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贵州国考笔试总分多少。更多2025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贵州国考笔试总分多少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目前暂未发布,最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均在10月发布,发布网站为:国家公务员局http://www.scs.gov.cn/,收藏查看。有想要考公务员的小伙伴们现在就可以备考国家公务员招考了,辽宁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在哪看国家公务员公告以及职位表等相关信息。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推荐阅读——
考生通道——2025国家公务员历年分数线|历年试题|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2025国家公务员图书教材|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5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直播课程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图书推荐: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贵州国考笔试总分多少,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单选题)科学家们在给老鼠准备的“饮料”里分别加入了糖或甜味剂——安赛蜜。起初,小鼠们两种饮料都喝。可到了第二天,它们就几乎完全放弃了甜味剂,只爱喝真正的糖饮料。更“夸张”的是,被去除了味蕾上的甜味受体的小鼠,舌头尝不出任何甜味,也会偏爱选择真正的糖。后来科学家发现,小鼠和人的脑中都有一个区域只对葡萄糖而不是甜味剂有反应。这个区域在孤束核尾部(简称cNST),隐藏于大脑最原始的区域——脑干,并不在小鼠处理味觉的脑区。
根据上述材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甜味剂的“甜”和糖的“甜”,作用在味蕾不同的受体上
B.无糖可乐受人欢迎,并不是因为它更好喝,而是因为它更健康
C.小鼠能区别出甜味剂和糖的不同是因为大脑的处理区域存在差异
D.小鼠大脑处理味觉的区域仅对安赛蜜敏感,而cNST则对葡萄糖敏感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特征及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开头已描述味蕾正常与丧失味蕾的老鼠均品尝了加入糖或甜味剂的“饮料”,则两种“甜”作用在味蕾不同的受体上这一表述不符合题干,排除;
B项:文章未提及无糖可乐,排除;
C项:该项内容可根据题干末尾处“后来科学家发现,小鼠和人的脑中都有一个区域只对葡萄糖而不是甜味剂有反应。这个区域在孤束核尾部(简称cNST),隐藏于大脑最原始的区域——脑干,并不在小鼠处理味觉的脑区”推出,符合;
D项:小鼠大脑处理味觉的区域仅对安赛蜜敏感,与题干描述“鼠和人的脑中都有一个区域只对葡萄糖而不是甜味剂有反应”不符,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5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三倍,10年前甲的年龄是丙的一半。若用y表示丙当前的年龄,下列哪一项能表示乙的当前年龄?
A.+5
B.-10
C.
D.3y-5
正确答案:A

5.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叫作有霜期
B. 气象学上一般把春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
C. 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是有霜降气候特征的地方
D. 民间有“浓霜猛太阳”的谚语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霜降时节里的秋晚若是晴空万里,没有云彩保暖的地面上如同揭了被,白天的太阳辐射大量散发回太空,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时,近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泥土等近地面物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因此,霜大都在晴天形成,古人说的“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叫作无霜期。A项排除。
B项: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B项排除。
C项:“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是我国热带地区,年均气温高,昼夜温差较小,因此是没有霜降的地方。C项排除。
6. 下列科学事件按照时间排序错误的是:
A. 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发明“青霉素”→克隆羊“多莉”诞生
B.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霍金提出黑洞理论
C. 镭的发现→阿伏伽德罗常量的发现→稀有气体的发现
D. 希格斯玻色子→探测到引力波→首张黑洞照片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C项:①镭的发现:居里夫人于1898年发现了两种新的元素——钋和镭,1902年与她的丈夫一起提炼出来纯净的镭,中间共经历三年零九个月;②阿伏伽德罗常量的发现:1811年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率先提出,气体的体积(在某温度与压力下)与所含的分子或原子数量成正比,与该气体的性质无关。③稀有气体的发现:六种稀有气体元素是在1894-1900年间陆续被发现的。由此可知,阿伏伽德罗常量的发现早于镭的发现,C项时间排序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①孟德尔定律:由奥地利帝国遗传学家格里哥·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并催生了遗传学诞生的著名定律。他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统称为孟德尔遗传规律;②“青霉素”:1928年英国的弗莱明发现的;③克隆羊“多莉”诞生:1997年2月27日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伊恩·维尔莫特科学研究小组向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绵羊“多莉”诞生。A项时间排序正确,排除。
B项:①日心说:1530年左右,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后在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②相对论: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15年完成,1916年正式发表。这一理论首次把引力场解释成时空的弯曲。③黑洞理论:1971年,霍金提出了黑洞面积定律,这条定律后来被称为黑洞热力学第二定律。B项时间排序正确,排除。
