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辽宁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本溪公务员招录成绩查询入口正式发布!

辽宁华图 | 2024-04-13 08:07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4本溪公务员招录成绩查询入口正式发布!。更多2024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辽宁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4本溪公务员招录成绩查询入口正式发布!

辽宁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查看:2024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

  点击查看:2024辽宁省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jian 2024辽宁公务面试图书教材

  jian2024辽宁公务员面试课程

  jian2024辽宁公务员精品网校课程

  >>>>>>扫一扫 咨询24年省考

  辽宁公务员考试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本溪公务员招录成绩查询入口正式发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面试备考技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当国考笔试成绩出来以后,我想进入面试的考生,都会想问,面试怎么准备?面试怎么考?接下来,我们就迅速进入主题,为大家解答这些疑问。

  国考面试主要有三种形式:结构化、结构化小组和无领导小组讨论。

  一、结构化

  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是通过测评人员与被试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被试者进行评价的人才测评方式。国考招录当中,大部分系统和岗位采取的都是结构化面试的方式。

  具体来说,结构化面试的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在考场上,主考官会为考生宣读面试指导语。

  你好,首先祝贺你顺利通过了笔试,欢迎参加今天的面谈。......面谈的题目一共有XX道,时间为××分钟。回答每个问题前,你可以考虑一下,不必紧张。好,现在就让我们开始。

  接下来,就进入正式答题环节。在国考面试中,一般以听题答题为主,即除材料、漫画、图表会提供题签外,其他题目由考官进行读题发问。从往年公务员面试命题的提问方式来看,基本集中在“怎么看”和“怎么办”这两大类问题上。通常考生需要在20或25分钟时间内,完成4或5道题目的听题、思考和答题。当然,有些系统提问的问题数量更多一些,时间也就相对更长。比如:金融监督管理局(原银保监会)面试一般会问5—7道题,时间基本在半小时左右。

  二、结构化小组

  自2018年开始,税务系统率先在结构化面试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新的面试形式——结构化小组面试。在这种模式下,题目的类型和结构化面试基本没有区别,但是作答模式发生了改变。

  通常会提前将考生分别编号为ABC。第一题答题顺序:ABC;第二题答题顺序:BCA;第三题答题顺序:CAB。每人每道题答题时间2或3分钟。

  在答题完毕后先由A考生分别点评B、C考生的答题,然后B、C考生分别对A考生的点评进行回应,三人依次轮流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区一般还会对点评及回应时间有所规定,通常是要求对每人的点评不得超过1或2分钟,回应不得超过1或2分钟。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指一组考生在给定的时间里,不指定召集人,在既定的背景之下或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一个小组意见。在国考面试中,参加讨论的考生人数一般是6~12人。讨论持续时间通常是一小时左右。

  在考生进行讨论过程中,考官并不参与。考官的任务是在讨论之前向考生介绍一下讨论的问题,给他们规定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时间限制等。最重要的是,在考生进行讨论时,考官会对该小组解决问题的有效程度以及所讨论的内容等几个有关方面进行评估。按照任务本身特点的不同,通常我们把无领导小组讨论分为以下几种题型: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考查模式主要集中在中央党群及行政机关的招录中。备考考生需要了解往年报考岗位的面试组织形式,从而针对性地备考。

  面试备考技巧:如何高效利用官方媒体材料

  在我们的结构化面试中除了语言表达能力之外,素材积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怎么看”的题目里,我们不仅需要了解政府的工作模式,以政府思维来答题,也需要有丰富的例子来支撑我们的论点。所以我们怎么在备考的时候做到有备无患,准备充足呢?我们需要积累素材!那到底去哪里积累素材呢?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政府官方媒体的社评和评论,比如说人民日报短评以及新华社的相关评论等。这种类型的材料一方面可以给我们提供相关的比较正式的尤其是对于对策的规范表达,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的答题提供了一定的逻辑思路,最重要的是它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我们的三观。如何利用好这些材料,让他们发挥最大的复习功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听、说、读、写。接下来我将简单的谈一谈如何从这4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就是听材料。听的途径可以有电视、广播和各种官方账号。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比如说每天早上去公司的路上、午休时间以及睡前听一些跟我们考试相关的语音材料,比如说近期的社会热点,或者说政府颁布的政策。需要注意的是语音材料的选取,内容和逻辑框架必须完整,材料时长并不需要太久,但是我们在听材料的过程当中需要全神贯注,要听懂材料的主旨大意和最基础的逻辑框架是什么,同时听完材料之后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争取通过一份材料的学习理清一个基本的表达逻辑。更重要的是通过听取材料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尝试学习这种正式的书面语的表达,以用于我们后面的考试当中。

