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5年铁岭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笔试_国考进面分数线一览表下载

辽宁华图 | 2024-10-15 19:02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铁岭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笔试_国考进面分数线一览表下载。更多2025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铁岭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笔试_国考进面分数线一览表下载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4年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2024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开始报名,11月30、12月1日笔试。为了考生能够及时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详细,辽宁华图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公告 国考简章 国考职位表 国考报名时间
资讯 国考考试时间 国考报考指导 国考考试内容
资料 国考行测试题 国考申论试题 国考历年分数线
备考 笔试课程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门图书>>>>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地市,完整版可扫码免费获取!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铁岭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笔试_国考进面分数线一览表下载,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中国的山脉

一、概况

中国的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山脉众多,山区面积约占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二。

二、主要山脉

(一)秦岭

秦岭可以分为广义的秦岭与狭义的秦岭。广义的秦岭横亘了中国的东西,西起中国西部的昆仑山,中部经过甘肃省的陇南地区、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向东延伸至湖北省、河南省与安徽省的黄冈、孝感、信阳、六安、安庆等范围内的大别山。狭义的秦岭仅指陕西省范围内的这一段。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

秦岭是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而这条线同时又与多条重要的分界线重合,如中国一月零度等温线、中国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中国小麦种植区与水稻种植区分界线、中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陕西省渭河平原与江汉谷地分界线、中国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分界线、中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中国农作物一年两熟与两年三熟分界线、中国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中国河流结冰区与非结冰区分界线、陕西省关中平原与陕南山地分界线、中国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分界线。

(二)昆仑山

昆仑山,万山之祖,全长约2500公里,西起横跨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三国的帕米尔高原,而在中国范围内跨西藏、青海、新疆三省。昆仑山平均海拔5500-6000米,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境内的公格尔峰,海拔约7649米,是昆仑山的最高峰。

昆仑山也是中国境内诸多重要的分界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阶梯状,昆仑山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西藏自治区分界线,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分界线,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兴安岭一部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两个省级行政区范围内,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全长1200多公里,海拔1100-1400米,主峰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的索岳尔济山。

大兴安岭是中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中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分界线、牧区与农耕区分界线、中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分界线。

横断山

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位于中国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为西藏自治区东部的南北向山脉与云南、四川两省西部的南北向山脉的总称。清末江西贡生黄懋材受四川总督派遣从四川经云南到南亚次大陆考察“黑水”源流,因看到怒江、澜沧江间的山脉横阻断路而取名横断山。

横断山是中国西藏自治区与云南省、四川省分界线,中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分界线,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

庙号、年号、谥号傻傻分不清楚?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秦皇是谁?汉武又是谁?唐宗是哪位皇帝?宋祖又是哪位皇帝?其实除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对皇帝的称呼之外,最近几年宫斗戏大火的康熙、雍正又是谁?我们为什么要这么称呼他们?其实,我们在称呼历史上的这些皇帝的时候,在不知不觉已经形成了常见的三个系统,分别是他们的谥号、庙号和年号,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那这些“号”分别代表什么?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1. 谥号

谥号始于西周时期,按照一定规范对一个人生平做出评定的称号,也就是常说的对一个人的一生的盖棺定论的一个称号。 小伙伴们需要注意的是,谥号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也就是说,不是只有皇帝才有谥号,其他有身份的人也是可以有谥号的,只不过,不同层级的人的谥号不完全相同。比如“汉武”就是根据谥号的称呼,汉武帝名刘彻,是汉朝第七位皇帝,他的谥号是“孝武皇帝”,简称汉武帝;除此之外,像“汉文帝”“魏武帝”“隋炀帝”这些也都是谥号。那除了皇帝的谥号,比较广为人知的谥号比如说,范仲淹谥号文正,所以我们常称他为范文正公;诸葛亮谥号忠武,所以纪念诸葛亮的专祠就叫武侯祠等等。

2. 庙号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 ,是 指皇帝死后,在太庙里对其进行祭祀时的称呼 ,一般带有“祖”或者“宗”。最初的时候,庙号是非常严格的,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后来,周朝确立了谥号制度,庙号制度被废止,甚至到了秦朝,连谥号制度都被废止,比如秦始皇,他觉得庙号和谥号都是子议父、臣议君,所以就弃而不用,所以秦始皇既不是谥号也不是庙号。不过,庙号这一制度在汉朝以后又继续使用了。总体来看,开国皇帝一般称为“太祖”或“高祖”,比如 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 ;后面的皇帝一般被称为“宗”,比如 唐太宗、宋太宗等 。

3. 年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 , 一般由君主发起。 最早发端于 中国,后来日本、越南等国受到影响也都使用过自己的年号。 现在的日本仍然使用年号。 年号 一般也 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 。 在中国历史上,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 始创年号为建元 , 此后形成制度。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同时改变年号。 中国历史上年号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也就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比如说明成祖朱棣,年号是永乐,也叫永乐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年号是康熙,也叫康熙皇帝。但是也有一些政权在一年之中多次改元,造成几个年号重叠使用的情况;也有的政权自己不建年号,沿用前朝或者其他政权的年号;还有的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

  常见失误题之靠常识解题

  例题讲解:

  1. 输血本质上是一种移植,必然会伴随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就是其中之一,其发病原因简单说来就是供血者体内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患者体内迁移、增殖,反客为主,进而攻击患者的免疫系统。正常情况下,受血者会把供血者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己”而加以排斥,这样供血者淋巴细胞就不能在受血者体内存在。而当受血者与供血者有血缘关系时,两者一部分遗传基因相同,受血者免疫功能低下,不能识别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使得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并增殖,导致发病。所以,________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采用严格规范的临床输血技术至关重要

  B. 没有经过病原体检验的血液是不安全的

  C. 直系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D. 血型相同者也存在输血风险

  【答案】C

  【点评】这道语句填空题,是典型的易错题。许多考试凭借一些影视剧中“病人病危,家属献血”的情节排除了正确选项。而如果按语句填空题的正确做法做题的话,是非常简单的。

  【解析】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根据横线前的“所以”可知,横线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文段首先论述了输血的原理以及排异反应,接着介绍了正常情况下,受血者会把供血者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己”而加以排斥。最后通过转折词“而”指出当受血者与供血者有血缘关系时,受血者不能识别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会导致发病。所以横线处得出的结论应与“血缘关系”这一话题有关。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的“直系亲属”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2.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下列选项,对原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肥沃土地的形成历时久远不得不让人惊叹

  B. 华北黄土高原的土壤厚达五十米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C. 凭借太阳风雨的力量再加上原始生物的尸骸,经过了多少亿万年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

  D. 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罕有生命迹象的寂寞的大石球

  【答案】D

  【点评】此题也是一道错误率极高的细节理解题。D选项“ 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罕有生命迹象的寂寞的大石球 ”中“ 罕有生命迹象 ”为无中生有,但是许多考生带入自己的常识,认为地球在最初的时候确实就是没有生命的,因此就排除了该选项,落入了陷阱。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符合原文。B项对应“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符合原文。C项对应“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符合原文。D项对应“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罕有生命迹象”未在文段体现,属于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D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