D项:①希格斯玻色子:1964年,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并进而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②探测到引力波: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两个黑洞并合所产生的引力波。之后,在2015年12月26日、2017年1月4日、2017年8月14日分别三次探测到两个黑洞并合所产生的引力波,又在2017年8月17日探测到两个中子星并合所产生的引力波事件,这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的新纪元已经来临;③首张黑洞照片:2019年全球六地(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和美国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首张黑洞照片。D项排序正确,排除。
7. 诗句“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描绘了化雪时的景象。关于这一过程的科学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过程中雪吸收了热量
B. 此过程中雪从固体直接变成了气体
C. 此过程中雪的温度变化主要是受到热传导的影响
D. 此过程是因为雪和空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雪是固态,水是液态,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此过程中雪要吸收热量,所以人们会感觉化雪比下雪冷。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C项: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而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雪融化成水主要是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C项错误。
D项:化学变化定义为当一个接触另一个分子合成大分子;或者分子经断裂分开形成两个以上的小分子;又或者是分子内部的原子重组。物理反应是指物质的状态或存在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而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变化。雪化成水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物理变化。D项错误。
二、多选题
8. 磕破、擦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皮肤损伤,许多家庭也都常备各类消毒药水,以备不时之需。下列关于消毒药水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A. 75%酒精不能直接涂擦伤口,因为它会刺激伤口,让人疼痛难受,还会使创面蛋白凝固,影响伤口愈合
B. 相对于酒精,碘酒消毒效果更好,可用来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也能涂在伤口上
C. 医用双氧水具有氧化性,擦拭到创伤面,会有灼烧感,但安全性较高
D. 红药水的主要作用是抑菌,但它的杀菌作用很弱,主要用于表浅的皮肤黏膜消毒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A项:75%酒精不能直接涂擦伤口,因为它会刺激伤口,让人疼痛难受,还会使创面蛋白凝固,影响伤口愈合。A项正确,当选。
B项:碘酒由于含有酒精成分,因此不能涂在伤口上。B项错误,排除。
C项:医用双氧水浓度等于或低于3%,擦拭到创伤面,会有灼烧感、表面被氧化成白色,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了,过3-5分钟就恢复原来的肤色。C项正确,当选。
D项:红药水是具有一定的消炎的作用,其实汞只能够与细菌的蛋白质结合,这样会影响到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抑菌的作用。通常都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粘膜组织处,发现嘴唇上长了疱疹,还有鹅口疮等。D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ACD选项。
(单选题)按照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由( )选举。
A.自治区、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自治区、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民法院组织法。
第二步,《人民法院组织法》第43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省高院的院长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杜牧《秋夕》中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时南半球地区可能处于春季
B.作者与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
C.“画屏”上可能出现唐伯虎的题词
D.“流萤”因体内含有荧光素而发光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杜牧,晚唐著名诗人,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朝著名书画家,因此唐朝诗人杜牧在写诗中提及的画屏上是不可能出现明朝唐伯虎的题词的。C项不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题目《秋夕》以及诗句中的“秋光”都指明是秋季。杜牧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处于北半球,他描写的应是北半球的秋季。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会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当太阳直射点处于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各自获得的太阳能量也会发生变化,使得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北半球进入秋季时,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南半球进入春季。因此,A项正确。
B项:杜牧,字牧之,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后人整理有《樊南文集》。他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B项正确。
D项:“流萤”指的是飞动的萤火虫。萤火虫,属鞘翅目萤科,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荧光,故得名。萤火虫的发光是生物发光的一种,它的发光原理是:萤火虫在腹部末端下方有专门的发光细胞,该种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一类被称作萤火虫荧光素,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荧光。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