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三支一扶考试备考文章:抚顺三支一扶招聘职位表什么时候出。更多辽宁三支一扶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三支一扶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zyf/)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三支一扶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三支一扶考试备考文章:抚顺三支一扶招聘职位表什么时候出
辽宁三支一扶考试网 | |||
公告 | 三支一扶简章 | 三支一扶职位表 | 三支一扶报名时间 |
资讯 | 三支一扶考试时间 | 三支一扶报考指导 | 三支一扶考试内容 |
资料 | 三支一扶职测试题 | 三支一扶公基试题 | 三支一扶历年分数线 |
备考 | 笔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图书教材 |
点击查看:辽宁三支一扶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辽宁三支一扶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辽宁三支一扶考试图书>>>>
>>>>>>扫码一对一咨询,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三支一扶考试文章:抚顺三支一扶招聘职位表什么时候出,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三支一扶考试备考技巧
(单选题)城市化:是指乡村人口向都市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个历史进程。
下列不属于城市化进程要素的是:
A.某乡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村民都转为农业工人
B.某村村民由于比较富裕都住上了楼房,不少家庭买了汽车
C.某乡政府转为街道办事处,农民农转非,未到退休年龄的村民还被安排了工作
D.某村村民文化生活贫乏,晚上无事可做就早早睡觉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乡村人口向都市人口转化;
②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土地集约经营是社会生产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指的是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多的劳动和资本,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品产量和负荷能力的经营方式,属于“生产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符合定义;
B项:住上了楼房、买了汽车,属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符合定义;
C项:乡政府转为街道办事处,属于“乡村人口向都市人口转化”,未到退休年龄安排工作,属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符合定义;
D项:村民文化生活贫乏、无事可做早早睡觉,是农村典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未体现“乡村人口向都市人口转”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
B.司马迁修《史记》→文景之治→王莽篡汉
C.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D.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王安石变法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
第二步,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商鞅 变法是商鞅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辅助秦孝公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秦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封建大一统王朝。“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的排列是正确 的。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司马迁修《史记》是在汉武帝时期,文景之治是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武帝是汉景帝的继任者;王莽是西汉权臣、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在西汉末年篡夺皇位,建立新朝。故该项正确排序应为:文景之治→司马迁修《史记》→王 莽篡汉。
C项:玄武门之变是公元626年由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黄巢起义指的是公元878年至公元884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是唐末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安史之乱是中国 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故该项正确排序应为: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D项: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黄袍加身”,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岳飞是南宋初年的爱国将领,为夺回汴京古都、迎回徽钦二帝,他指挥着岳家军于1134至1140 年间与金军作战;王安石变法是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其持续时间为公元1069年至公元1085年。故该项正确排序应为:杯酒释兵权→王安石变法→岳飞抗金。
(单选题)某商场为了提高销量,以七五折销售某款笔记本电脑,打折后售价为3600元,则该笔记本原价为每台( )元。
A.4200
B.4500
C.4800
D.5100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
第二步,七五折即价格为原价的0.75,打七五折后价格为3600元,则原价为3600÷0.75=4800(元)。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某单位为定点帮扶村捐建一个乡村图书馆。已知完工时基建支出为总预算的40%,图书购买支出比基建支出低25%,比信息化支出高25%,其他支出之和为4.5万元,最终项目的总支出比总预算结余了3000元。已知图书来源为购买和捐赠,平均每购买1本图 书的支出为25元,且购买的图书比接受外来捐赠的图书多20%。问该乡村图书馆最终拥有的图书数量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不到1.1万本
B.1.1~1.4万本之间
C.1.4~1.7万本之间
D.超过1.7万本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总预算为10x,则基建支出为4x,图书购买支出比基建低25%,则图书购买支出为4x×(1-25%)=3x,图书购买比信息化高25%,则信息化支出为3x÷(1+25%)=2.4x,其他支出为4.5,所以总支出为4x+3x+2.4x+4.5=9.4x+4.5=10x-0.3,解得x=8。那么总预算 为80万元,图书支出为24万元。
第三步,按24万元算,全部用于购买图书,可以购买24万÷25=9600本,捐赠的是9600÷(1+20%)=8000本,合计17600本。
因此,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