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葫芦岛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笔试_国考历年进面分数线。更多2025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葫芦岛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笔试_国考历年进面分数线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4年10月14日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2024年10月15日15:30至10月24日115:30开始报名,11月30、12月1日笔试。为了考生能够及时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详细,辽宁华图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
公告 | 国考简章 | 国考职位表 | 国考报名时间 |
资讯 | 国考考试时间 | 国考报考指导 | 国考考试内容 |
资料 | 国考行测试题 | 国考申论试题 | 国考历年分数线 |
备考 | 笔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图书教材 |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图书>>>>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地市,完整版可扫码免费获取!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葫芦岛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笔试_国考历年进面分数线,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常见失误题之靠常识解题
例题讲解:
1. 输血本质上是一种移植,必然会伴随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就是其中之一,其发病原因简单说来就是供血者体内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患者体内迁移、增殖,反客为主,进而攻击患者的免疫系统。正常情况下,受血者会把供血者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己”而加以排斥,这样供血者淋巴细胞就不能在受血者体内存在。而当受血者与供血者有血缘关系时,两者一部分遗传基因相同,受血者免疫功能低下,不能识别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使得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并增殖,导致发病。所以,________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采用严格规范的临床输血技术至关重要
B. 没有经过病原体检验的血液是不安全的
C. 直系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D. 血型相同者也存在输血风险
【答案】C
【点评】这道语句填空题,是典型的易错题。许多考试凭借一些影视剧中“病人病危,家属献血”的情节排除了正确选项。而如果按语句填空题的正确做法做题的话,是非常简单的。
【解析】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根据横线前的“所以”可知,横线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文段首先论述了输血的原理以及排异反应,接着介绍了正常情况下,受血者会把供血者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己”而加以排斥。最后通过转折词“而”指出当受血者与供血者有血缘关系时,受血者不能识别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会导致发病。所以横线处得出的结论应与“血缘关系”这一话题有关。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的“直系亲属”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2.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下列选项,对原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肥沃土地的形成历时久远不得不让人惊叹
B. 华北黄土高原的土壤厚达五十米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C. 凭借太阳风雨的力量再加上原始生物的尸骸,经过了多少亿万年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
D. 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罕有生命迹象的寂寞的大石球
【答案】D
【点评】此题也是一道错误率极高的细节理解题。D选项“ 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罕有生命迹象的寂寞的大石球 ”中“ 罕有生命迹象 ”为无中生有,但是许多考生带入自己的常识,认为地球在最初的时候确实就是没有生命的,因此就排除了该选项,落入了陷阱。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符合原文。B项对应“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符合原文。C项对应“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符合原文。D项对应“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罕有生命迹象”未在文段体现,属于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D选项。
关键词检索
关键信息就是对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段材内涵最有帮助或最有效用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定位文段的论述对象和重点、划分出文段的结构,继而帮助我们排除错误选项,锁定答案。根据特性不同,关键信息可分为三大类: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暗示信息。
1.关键词——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主要有:高频词、表示特定含义的概念、关联词和具有指示作用的特定字眼。
2.关键句——是指提示文段大意、中心、主旨、观点的句子,要重点关注这三类句子——首句、尾句、承启句。
3.关键暗示信息——有些重点暗藏在文段材料之中,不是很突出,此时就需要考生从中寻找,而可能存在的暗示信息主要有修辞手法、标点符号和数字信息等。
【例1】从本质上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不断脱离动物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人类体质的进化和心性的进化两个方面。从猿到人的体质进化,人类用了上百万年的时间才完成,而人类心性的进化则还要缓慢。当人类跨越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之后,动物性依然顽强地在人类身上闪现着。如何管理好人类的情感,使带有动物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是儒家最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如果把儒家的答卷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礼”。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描述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致过程
B.对比人类体质与心性两方面的进化
C.阐述儒家强调礼仪作用的社会原因
D.说明儒家思想的产生根源与现实意义
【答案】C。
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概括内容可知,作者从人类文明的进程说到人类情感的管理,最后引出儒家思想中的“礼”这一课题。由此可见,作者主要想谈的是儒家思想中的“礼”。故本题答案为C。
【例2】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反假币工作,始终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反假币工作逐步深入。公安机关加大打击力度,侦破了一大批大案要案。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反假币宣传,特别是在农村偏远地区,通过各种形式,持续宣传货币防伪常识,社会公众识假辨假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下列说法准确概括文意的是( )。
A.银行目前发现的假币越来越少
B.社会公众识别假币能力提高
C.我国反假币工作逐步得到深入
D.公安机关打击假币力度加大
【答案】C。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表明观点,论述的是反假币工作逐步深入。其后的“公安机关加大打击力度”、“人民银行加大宣传”都是“反假币工作逐步深入”的具体表现。故C项为正确答案。
学文学识东坡
东坡?咱们立马能想到苏东坡,因为这名头实在太响了。文学、书法、绘画、艺术样样精通,还是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官,除了咱们熟悉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东坡治水也是一把好手。
咱们先来复习一些与苏轼相关的名号。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我们熟悉的一门三父子“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诗词上是豪放派代表,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六一居士欧阳修并称“欧苏”,并且为“唐宋八大家”(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之一,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之一,又与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并称“苏黄”。可见其成就之辉煌。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透露了一生的足迹,三次被贬,但依然率真豁达,将吃货进行到底,游山交友品茶都不耽误。不禁感慨即使人生艰辛也要热爱生活。一生辉煌与黑暗并存。二十一岁赴京赶考,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名声大噪,一有新作都能轰动京师。后因王安石的熙宁变法,欧阳修、苏轼等与变法派政见不合,后苏轼自请离京。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因一封《湖州谢表》被变法派的新党抓了把柄,仅上任三个月就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此案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东坡居士”这个称号就此诞生,还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的“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的东坡肉美名全国。初到黄州写下“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有感而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东山再起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眼看司马光重任宰相后打压王安石等新党后抨击,遭到陷害再度请求外调到了杭州。在杭州期间带领群众疏通西湖,修筑长堤,方便行人,就是今天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本在杭州过得舒适,召回京城,又再次因政见不合被贬惠州。“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延虫雨愁黄昏。”“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62岁漂泊到了海南儋州,在这里办学堂,很多人慕名前来求学,深得当地群众的尊敬。一生浮沉总结写下“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65岁卒于常州,后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中”。
所以,文学作品往往蕴含了作者一生的经历,和咱们今天的朋友圈记录生活一样,了解人物经历及作品,不仅能感悟世间人生百态,也是文学常识积累的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