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社会工作者 > 报考指导

2024年沈阳社工招录职位表什么时候出

辽宁华图 | 2024-06-24 08:02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2024年沈阳社工招录职位表什么时候出。更多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社区工作者考试专属客服:点击社区工作者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4年沈阳社工招录职位表什么时候出

辽宁社区工作者公告职位表下载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公告 社工简章 社工职位表 社工报名时间
资讯 社工考试时间 社工报考指导 社工考试内容
资料 社工职测试题 社工公基试题 社工历年分数线
备考 笔试课程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图书>>>>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2024年沈阳社工招录职位表什么时候出,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课程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备考技巧

  (单选题)生长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灰犀牛,身躯庞大,给人一种行动迟缓、安 全无害的错觉,从而时常忽略了危险的存在——当灰犀牛被触怒发起攻击时,却会体现出惊人的爆发力,阻止它的概率接近于零,最终引发破坏性极强的灾难。概率大、破坏力强是“灰犀牛”事件最重要的特征。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不如说更像是“灰犀牛”。它们并非发端于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黑天鹅”),而是大概率、高风险事件(“灰犀牛”)不断演化的结果,这些风险的存在早就广为人知,却由于体制或认识的局限,没有得到积极防范和应对,最终升级为全面的系统性危机。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都是严重的无法防范的危机事件

  B.与“灰犀牛”相对,“黑天鹅”是指破坏性不强的小概率事件

  C.许多“黑天鹅”事件背后都隐藏着“灰犀牛”危机

  D.“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没有明显区别,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原文最后一句“这些风险的存在早就广为人知,却由于体制或认识的局限,没有得到积极防范和应对,最终升级为全面的系统性危机”,可知原文的意思是这些事件只要破除体制或认识局限是可以防范的,与文意不符,属于曲解文意,排除A项。B项对应“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黑天鹅’)”,原文没有提到“黑天鹅”的破坏性,属于无中生有,排除B项。C项对应“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不如说更像是‘灰犀牛’。它们并非发端于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黑天鹅’),而是大概率、高风险事件(‘灰犀牛’)不断演化的结果”,符合文意,答案锁定C项。D项表述错误,“黑天鹅”是小概率事件,“灰犀牛”是大概率、高风险事件,两者不同,且“互相转化”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其实生活中本没有那么多烦恼,一切只不过是________,只要我们稍微停下脚步,就可以更好地珍惜生命本原的美丽,那时候,你将发现,在人生的幽僻处、________处,都闪耀着光芒。

  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找麻烦 僻静

  B.自怨自艾 细微

  C.庸人自扰 细小

  D.杞人忧天 琐碎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生活中本没有那么多烦恼”可知,生活中的烦恼都是自找的。A项“自找麻烦”指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而横线前的“一切”指的是生活中的烦恼,与“自找麻烦”语义重复,排除A项。B项“自怨自艾”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D项“杞人忧天”指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文段均未体现B项和D项的意思,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符合语境。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细小”指很小,与“幽僻”并列,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倾注了巨大心血,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对各地的生态环境情况都了然于心、深思细究,对很多地域的生态环境寄予了期望。以下“期望”与地域对应正确的是:

  A.要留住“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那样的风景——贵州

  B.“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样的乡情美景不能弄没了——湖南

  C.要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重庆

  D.要保护好“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江西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

  第二步,“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谆谆告诫“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样的乡情美景不能弄没了,要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习近平在考察海南讲话时引用了苏东坡的《和陶拟古九首》:“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继而强调,保护海南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的需要,13亿中国人应该有环境优美、适宜度假的地方,海南的同志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因此,是海南而非贵州。

  C项: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对青海定位了“三个最大”,他叮嘱青海干部群众要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因此,是青海而非重庆。

  D项:“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出自毛泽东的《答友人》,意为湖南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有如洞庭湖的波涛汹涌连天,在长沙的友人为此而吟出了震动大地的豪迈诗篇。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谆谆告诫“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样的乡情美景不能弄没了,要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因此,是湖南而非江西。

