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5年国考广州税务职位表在哪看

辽宁华图 | 2024-10-10 08:02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广州税务职位表在哪看。更多2025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广州税务职位表在哪看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2017-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均在10月发布,那么考生知道公告发布之后多久会进行考试吗?华图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解答,一般国家公务员公告发布之后1个月左右时间会进行笔试。为了考生能够及时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详细,辽宁华图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公告 国考简章 国考职位表 国考报名时间
资讯 国考考试时间 国考报考指导 国考考试内容
资料 国考行测试题 国考申论试题 国考历年分数线
备考 笔试课程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图书>>>>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广州税务职位表在哪看,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1.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这是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以下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

  C.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B项:“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意思是小的水流汇聚成海,而一点点的尘土堆积成山。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原理。B项正确。

  C项:“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出自清代诗人屈大均《石人峰下作》,意思是这条瀑布是由很多小溪组成,落下的距离是非常的长。“七十二溪”说明水在数量上的变化,“成一瀑”,说明溪与瀑在质上的变化。反映了量变引起质变。C项正确。

  D项:“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出自《周易·系辞下》,这两句大意是:不坚持不懈地做大量有益于人的事,就不能成为一个名声卓著的人;而一个落得身败名裂、自我毁灭的人,是他长期干坏事的结果。反映了量变引起质变。D项正确。

  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A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典出《论语·为政》,意思是,只一味地读书学习而不主动思考问题,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去学习钻研、积累知识,也会陷入困境而无所获。与质量互变无关。A项排除。

  2. 该由政府管的事没有管或没有管好,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薄弱,这属于下列哪种行政职能不完善类型的具体表现:

  A.职能越位

  B.职能错位

  C.职能缺位

  D.职能交叉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政府职能知识。

  第二步,政府职能缺位,主要是指本来应当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该由政府管的事没有管或没有管好,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薄弱,属于职能缺位。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职能越位,主要是指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直接包揽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纯粹私人产品的生产供应,以及可以由政府、企业,非政府公共组织共同参与的混合性公共物品的生产。A项错误。

  B项:职能错位,是指政府内部发生的职能混乱现象,即你干我的事,我越你的权,互相打乱仗。B项错误。

  D项:职能交叉,是指政府部门在行政职责上有冲突。对于同一件事,多个部门具有管辖权,因而相互推诿、职责不清等问题经常发生。D项错误。

  【题型】单选题

  3. 思维是探索和发展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如果A>C,AC,B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辐射思维

  D.逻辑思维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聚合思维是把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思考,朝着同一个方向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求同是聚合思维的主要特点,即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某种有方向、有范围、有组织、条理性强的思维方式。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C项: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A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抽象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者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题型】单选题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蕴含的哲理完全一致。(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体现了时间的一维性特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比喻多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蕴含的哲理是发展。

  因此,本题错误。

  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老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5.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叫作有霜期

  B. 气象学上一般把春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

  C. 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是有霜降气候特征的地方

  D. 民间有“浓霜猛太阳”的谚语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霜降时节里的秋晚若是晴空万里,没有云彩保暖的地面上如同揭了被,白天的太阳辐射大量散发回太空,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时,近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泥土等近地面物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因此,霜大都在晴天形成,古人说的“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叫作无霜期。A项排除。

  B项: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B项排除。

  C项:“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是我国热带地区,年均气温高,昼夜温差较小,因此是没有霜降的地方。C项排除。

  6. 下列科学事件按照时间排序错误的是:

  A. 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发明“青霉素”→克隆羊“多莉”诞生

  B.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霍金提出黑洞理论

  C. 镭的发现→阿伏伽德罗常量的发现→稀有气体的发现

  D. 希格斯玻色子→探测到引力波→首张黑洞照片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C项:①镭的发现:居里夫人于1898年发现了两种新的元素——钋和镭,1902年与她的丈夫一起提炼出来纯净的镭,中间共经历三年零九个月;②阿伏伽德罗常量的发现:1811年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率先提出,气体的体积(在某温度与压力下)与所含的分子或原子数量成正比,与该气体的性质无关。③稀有气体的发现:六种稀有气体元素是在1894-1900年间陆续被发现的。由此可知,阿伏伽德罗常量的发现早于镭的发现,C项时间排序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①孟德尔定律:由奥地利帝国遗传学家格里哥·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并催生了遗传学诞生的著名定律。他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统称为孟德尔遗传规律;②“青霉素”:1928年英国的弗莱明发现的;③克隆羊“多莉”诞生:1997年2月27日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伊恩·维尔莫特科学研究小组向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绵羊“多莉”诞生。A项时间排序正确,排除。

  B项:①日心说:1530年左右,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后在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②相对论: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15年完成,1916年正式发表。这一理论首次把引力场解释成时空的弯曲。③黑洞理论:1971年,霍金提出了黑洞面积定律,这条定律后来被称为黑洞热力学第二定律。B项时间排序正确,排除。

  D项:①希格斯玻色子:1964年,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并进而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②探测到引力波: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两个黑洞并合所产生的引力波。之后,在2015年12月26日、2017年1月4日、2017年8月14日分别三次探测到两个黑洞并合所产生的引力波,又在2017年8月17日探测到两个中子星并合所产生的引力波事件,这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的新纪元已经来临;③首张黑洞照片:2019年全球六地(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和美国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首张黑洞照片。D项排序正确,排除。

  7. 诗句“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描绘了化雪时的景象。关于这一过程的科学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过程中雪吸收了热量

  B. 此过程中雪从固体直接变成了气体

  C. 此过程中雪的温度变化主要是受到热传导的影响

  D. 此过程是因为雪和空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雪是固态,水是液态,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此过程中雪要吸收热量,所以人们会感觉化雪比下雪冷。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C项: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而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雪融化成水主要是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C项错误。

  D项:化学变化定义为当一个接触另一个分子合成大分子;或者分子经断裂分开形成两个以上的小分子;又或者是分子内部的原子重组。物理反应是指物质的状态或存在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而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变化。雪化成水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物理变化。D项错误。

  二、多选题

  8. 磕破、擦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皮肤损伤,许多家庭也都常备各类消毒药水,以备不时之需。下列关于消毒药水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A. 75%酒精不能直接涂擦伤口,因为它会刺激伤口,让人疼痛难受,还会使创面蛋白凝固,影响伤口愈合

  B. 相对于酒精,碘酒消毒效果更好,可用来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也能涂在伤口上

  C. 医用双氧水具有氧化性,擦拭到创伤面,会有灼烧感,但安全性较高

  D. 红药水的主要作用是抑菌,但它的杀菌作用很弱,主要用于表浅的皮肤黏膜消毒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A项:75%酒精不能直接涂擦伤口,因为它会刺激伤口,让人疼痛难受,还会使创面蛋白凝固,影响伤口愈合。A项正确,当选。

  B项:碘酒由于含有酒精成分,因此不能涂在伤口上。B项错误,排除。

  C项:医用双氧水浓度等于或低于3%,擦拭到创伤面,会有灼烧感、表面被氧化成白色,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了,过3-5分钟就恢复原来的肤色。C项正确,当选。

  D项:红药水是具有一定的消炎的作用,其实汞只能够与细菌的蛋白质结合,这样会影响到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抑菌的作用。通常都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粘膜组织处,发现嘴唇上长了疱疹,还有鹅口疮等。D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ACD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