两位相同情况,需要精确计算,代入数据得,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直除首三位商131。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居住消费所占的比例约为( )。
A.28.5%
B.22.9%
C.13.5%
D.8.9%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5%”,定位饼状图,“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居住支出3269元”。
第三步,根据公式,比重=部分量/整体量,选项出现首位相同,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计算,则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居住消费所占的比重≈,直除首两位商22。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居住
B.医疗保健
C.食品烟酒
D.教育文化娱乐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比重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饼状图,2018年前三季度,选项涉及的各项支出分别为居住(3269元)、医疗保健(1275元)、食品烟酒(4063元)、教育文化娱乐(1556元)。
第三步,根据公式,比重=部分量/整体量。因为整体量一致,部分量越大,则所占比重越大。读数比较可知食品烟酒的支出(4063元)最多,即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食品烟酒。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2018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 )。
A.59.8%
B.75.1%
C.85.1%
D.63.4%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538元”。
第三步,根据公式,比重=部分量/整体量,观察选项,将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计算,2018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直除首两位商59。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某市地铁1号线、2号线均是早上6点首发,分别间隔4分钟、6分钟发一次车。小李每天上班的路线及所需时间为:早上从家步行5分钟到达地铁1号线A站乘车(列车从1号线起点到A站需行驶15分钟),15分钟后到达B站,随后步行4分钟抵达2号线的起点站C,然后换乘2号线,20分钟后到D站,最后步行6分钟到达公司。据此,小李在保证9点能到达公司的前提下,早上最迟离家时间是:
A.8:10
B.8:08
C.8:06
D.8:04
正确答案:C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统筹推断问题,用极值代入法解题。
第二步,问最迟离家时间,从时间最晚的开始代入:
代入A选项,小李到达A站的时间为8:15,恰好赶上列车,到达C站的时间为8:34,在C站出发的时间为8:36(根据二号线的发车间隔为6分钟)。则到达公司的时间为20+6=26(分钟)之后,即9:02分,不符合题意,排除。
代入B选项,8:13到达A,8:15从A站出发,情况与A选项相同,不符合题意,排除。
代入C选项,与A选项相比,在A站提前了一班车,因此到达C站的时间为8:30,恰好直接可以出发,到公司的时间为8:56,符合要求。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统筹推断问题,用反向法解题。
第二步,小李保证9点前到达公司,则他到达2号线C站的时间在8点34分之前。根据“2号线6点首发间隔6分钟发一次”,可知最接近的一班是8点30分,则到达A站的时间为8点11分之前,故从家出发的时间是8点6分,此时1号线的发车时间为7点56分,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某公司举行爱心捐赠活动,经初步统计,平均每人捐款92.35元,复核时发现,因笔误将某人捐款100误写成10元,实际平均每人捐款96.85元,则该公司共有( )人捐款。
A.18
B.20
C.25
D.30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根据题意可知,前后总钱数相差100-10=90元,平均每人捐赠的钱数差值为96.85-92.35=4.5元,故总人数为90÷4.5=20人,即该公司共有20人。
因此,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