  (单选题)当前我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要协调好初次分配、再次分配、三次分配这三种分配的关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下列有关三种分配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生产次序上可以并行不悖

  B.都要通过转移支付来实现

  C.均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D.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相同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知识。

  第二步,初次分配主要指国民收入在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再分配主要指政府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方式参与到国民收入分配之中的过程,是对初次分配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分配体系所造成失衡的纠偏。三次分配主要指捐赠,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自愿性,主要靠道德的力量。“再次”“第三次”并不是指在时序上一定要发生在初次分配之后,实践中三者是互相交错并行不悖的。比如有的志愿劳动与初次分配同时发生,有的捐赠发生在再分配之前而获得税收减免。A选项表述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转移支付是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农产品价格补贴等政府无偿支付给个人以增加其收入和购买力的费用。初次分配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三次分配主要指捐赠,只有二次分配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实现。B项错误。

  C项: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收入法是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初次分配需计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C项错误。

  D项: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是按贡献分配,容易导致贫富差距。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D项错误。

  (单选题)在进行植树任务时,无人机植树系统首先会对地势展开________,利用地形数据,画出需要再造树林的高分辨率3D地图,同时画出播种路线图,________播种的最优路线。接着,无人机会在播种范围内飞行并进行“精密的植树活动”,利用空气压力把顶部发芽的种子射进土壤里。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勘验 确定

  B.勘探 拟定

  C.勘测 设计

  D.勘察 设定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文段“利用地形数据,画出需要再造树林的高分辨率3D地图”可知,该空要表达的意思为对地形进行查看。A项“勘验”指调查检验,侧重“检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勘探”是工程地质勘探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地质勘探为固定搭配,与地势搭配不当,排除。C项“勘测”指施工前对实地进行调查测量,侧重“测量”的含义,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勘察”指实地进行调查、查看。符合文意。

  第二步,代入“设定”,设定最优路线。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2012~2021的10年间,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1个沿海省市的核电、火电、钢铁、石化等行业的海水冷却用水量稳步增长(图1),其中浙江、福建、广东3省海水冷却用水量相对较高(表1)。截至2021年底,11个沿海省市共建有海水冷却工程22个,2021年全国11个沿海省市海水冷却工程年总循环量为169.5亿吨。

  

 

  

 

  (单选题)可以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A.2021年全国11个沿海省份海水冷却用水量前4名依次为:广东、浙江、福建、江苏

  B.2012~2021年浙江、广东年海水冷却用水量之和均超过全国同期的50%

  C.2012~2021年表1的8个省市中广西的海水冷却用水量年平均增速最快

  D.2012~2021年间,广东的海水冷却用水量均为辽宁同期的3倍以上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读数比较,定位表格材料最后一列,用水量前四名分别为广东(571.3),浙江(338.7),福建(264.3),山东(145.1),江苏(117.5)不是第四名,错误。

  B选项,和差类计算,2012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199.1+275.5>841×50%,2013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206.2+299.6>883×50%,2014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253.6+318.5>1009×50%,2015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36+332.2>1125.7×50%,2016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05.6+386.1>1201.4×50%,2017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06.8+418.4>1344.9×50%,2018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15.4+416.9>1391.6×50%,2019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31.6+466.1>1486.1×50%,2020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33.7+564.1>1698.1×50%,2021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38.7+571.3>1775.1×50%,均超过全国同期的50%,正确。

  C选项,年均增长率比较,定位表格材料,根据,当相差年数n相同时,直接比较即可,可知福建的末期量与初期量之比为,首位商3,而其他各省市的末期量与初期量之比均小于3,所以广西不是最大的,错误。

  D选项,现期倍数计算,定位表1,2014年广东用水量318.5亿吨,辽宁用水量为116.2亿吨,根据倍数=,代入数据,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