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职位表英语翻译考什么。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职位表英语翻译考什么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2017-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均在10月发布,那么考生知道公告发布之后多久会进行考试吗?华图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解答,一般国家公务员公告发布之后1个月左右时间会进行笔试。为了考生能够及时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详细,辽宁华图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
公告 | 国考简章 | 国考职位表 | 国考报名时间 |
资讯 | 国考考试时间 | 国考报考指导 | 国考考试内容 |
资料 | 国考行测试题 | 国考申论试题 | 国考历年分数线 |
备考 | 笔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图书教材 |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图书>>>>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职位表英语翻译考什么,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蕴含的哲理完全一致。(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体现了时间的一维性特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比喻多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蕴含的哲理是发展。
因此,本题错误。
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老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5.战国时,燕国太子丹宴请荆轲。特请来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荆轲一再表示“但爱其手”,太子为讨好荆轲,把美女双手砍掉,放到盘子里,把血淋淋的手端给荆轲,手已不再是能琴善乐的手,故事表明( )哲学。
A.以诚感人
B.人性凶残
C.部与整体的密切关系
D.物质决定意识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系统是由事物内部互相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但又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没有部分,不会有整体;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但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其功能大于各个部分机械相加之和,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观念,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荆轲喜欢的是一双生在美人身上的能弹琴的“好手”,但一旦从美人身上斩断,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只能是“名义上的手”。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B项:以诚感人、人性凶残,表达的是人的品格,与本题无关。AB项排除。
D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物质存在于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与题意不符。D项排除。
6.如果你想在大事上表现出众,就要在小事上养成好习惯,出众不是一种例外的,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状态,表达意思是:
A.事物是矛盾的
B.量变引起质变
C.做事不能好高骛远
D.事物的变化的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中会有部质变,质变中也伴随新的量变和积累。题干中“在小事上养成好习惯”就是量变的积累,“表现出众时”就是完成质变的过程。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不符合题意。A项排除。
C项:好高骛远比喻脱离实际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不符合题意。C项排除。
D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不符合题意。D项排除。
(单选题)一群有若干人的寻宝团队,在一小岛上发现一处宝藏,经商议按如下规则分配宝藏:首先,第1人分得1百万和剩余部分的;其次,第2人分得2百万和剩余部分的;接下去第3人分得3百万和剩余部分的
,依次类推,最后剩余的部分全给了最后一个人。结果每人都得到了同样价值的宝藏。那么,该寻宝团队共有多少人?
A.5
B.6
C.7
D.8
正确答案:A

(单选题)某种糖果的进价为12元/千克,现购进这种糖果若干千克,每天销售10千克,且从第二天起每天都比前一天降价2元/千克。已知以6元/千克的价格销售的那天正好卖完最后10千克,且总销售额是总进货成本的2倍。问总共进了多少千克这种糖果?
A.160
B.170
C.180
D.190
正确答案:D

(单选题)两对夫妇各带一个小孩乘坐有6个座位的游览车,游览车每排只有1个座位。为安全起见,车的首尾两座一定要坐两位爸爸;两个小孩一定要排在一起。那么,这6人的排座方法有:
A.12种
B.24种
C.36种
D.48种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方法技巧类,用捆绑法解题。
第二步,先将两位爸爸安排在首尾两座,有(种)方法;再将两个小孩看成一个整体,与两位妈妈一起排列,有(种)方法。
第三步,6人的排座方法共有2×12=24(种)方法。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甲、乙、丙三个仓库,甲有货物280箱,乙有210箱,丙有180箱,丙分给甲和乙后,甲是乙的1.5倍,问:丙分给甲( )箱。
A.58
B.36
C.122
D.144
正确答案:C
解析
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丙有180箱分给甲乙,设丙分给甲x箱,则分给乙(180-x)箱。
第三步,由甲是乙的1.5倍列方程:280+x=1.5×(210+180-x),解得x=122。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观察选项:A+C=180、B+D=180。
第三步,原来甲货物未超过乙货物的1.5倍,则丙分给甲的货物应更多,排除A、B选项。
第四步,丙分给甲后,甲是乙的1.5倍,则甲与正确答案加和为3的倍数,排除D选项。
因此,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