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鞍山国考职位表已发布。更多2025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鞍山国考职位表已发布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4年10月14日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考生可于2024年10月15日15:30至10月24日115:3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5)进行网上报名,笔试将于11月30日、12月1日笔试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城市设置考点。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图书推荐:
扫码领取历年国考各岗位报考统计分析、进面分数线、笔试zhen题等备考资料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地市,完整版可扫码免费获取!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国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
【国考公告】【国考大纲】【国考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鞍山国考职位表已发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常识备考技巧:一起聊聊台风
利奇马线路
随后其纵穿浙江、江苏两省并移入黄海海面,又于8月11日20时在山东省青岛市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m/s),此后其移入渤海海面并不断减弱。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统计,截至2019年8月14日10时,“利奇马”共造成中国1402.4万人受灾,57人死亡,1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537.2亿元人民币。
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正是由于台风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而且发生的比较频繁,因而是事业单位考试中比较重要的考点。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台风现象!
考点1 名字由来
台风实际上是一种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称作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风。随着发生地点、时间和叫法不同。
命名方式
①、在西北太平洋(日界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比如在东亚、东南亚一带就称为“台风”。
②、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台风在欧洲、北美一带称“飓风”。
③、在菲律宾被称作“碧瑶风”。
④、在孟加拉湾地区被称作“气旋性风暴”。
⑤、在印度半岛被称作“热带气旋”。
⑥、在澳洲被称作“畏来风”。
⑦、在墨西哥人则称之为“鞭打”。
⑧、在中国福建、台湾一带,台风被叫做“风台”。
考点2 发生时间
据美国海军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统计,1959年至2004年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台风发生的个数与月份,平均每年有26.5个台风生成,出现最多台风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
考点3 台风分类
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 的通知,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为六个等级:
热带低压,最大风速6~7级
(10.8~17.1米/秒)
热带风暴,最大风速8~9 级
(17.2~24.4米/秒)
强热带风暴,最大风速10~11级
(24.5~32.6米/秒)
台风,最大风速12~13级
(32.7~41.4米/秒)
强台风,最大风速14~15级
(41.5~50.9米/秒)
超强台风,最大风速≥16级
(≥51.0米/秒)
考点4 台风结构
台风是一个深厚的低气压系统,它的中心气压很低,低层有显著向中心辐合的气流,顶部气流主要向外辐散。如果从水平方向把台风切开,可以看到有明显不同的三个区域,从中心向外依次为:台风眼区、云墙区、螺旋雨带区。
台风眼区:非常奇特,那里风力很小,天气晴朗,平均直径为40千米,身临其中的海员风趣地称台风眼为台风的“世外桃源”。
云墙区:台风眼周围宽几十千米、高十几千米的云墙区,也称眼壁。这里云墙高耸,狂风呼啸,大雨如注,海水翻腾,天气最恶劣。
螺旋雨带区:云墙外是螺旋雨带,这里有几条雨(云)带呈螺旋状向眼壁四周辐合,雨带宽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长几千千米,雨带所经之处会降阵雨,出现大风天气。
考点5 台风影响
一、有利影响
在我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或多或少地遭受台风的侵袭,因此而遭受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不小。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可以说,提起台风,没有人会对它表示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是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假如没有台风,人类将更加遭殃。科学研究发现,台风对人类至少有如下几大好处:
其一,台风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水。
其二,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干热难忍,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那里将会更热,地表沙荒将更加严重。同时寒带将会更冷,温带将会消失。我国将没有昆明这样的春城,也没有四季长青的广州,“北大仓”、内蒙古草原亦将不复存在。
其三,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但也全凭着这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使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其四,台风还能增加捕鱼产量。每当台风吹袭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提高。
据统计,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约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因此如果没有台风,这些国家的农业困境不堪想象。
此外台风对于调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更是功不可没,众所周知热带地区由于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而寒带地区正好相反。由于台风的活动,热带地区的热量被驱散到高纬度地区,从而使寒带地区的热量得到补偿,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而寒带地区越来越寒冷,自然地球上温带也就不复存在了,众多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而将可能出现灭绝。
二、不利影响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大风。热带气旋达台风级别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级以上。
②暴雨。台风是带来暴雨的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可能产生150~300毫米降雨,少数台风能直接或间接产生10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如1975年第3号热带气旋登陆后倒槽在河南南部产生的特大暴雨,打破了部分地区的降雨记录。
③风暴潮。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米。“9608”和“9711”号台风增水,使江苏省沿江沿海出现超历史的高潮位。
