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辽阳市国考在哪报名。更多2025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辽阳市国考在哪报名
点击图片: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10月14日发布,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扫码领取历年国考各岗位报考统计分析、进面分数线、备考资料,向华图老师咨询如何选岗等考试信息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地市,完整版可扫码免费获取!
报考条件
报考者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5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4年10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调整学历、专业、工作年限和经历条件以及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国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
【国考公告】【国考大纲】【国考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辽阳市国考在哪报名,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言语理解备考技巧:话题一致法
考场上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出正确答案,对于考生来说,要想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取得较高的成绩,需要熟练掌握每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自己的做题感觉,从而提高答题速度与正确率。
这里为大家介绍实战技巧之一——话题一致法。
话题一致法
【技巧点拨】
话题一致法是指从选项入手,运用主体话题是否一致这一标准进行判别,正确选项论述的主体应与文段论述的主体保持高度一致,如若主体不同,即可将主体不一致的选项排除。主体话题即文段主要论述的对象,或者可扩展为文段所围绕的核心话题。
【判别话题方法】
1.高频词,即文段重复出现的词,多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出现在无重点句的文段中。
例:历朝历代的皇家、文人以及社会名流,对北宋五大名窑瓷器倍加宠爱,深为以青色为基调的天然淡雅而倾倒。至今,神秘的“柴窑”未见踪影,珍稀的“汝窑”,于青色之中淡酝霞光,存世仅几十件,苏富比拍了一件,价逾千万。南宋时,“龙泉窑”的青瓷成为主流,于今也备受崇尚。我们看到的许多古瓷器,仍然闪烁着青釉色的高贵,人们对其的喜爱依旧是瓷物审美中的主流之一。
这段话中的高频词为“青色”,直接或间接地共出现了4次。因此主体词为“青色”。
2.重点句中强调的词,多是主干成分,主语或宾语。
例:在物勒工名发展过程中,一些广告用语也出现在相关器物上。西汉后期的四神纹铜镜上,常铸有“尚方作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遨四海”。同时,汉代铜镜上已经开始用印章、印记标明生产者的姓氏、姓名及产地,可视为商标的萌芽状态。
文段第一句通过“也”引出“广告用语”这一话题,后文通过两个并列的事例进行论证。因此,重点句是第一句,主体是“广告用语”。
3.专有名词,通常专有名词有引号,表强调。
如“供给侧改革”“营改增”。
【试题举例】
【例】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够开发和建设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门类齐全的产业,靠的就是艰苦奋斗。
本段文字旨在说明:
A.中国人民靠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B.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美丽繁华
C.幸福生活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愿望
D.中国的发展建立在人民的劳动创造之上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中国人民的观点,即“幸福就要奋斗”。接下来阐述中华民族的山河、海疆、良田的开发开拓,战胜自然灾害,发展城镇乡村及产业等,这一切靠的都是艰苦奋斗。因此,文段的话题为“奋斗”。A项提到了“艰苦奋斗”,根据话题一致法,文段与选项话题一致,当选。
【纠错】B项仅强调了中国的美丽,C项仅提到中华民族的愿望,均未提到这一切是靠奋斗得来的,偏离重点。D项“劳动创造”也与文段话题“艰苦奋斗”不一致。均排除。
话题一致法就给大家介绍完毕了,希望本方法能够为各位考生带来解题帮助。
常识备考技巧:成为宇航员需要这些条件
【背景】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叶光富、李聪、李广苏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你咋不上天呢”本是一句网络热词,形容对一个爱表现人的感叹或嘲讽。但小编今天看到“神舟十八”这高颜值团队,忍不住想——到底要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上天呢?
航天员选拔包括预备航天员选拔和飞行乘组选拔两大类。预备航天员的选拔涉及基本条件、医学、心理选拔以及综合评价等4个方面。
【基本条件】
宇航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通常需要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有些机构可能要求更高的学历,如科学、技术、工程或数学的硕士学位或医学博士学位。累计飞行时间需要在600小时以上。年龄一般在25至35岁之间,身高在160到172厘米之间,体重在55到70千克之间。最近3年的体检均为“甲等”等43个方面的要求,甚至连睡觉打呼噜也需要考虑。
【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
“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是航天员选拔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项目,它包括超重耐力、前庭功能、噪声敏感性等等,一共有17项生理功能的检查。
首先,超重耐力,指的是人体对超重的耐受能力,这点对于宇航员至关重要。据悉,我国的航天员都是从空军部队中选拔出来的,因为飞行员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比如失重,缺氧,高空等各种特殊环境,都要能适应才行。
其次,航天航空作业与前庭系统紧密相关,而良好的前庭系统功能对于此类作业至关重要。前庭系统功能有很多:第一,帮助我们在行走、站立和移动时保持平衡。第二,影响我们的空间感知和方向感。第三,在体育活动、驾驶等情况下提供重要的感知反馈。如果前庭系统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平衡障碍、头晕、眩晕等症状。航天航空作业中存在诸多对前庭系统构成危险的因素,包括载荷、噪音、电磁波以及化学物质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空间定向障碍,还可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睡眠、情感和高级认知等方面。
最后,噪声敏感性也很重要。神舟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舱外噪声可达到140至160分贝。问天实验舱内部安装了大量压气机、泵、风扇,以及由于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任务所需搭载的“太空冰箱”等设备,这些设备工作的噪声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空间站内的复杂噪声环境。但宇航员必须根据舱内设备的噪声成因、安装位置、体积大小等不同因素想尽办法把噪声保持在60分贝以下,睡眠区保持在50分贝以下,满足相关医学标准要求的工作生活环境。
心理选拔也很重要,因为航天员在航程中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负荷。综合来讲主要从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知识技能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相应的全面考核和评定。
【知识小测验】
我们通常说的晕船和晕车,是因为体内平衡感受器受到了刺激,使人感到眩晕和不适。这个平衡感受器位于:
A.心脏
B.耳朵
C.胃
D.小脑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平衡觉感受器即为耳前庭位于内耳,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前庭是内耳的组成部分,它控制着平衡、协调、垂直平衡、肌肉紧张度及身体所有的肌肉,包括眼睛的肌肉。平衡觉反映的是人体的姿势和地心引力的关系。凭着平衡觉,人们就能分辨自己是直立,还是平卧,是在做加速、减速,还是在做直线、曲线运动。因此,选择B选项。
