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5年盘锦市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_国考历年进面分数线查询

辽宁华图 | 2024-10-15 08:02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盘锦市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_国考历年进面分数线查询。更多2025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盘锦市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_国考历年进面分数线查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4年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2024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开始报名,11月30、12月1日笔试。为了考生能够及时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详细,辽宁华图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推荐阅读——

  考生通道——2025国家公务员历年分数线|历年试题|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2025国家公务员图书教材|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5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直播课

  扫一扫,咨询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考试附件 疑问解答

试题资料

  历年国考进面分数(节选部分)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地市,完整版可扫码免费获取!

  图书推荐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2025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 试题2本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盘锦市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_国考历年进面分数线查询,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常见失误题之靠常识解题

  例题讲解:

  1. 输血本质上是一种移植,必然会伴随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就是其中之一,其发病原因简单说来就是供血者体内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患者体内迁移、增殖,反客为主,进而攻击患者的免疫系统。正常情况下,受血者会把供血者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己”而加以排斥,这样供血者淋巴细胞就不能在受血者体内存在。而当受血者与供血者有血缘关系时,两者一部分遗传基因相同,受血者免疫功能低下,不能识别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使得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并增殖,导致发病。所以,________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采用严格规范的临床输血技术至关重要

  B. 没有经过病原体检验的血液是不安全的

  C. 直系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D. 血型相同者也存在输血风险

  【答案】C

  【点评】这道语句填空题,是典型的易错题。许多考试凭借一些影视剧中“病人病危,家属献血”的情节排除了正确选项。而如果按语句填空题的正确做法做题的话,是非常简单的。

  【解析】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根据横线前的“所以”可知,横线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文段首先论述了输血的原理以及排异反应,接着介绍了正常情况下,受血者会把供血者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己”而加以排斥。最后通过转折词“而”指出当受血者与供血者有血缘关系时,受血者不能识别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会导致发病。所以横线处得出的结论应与“血缘关系”这一话题有关。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的“直系亲属”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2.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下列选项,对原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肥沃土地的形成历时久远不得不让人惊叹

  B. 华北黄土高原的土壤厚达五十米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C. 凭借太阳风雨的力量再加上原始生物的尸骸,经过了多少亿万年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

  D. 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罕有生命迹象的寂寞的大石球

  【答案】D

  【点评】此题也是一道错误率极高的细节理解题。D选项“ 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罕有生命迹象的寂寞的大石球 ”中“ 罕有生命迹象 ”为无中生有,但是许多考生带入自己的常识,认为地球在最初的时候确实就是没有生命的,因此就排除了该选项,落入了陷阱。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符合原文。B项对应“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符合原文。C项对应“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符合原文。D项对应“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罕有生命迹象”未在文段体现,属于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D选项。

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通过对历年考试中常识判断试题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人文常识有了更加灵活的考查方式。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常识判断部分,以下是关于四大农书的梳理。我们将从三部分入手,帮助考生更好的掌握四大农书的相关考点。

一、四大农书的概述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大国,积累了数以千年的农业经验,留下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四大农书基本反映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农耕社会的发展状况。《氾胜之书》一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齐民要术》堪称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农书》是一部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特别是在介绍农业生产工具方面具有特色。《农政全书》在书中贯穿着治国治民的“农政”基本思想。因此,《氾胜之书》与《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可以记住口诀“氾齐农政”。

二、四大农书基本考点

(一)《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氾胜之汇录的一部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氾胜之书》总结了当时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对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而闻名于世。

(二)《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是北朝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三)《农书》由元代王祯编写,他是我国古代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农书》在中国古代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兼论中国北方农业技术和中国南方农业技术。《农书》由《农桑通诀》《百谷谱》和《农器图谱》三大部分,最后所附《杂录》包括了两篇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的"法制长生屋"和"造活字印书法"。王祯在前人著作基础上,第一次对所谓的广义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中国农学的传统体系。

(四)《农政全书》由徐光启编写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始终贯穿着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在书中人们可以看到开垦、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寻常的内容,这是其他的大型农书所鲜见的。

【试题演练】《齐民要术》是我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下列对该书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 系统地记载了兴修水利进行农业灌溉的方法

B. 总结了公元6世纪以前的农业生产经验

C. 涵盖了农林、畜牧、烹饪、储备等技术知识

D. 主要反映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产状况

【正确答案】 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齐民要术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书,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之首。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概述了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并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所以,BCD项均正确。在书中并没有记载兴修水利进行农业灌溉的方法,A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在书中人们可以看到开垦、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寻常的内容,这是其他的大型农书所鲜见的。

  关键词检索

  关键信息就是对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段材内涵最有帮助或最有效用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定位文段的论述对象和重点、划分出文段的结构,继而帮助我们排除错误选项,锁定答案。根据特性不同,关键信息可分为三大类: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暗示信息。

  1.关键词——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主要有:高频词、表示特定含义的概念、关联词和具有指示作用的特定字眼。

  2.关键句——是指提示文段大意、中心、主旨、观点的句子,要重点关注这三类句子——首句、尾句、承启句。

  3.关键暗示信息——有些重点暗藏在文段材料之中,不是很突出,此时就需要考生从中寻找,而可能存在的暗示信息主要有修辞手法、标点符号和数字信息等。

  【例1】从本质上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不断脱离动物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人类体质的进化和心性的进化两个方面。从猿到人的体质进化,人类用了上百万年的时间才完成,而人类心性的进化则还要缓慢。当人类跨越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之后,动物性依然顽强地在人类身上闪现着。如何管理好人类的情感,使带有动物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是儒家最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如果把儒家的答卷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礼”。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描述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致过程

  B.对比人类体质与心性两方面的进化

  C.阐述儒家强调礼仪作用的社会原因

  D.说明儒家思想的产生根源与现实意义

  【答案】C。

  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概括内容可知,作者从人类文明的进程说到人类情感的管理,最后引出儒家思想中的“礼”这一课题。由此可见,作者主要想谈的是儒家思想中的“礼”。故本题答案为C。

  【例2】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反假币工作,始终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反假币工作逐步深入。公安机关加大打击力度,侦破了一大批大案要案。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反假币宣传,特别是在农村偏远地区,通过各种形式,持续宣传货币防伪常识,社会公众识假辨假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下列说法准确概括文意的是( )。

  A.银行目前发现的假币越来越少

  B.社会公众识别假币能力提高

  C.我国反假币工作逐步得到深入

  D.公安机关打击假币力度加大

  【答案】C。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表明观点,论述的是反假币工作逐步深入。其后的“公安机关加大打击力度”、“人民银行加大宣传”都是“反假币工作逐步深入”的具体表现。故C项为正确答案。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