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5年国考报考哪个职位好考

辽宁华图 | 2024-10-08 08:06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报考哪个职位好考。更多2025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报考哪个职位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2025国家公务员笔试图书教材

  2025国家公务员面授笔试课程

  2025国家公务员精品网校课程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图书推荐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2025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教材2本

  2025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题2本

  2025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警英班【行测+申论+公安专业科目】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报考哪个职位好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4.202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时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这体现了:

  A.事物都处在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体现事物相对静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体现事物是绝对运动的,故题干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是绝对的,即任何事物都处在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题干体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不符合题意。A项排除。

  B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既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构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B项排除。

  D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D项排除。

  6.大病众筹是互联网时代民间互助形式的创新发展,它使社会资源得以充分配置的同时,又使陌生人之间便捷地施以善心成为可能。但目前大病众筹尚处于法律不禁止又缺乏明确规范的“灰色地带”,出现“骗捐”“扫楼”等问题,需要立法规制。上述材料说明:

  ①坚持“两分法”,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②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但不要忽视次要矛盾

  ③新事物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④对于新出现的事物要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①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统筹兼顾,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根据题干可知,大病众筹这一新事物使社会资源得以充分配置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立法规制,说明事物都有两面性,因此要求我们坚持“两分法”,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①项正确。

  ③项: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根据题干可知,大病众筹可以使社会资源得以充分配置,但依然存在不足,需要通过立法规制,促进其不断完善和更好发展,体现了新事物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一哲学原理。③项正确。即①③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②项:主要矛盾是在复杂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在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既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但不要忽视次要矛盾。该说法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无关。②项排除。

  ④项:由题意可知,大病众筹这一新事物,既有其存在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求我们对于新出现的事物既要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但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即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待。④项说法太过绝对。④项排除。

  (单选题)科学家们在给老鼠准备的“饮料”里分别加入了糖或甜味剂——安赛蜜。起初,小鼠们两种饮料都喝。可到了第二天,它们就几乎完全放弃了甜味剂,只爱喝真正的糖饮料。更“夸张”的是,被去除了味蕾上的甜味受体的小鼠,舌头尝不出任何甜味,也会偏爱选择真正的糖。后来科学家发现,小鼠和人的脑中都有一个区域只对葡萄糖而不是甜味剂有反应。这个区域在孤束核尾部(简称cNST),隐藏于大脑最原始的区域——脑干,并不在小鼠处理味觉的脑区。

  根据上述材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甜味剂的“甜”和糖的“甜”,作用在味蕾不同的受体上

  B.无糖可乐受人欢迎,并不是因为它更好喝,而是因为它更健康

  C.小鼠能区别出甜味剂和糖的不同是因为大脑的处理区域存在差异

  D.小鼠大脑处理味觉的区域仅对安赛蜜敏感,而cNST则对葡萄糖敏感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特征及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开头已描述味蕾正常与丧失味蕾的老鼠均品尝了加入糖或甜味剂的“饮料”,则两种“甜”作用在味蕾不同的受体上这一表述不符合题干,排除;

  B项:文章未提及无糖可乐,排除;

  C项:该项内容可根据题干末尾处“后来科学家发现,小鼠和人的脑中都有一个区域只对葡萄糖而不是甜味剂有反应。这个区域在孤束核尾部(简称cNST),隐藏于大脑最原始的区域——脑干,并不在小鼠处理味觉的脑区”推出,符合;

  D项:小鼠大脑处理味觉的区域仅对安赛蜜敏感,与题干描述“鼠和人的脑中都有一个区域只对葡萄糖而不是甜味剂有反应”不符,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5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三倍,10年前甲的年龄是丙的一半。若用y表示丙当前的年龄,下列哪一项能表示乙的当前年龄?

  A.+5

  B.-10

  C.

  D.3y-5

  正确答案:A

  

 

  3.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预期价格等。其中,( )是影响需求量最大的因素。

  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B.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对商品的预期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互补品、替代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商品自身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选择B选项。

  4.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表现在:

  A.有国家就有法制,也就有了法治

  B.有国家就有法治,而不一定有法制

  C.有了法制而不一定实现了法治

  D.有了法制就一定实现了法治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基本概念知识。

  第二步,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指当权者按照法律治理国家;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法治以民主自由为基础,需要民主的力量,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的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两者最大的不同表现在:法制的概念不包含价值,仅仅强调形式方面的内容;而法治则包含了价值内涵,强调了人民主权。故有法制不去约束公权力则法治不一定实现。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法治以民主自由为基础,需要民主的力量,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的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并不是有了国家就能实现法治。A项错误。

  B项: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有了国家就有了法制,但是法制国家不一定存在法治,可能是人治。B项错误。

  D项:法治以民主自由为基础,需要民主的力量,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的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法制可能存在人治或者法治。D项错误。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