  第二方面,就是说材料。通过我们日常的累计,脑中肯定有一些素材的累计,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学会输出和表达,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备考小伙伴或者家人朋友的讨论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一方面是要表达顺畅,另一方面是要表达清晰,能够做到观点鲜明、论证有力,通过不断的说材料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第三方面,就是读材料。读材料最好是利用早上起床之后的时间,大声的阅读材料。一方面,可以通过阅读间接的培养自己的表达习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加深自己对材料特别是其中例子理解和运用。但是读材料并不是单纯的阅读就可以,我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也要学会概括和理解,例如要把握整篇材料的主旨大意是什么,以及每一段的分论点与总论点的联系和区别,慢慢学会最基础的总分总结构的表达。同时在我们阅读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语调的起伏,要有抑扬顿挫。

  第四方面,就是写材料。除了基本的听说读以外,我们还要尝试着要动动笔头,写写答题思路。在练习一个星期的口头表达之后我们可以做一两次笔头上的训练,用以夯实基础。例如我们可以随机选取生活中最近发生的时政新闻,自己给自己出一个模拟题,尝试着写一写逐字稿,通过写的方式方法加深对答题思路的理解和记忆。如果时间比较少的话,我们也可以写思维导图锻炼自己的表达逻辑。

  总之,听说读写四个方式方法相辅相成,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加以练习,只要我们肯花时间和功夫,面试的答题功力一定会稳步增长!

  【思路总结】

  面试备考技巧:怎么样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脱颖而出

  对于无领导小组讨论这一面试形式,不少考生的第一感觉可谓是“五味杂陈”。

  一方面,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这种形式设置环节多、参加考生多、面试时间长。因此,便于考官360度全方位、无死角地观察考生。这往往也给很多考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面对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仅靠势单力薄的一个人,几乎很难“抗下所有”。因此,想要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脱颖而出,肯定离不开精心准备。那么到底要如何做呢?

  了解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

  都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想要脱颖而出,肯定要对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流程、要求、题目等有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不要去“踩坑”,要突显自己的能力与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要求的匹配。也可以学习或借鉴专业人士关于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知己知彼,了解自己,补足短板。

  我们一生重要的使命都是不断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更是如此。在面试中,有些考生不考虑自身情况,盲目地去争抢每一次发言机会,似乎想要成为整个小组的“王者”。而有些考生会不自信,甚至很自卑,即便有发言的机会,也总是错失时机,默默不语。

  既然能进入面试环节,这说明大家的差别并不大,而且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因此,如何恰当地正视自己,肯定自己,接纳自己,并能完善自己,这是很重要的,而不是显摆自己或者看低自己。在准确定位自己之后,才能保持较稳定的心态。这样对于自己学习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知识也更有帮助。

  反复模拟,总结经验,提升自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脱颖而出,要知己知彼,还要能积极参与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场景之中。因此,这就需要考生能主动参与到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之中,通过一次次的亲身经历,反复模拟。并能从中总结出相关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和表达能力。

  既然叫做“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希望考生能谨记“团队意识”,而不是将其变成“一个人的秀场”。否则,都想“显摆”自己,你争我抢,乱作一团,一场讨论很容易面临“失控”的结局。

  在面试中,考生要注意表达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要啰嗦个没完,紧密围绕任务主题与大家讨论进度,防止跑题等情况的出现。保持清醒,抓住时机发言,言论能亮明观点,有理有据,不卑不亢,这样更容易突显考生较强的综合能力。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