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台风登陆后带来的风暴增水可能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除此之外,台风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等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台风引起房屋倒塌、玻璃碎片、漂浮物碰撞、高空坠落等可导致各种伤害。
考点6、台风预警
台风预警信号是用来提示居民台风风力的信号。中国气象局2004年8月16日发布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其中把台风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级。
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通过对历年考试中常识判断试题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人文常识有了更加灵活的考查方式。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常识判断部分,以下是关于四大农书的梳理。我们将从三部分入手,帮助考生更好的掌握四大农书的相关考点。
一、四大农书的概述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大国,积累了数以千年的农业经验,留下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四大农书基本反映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农耕社会的发展状况。《氾胜之书》一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齐民要术》堪称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农书》是一部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特别是在介绍农业生产工具方面具有特色。《农政全书》在书中贯穿着治国治民的“农政”基本思想。因此,《氾胜之书》与《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可以记住口诀“氾齐农政”。
二、四大农书基本考点
(一)《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氾胜之汇录的一部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氾胜之书》总结了当时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对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而闻名于世。
(二)《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是北朝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三)《农书》由元代王祯编写,他是我国古代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农书》在中国古代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兼论中国北方农业技术和中国南方农业技术。《农书》由《农桑通诀》《百谷谱》和《农器图谱》三大部分,最后所附《杂录》包括了两篇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的"法制长生屋"和"造活字印书法"。王祯在前人著作基础上,第一次对所谓的广义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中国农学的传统体系。
(四)《农政全书》由徐光启编写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始终贯穿着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在书中人们可以看到开垦、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寻常的内容,这是其他的大型农书所鲜见的。
【试题演练】《齐民要术》是我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下列对该书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 系统地记载了兴修水利进行农业灌溉的方法
B. 总结了公元6世纪以前的农业生产经验
C. 涵盖了农林、畜牧、烹饪、储备等技术知识
D. 主要反映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产状况
【正确答案】 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齐民要术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书,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之首。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概述了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并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所以,BCD项均正确。在书中并没有记载兴修水利进行农业灌溉的方法,A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在书中人们可以看到开垦、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寻常的内容,这是其他的大型农书所鲜见的。
对应分析法
按照语义逻辑的正反关系,可将对应简单地分为正相对和反相对两种。具体来说,一个文段中语义逻辑关系的对应形式有六种——转折关系、顺承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解释关系、因果关系。
1.转折关系——是典型的反相对,指的是语段的前后内容之间构成了全然相反或相对的关系。
2.顺承关系——属于正相对,指的是语段的前后内容之间在时间、空间或事理逻辑顺序上构成了不可颠倒的关系。
3.递进关系——属于正相对,指的是语段的前后内容之间构成了程度或范围上更进一层的关系。
4.并列关系——属于正相对,指的是语段中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之间构成了结构相同或在句子成分上的地位相当的关系。
5.解释关系——属于正相对,指的是语段的前后内容之间构成了相互概括、说明、补充、限制的关系。
6.因果关系——指的是前后文在语义上存在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逻辑填空中,常见的表因果的词语有:因为、由于、才、以致、因此、既然……那么……。
【例1】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 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当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已是一种。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苦涩 奢望
B.辛酸 奢求
C.历练 幻想
D.风雨 梦境
【答案】A。
解析:“__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结构相同,可知为并列结构,“苍老”与“年轻”对比,“冥思”与“放松”对比,“焦灼”与“会心”对比,因此第一空也应与“回味”对比。四个选项中涉及味道的只有A“苦涩”与B“辛酸”,由此可知答案在A、B中间选。由“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已是一种”中的“何况”可知,第二空与“希望”在语义上存在递进关系,“奢望”比“奢求”更适合。故答案选A。
【例2】我们要善于在平庸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支点。如果 ,甚至这山望着那山高,那我们永远做不好脚下的事,更不容易满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好高骛远
B.得陇望蜀
C.欲壑难填
D.贪得无厌
【答案】A。
解析:“得陇望蜀”、“欲壑难填”、“贪得无厌”意思相近,都是指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与句中“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程度接近。由“甚至”可知,其前后为递进关系,而B、C、D都不构成该关系。故本题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