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社会工作者 > 报考指导

2024本溪市社区工作者职位查询

辽宁华图 | 2024-09-25 08:07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2024本溪市社区工作者职位查询。更多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社区工作者考试专属客服:点击社区工作者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4本溪市社区工作者职位查询

辽宁社区工作者公告职位表下载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图书>>>>

  社区工作者笔试图书教材

  社区工作者面授笔试课程

  社区工作者精品网校课程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2024本溪市社区工作者职位查询,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课程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备考技巧

  (单选题)居民消费是指直接为居民个人消费的物质和劳务产品价值总值,包括个人生活中的食品、衣着等物质性消费,也包括各种劳务性消费。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居民消费的是:

  A.企业购买的原材料

  B.政府购买图书仪器

  C.家庭购买的文教用品

  D.学校购买的文教用品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直接为居民个人消费的物质和劳务产品价值总值。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企业购买的原材料可能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转变成合格品再发放市场,并非“直接为居民个人消费的物质”,不符合定义;

  B项:政府购买的图书仪器更多是为了学校或公益事业准备的,并非“直接为居民个人消费的物质”,不符合定义;

  C项:家庭购买的文教用品是居民自身直接使用的,属于“直接为居民个人消费的物质”,符合定义;

  D项:学校购买文教用品更多的是提供给教师进行课堂讲授准备的,并非“直接为居民个人消费的物质”,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小丽一大早到公司,发现自己桌子上有一束玫瑰花,同事小王经过仔细分析,认为是客户张总送的,小丽则认为不可能。但是小王说,其他可能性都被排除了,剩下的可能性不管看起来多荒谬,都是真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小王的说法?

  A.小王不可能比小丽更了解张总

  B.逻辑推理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必须有证据

  C.张总是公认的浪漫的人

  D.小王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性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小丽桌上的花是客户张总送的。

  论据:其他可能性都被排除了。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张总是否送花给小丽是个人意志的体现,与别人是否了解他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逻辑推理是否需要证据,与论点中小丽的花是张总送的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张总是否浪漫,与小丽的花是否是他送的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削弱论据。小王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性,说明无法把所有其他可能性都排除,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在进行植树任务时,无人机植树系统首先会对地势展开________,利用地形数据,画出需要再造树林的高分辨率3D地图,同时画出播种路线图,________播种的最优路线。接着,无人机会在播种范围内飞行并进行“精密的植树活动”,利用空气压力把顶部发芽的种子射进土壤里。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勘验 确定

  B.勘探 拟定

  C.勘测 设计

  D.勘察 设定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文段“利用地形数据,画出需要再造树林的高分辨率3D地图”可知,该空要表达的意思为对地形进行查看。A项“勘验”指调查检验,侧重“检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勘探”是工程地质勘探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地质勘探为固定搭配,与地势搭配不当,排除。C项“勘测”指施工前对实地进行调查测量,侧重“测量”的含义,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勘察”指实地进行调查、查看。符合文意。

  第二步,代入“设定”,设定最优路线。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2012~2021的10年间,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1个沿海省市的核电、火电、钢铁、石化等行业的海水冷却用水量稳步增长(图1),其中浙江、福建、广东3省海水冷却用水量相对较高(表1)。截至2021年底,11个沿海省市共建有海水冷却工程22个,2021年全国11个沿海省市海水冷却工程年总循环量为169.5亿吨。

  

 

  

 

  (单选题)可以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A.2021年全国11个沿海省份海水冷却用水量前4名依次为:广东、浙江、福建、江苏

  B.2012~2021年浙江、广东年海水冷却用水量之和均超过全国同期的50%

  C.2012~2021年表1的8个省市中广西的海水冷却用水量年平均增速最快

  D.2012~2021年间,广东的海水冷却用水量均为辽宁同期的3倍以上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读数比较,定位表格材料最后一列,用水量前四名分别为广东(571.3),浙江(338.7),福建(264.3),山东(145.1),江苏(117.5)不是第四名,错误。

  B选项,和差类计算,2012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199.1+275.5>841×50%,2013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206.2+299.6>883×50%,2014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253.6+318.5>1009×50%,2015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36+332.2>1125.7×50%,2016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05.6+386.1>1201.4×50%,2017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06.8+418.4>1344.9×50%,2018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15.4+416.9>1391.6×50%,2019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31.6+466.1>1486.1×50%,2020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33.7+564.1>1698.1×50%,2021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38.7+571.3>1775.1×50%,均超过全国同期的50%,正确。

  C选项,年均增长率比较,定位表格材料,根据,当相差年数n相同时,直接比较即可,可知福建的末期量与初期量之比为,首位商3,而其他各省市的末期量与初期量之比均小于3,所以广西不是最大的,错误。

  D选项,现期倍数计算,定位表1,2014年广东用水量318.5亿吨,辽宁用水量为116.2亿吨,根据倍数=,代入数据,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某长方形田地ABCD的长为250米,其中有一条直路连接两个相对的顶点A和C,而B顶点与这条直路的最短距离为70米。问这长方形田地的面积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不到1.7万平方米

  B.在1.7—2.0万平方米之间

  C.在2.0—2.3万平方米之间

  D.超过2.3万平方米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第二步,已知BO为最短距离70米,且BO⊥AC,则(米),△BOC和△ABC相似,那么AB∶BC=BO∶CO=70∶240=7∶24,解得(米),则长方形田地的面积为(平方米),即在1.7—2.0万平方米之间。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关于绿色GD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

  B.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

  C.能显示人口增长和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

  D.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要求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绿色GDP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由题干所知,绿色GDP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了由环境污染、人口数量失控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的增长水平。能够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水平的参数是GDP。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绿色GDP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低,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度越高。

  C项:实施绿色GDP,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控制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D项:绿色GDP通过综合考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模式转变,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