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笔试具体时间多久考完。更多2025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笔试具体时间多久考完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2017-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均在10月发布,那么考生知道公告发布之后多久会进行考试吗?华图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解答,一般国家公务员公告发布之后1个月左右时间会进行笔试。为了考生能够及时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详细,辽宁华图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
公告 | 国考简章 | 国考职位表 | 国考报名时间 |
资讯 | 国考考试时间 | 国考报考指导 | 国考考试内容 |
资料 | 国考行测试题 | 国考申论试题 | 国考历年分数线 |
备考 | 笔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图书教材 |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图书>>>>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笔试具体时间多久考完,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单选题)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中,出现过几次地球转速放缓时期,这种时期每次会持续5年左右,更为关键的是,地球转速放缓的同时伴随着强震增多。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地球转速放缓导致强震多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在地球转速放缓时期,每年约发生25-30次强震,在其他时期,约为15次
B.在地球转速放缓时期,发生火山喷发的次数与其他时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C.地球转速放缓,会使昼夜长短发生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导致全球强震多发
D.地核的轻微变化,导致地球的转速放缓,也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强震多发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地球转速放缓导致强震多发。
论据:地球转速放缓的同时伴随着强震增多。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该项通过具体数据说明地球转速放缓的同时强震发生的概率比其它时候多,具有加强作用。
B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的是“火山喷发的次数”与地球转速之间的关系,与强震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增加论据。说明地球转速放缓导致了昼夜长短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又导致了强震多发,说明地球转速放缓确实是强震多发的原因,具有加强作用。
D项:削弱论据。地球的转速放缓和强震多发都是地核轻微变化的结果,故不能由它们同时发生而得出地球转速放缓是强震多发的原因,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铜镜∶化妆镜
A.木碗∶汤碗
B.瓷瓶∶古瓶
C.门帘∶纱帘
D.金簪∶发簪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有的“铜镜”是“化妆镜”,有的“化妆镜”是“铜镜”,二者属于交叉关系,“铜镜”是以材质命名,“化妆镜”是以功能命名。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有的“木碗”是“汤碗”,有的“汤碗”是“木碗”,二者属于交叉关系,“木碗”是以材质命名,“汤碗”是以功能命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有的“瓷瓶”是“古瓶”,有的“古瓶”是“瓷瓶”,二者属于交叉关系,“瓷瓶”是以材质命名,“古瓶”是以年代命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有的“门帘”是“纱帘”,有的“纱帘”是“门帘”,二者属于交叉关系,“门帘”是以功能命名,“纱帘”是以材质命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金簪”是“发簪”的一种,二者属于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1.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这是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以下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
C.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B项:“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意思是小的水流汇聚成海,而一点点的尘土堆积成山。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原理。B项正确。
C项:“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出自清代诗人屈大均《石人峰下作》,意思是这条瀑布是由很多小溪组成,落下的距离是非常的长。“七十二溪”说明水在数量上的变化,“成一瀑”,说明溪与瀑在质上的变化。反映了量变引起质变。C项正确。
D项:“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出自《周易·系辞下》,这两句大意是:不坚持不懈地做大量有益于人的事,就不能成为一个名声卓著的人;而一个落得身败名裂、自我毁灭的人,是他长期干坏事的结果。反映了量变引起质变。D项正确。
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A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典出《论语·为政》,意思是,只一味地读书学习而不主动思考问题,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去学习钻研、积累知识,也会陷入困境而无所获。与质量互变无关。A项排除。
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体现时间的一维性特点。()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时间的一维性,就是指时间仅具有单一维度。时间是线性向前而不可逆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时间一去不复返,强调的是时间是客观的,是不可逆性的。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是客观的,但是时间观念是主观的。
3.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民,不是抽象的、超越阶级的“人”,是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的人。( )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
第二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如一地代表人民,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诉求。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民,不是抽象的、超阶级的“人”,是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的人。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各种理论流派,只是在人的概念上大做文章,抽象地谈论人性,空谈所谓“人的解放”,鼓吹超阶级的人性,而对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的人民视而不见,以抽象人性论为核心的形形色色剥削阶级的理论成为统治阶级掩盖阶级压迫、阶级剥削、涣散人民斗志、麻醉人民精神、维护剥削制度的掩人耳目的烟幕。
因此,本题正确。
逻辑填空之代词妙用
【例1】流行病学的一系列证据证明,来自道路的交通噪音会导致心脏病发作。长期暴露在交通噪音中,人体血液的生化性质(血清蛋白、血糖和各种电解质含量等)会发生改变。在这一方面,连汽车尾气的杀伤力都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甘拜下风
B. 望洋兴叹
C. 退避三舍
D. 自惭形秽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语境。文段先介绍交通噪音会导致心脏病发作,长期暴露在交通噪音中,人体血液的生化性质会发生改变。接着用“这一方面”代词指出,汽车尾气的杀伤力是比不上交通噪音的。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甘拜下风”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符合语境。B项“望洋兴叹”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与“杀伤力”搭配不当,且“无奈”不是重点,排除B项。C项“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D项“自惭形秽”指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二者含义均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和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例2】阿道司?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绘了2532年一个依赖生殖技术的人类社会。在那里,人文跟不上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拜物教”越来越兴盛:认为医学可以解决一切病痛,科技可以弥补人文的鸿沟。事实上,这无异于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饮鸩止渴
B. 缘木求鱼
C. 镜花水月
D. 抱薪救火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语境。文段意思是在《美丽新世界》所描绘的世界里,人文跟不上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拜物教”却认为医学可以解决一切病痛,科技可以弥补人文的鸿沟。接着用代词“这”指代想用医学解决病痛、科技解决人文问题的办法是错误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缘木求鱼”指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符合语境。A项“饮鸩止渴”侧重用错误的方法解决眼前问题,从而带来严重的后果,文中并未提及更为严重的后果,排除A项。C项“镜花水月”指的是诗中的意境或虚幻的景象,不符合语境,文中强调方法错误,而不是方法是假的,排除C项。D项“抱薪救火”比喻方法不对,反而使祸害扩大。文中没有祸害扩大的意思,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