常识备考技巧:谈“传”色变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然而也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对此,了解并预防这些传染病至关重要。另外,除了生活需求外,在我们的国省考中,这一部分知识也是常出现的考点,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全面而系统地进行学习。
一、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通过各种特定的方式感染人体,并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感染性疾病。
二、传染病分类
1.甲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2.乙类
(1)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2)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丙类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三、传播条件
传染病流行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1.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
四、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
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中,通过鼻腔或口腔吸入后造成感染。如:麻疹、结核病、水痘、流行性感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
2.消化道传播
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污染食物、水源、餐具等,人们在进食、饮水时经口腔进入胃肠道造成感染。婴幼儿也可通过被污染的奶源、奶瓶、奶嘴而感染。如: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轮状病毒感染等。
3.接触传播
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污染土壤、物品等,被传染者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时造成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钩虫病、流行性感冒、白喉病等。
4.蚊虫传播
主要是吸血的节肢虫类,如蚊子、虱子、跳蚤、白蛉、螨虫等在叮咬皮肤时传播病原体。如:疟疾、莱姆病、流行性斑疹伤寒等。
5.血液或体液传播
病原体存在于携带者的血液或体液中,可通过输血、应用血制品、器官移植、性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他人。如: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等。
部分传染病,其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或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通过产道传播造成感染。如: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等。还有一部分传染病会造成上行性传播,病原体从孕妇阴道通过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五、传染病防治
防治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永远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根本。
1.控制传染源
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及时上报。
接触者:进行检测、检查,密切观察、进行药物预防。
病原携带者:筛查、进行治疗、健康教育、调整岗位、随访观察。
空气传播:
2.切断传播途径
(1)空气传播
①咳嗽、打喷嚏要掩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②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正确佩戴口罩;
③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④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2)消化道传播
①饮用水要消毒,不喝生水;
②不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产品;
③吃熟食、肉类食品一定要烧熟煮再食用;
④注意饮食卫生,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在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⑤饭前便后要洗手。
(3)虫媒传播
①做好室内外卫生、消灭“四害”,防虫、灭虫、驱虫;
②减少屋内外积水,及时清理垃圾,不留死水;
③外出尽量穿浅色衣服,穿长袖,穿袜,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
④夏季外出旅游,尽量避免到不洁的水域或草丛中游玩;尽量不要在潮湿的树荫下、草地上以及水边坐卧。
(4)血液传播
①杜绝非法采、供血;
②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③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④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⑤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用品。
3.保护易感人群
①接种疫苗进行主动免疫;
②注射抗毒素、高滴度免疫球蛋白等进行被动免疫;
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④合理休息,不要熬夜,避免过度劳累,合理膳食,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
⑤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六、常见传染病
1.霍乱
(1)定义:霍乱是由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
(2)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3)传播途径: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重症患者吐泻物带菌较多,极易污染环境,是重要传染源。本病不会通过空气传播,也不能通过皮肤直接传播,主要通过饮用或食用被霍乱弧菌污染而又未经消毒处理的水或食物,和接触霍乱病人、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手和物品以及食用经苍蝇污染过的食物等途径传播。
(4)预防措施:公众预防霍乱的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品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
2.狂犬病
(1)定义: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2)症状:主要表现有狂躁型和麻痹型,狂躁型症状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狂躁型因有典型的恐水症状又名恐水症。
(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犬的唾液,经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黏膜和皮肤入侵,少数可在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器官移植也可传播狂犬病。
(4)预防措施:狂犬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及时规范的处理伤口、合理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等手段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病。
被动物咬伤后如何处理伤口?
①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
②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75%酒精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伤口内部。
③伤口处理好后,到正规的狂犬疫苗接种部门及时(24小时内)、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④疫苗接种程序:狂犬病疫苗接种一般采用“五针法”,即在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分别接种1剂。此外,也可采用“2-1-1”免疫接种程序,即接种当天(第0天)分别在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一剂,此后于第7天和第21天,分别再注射一剂。
除做好伤口清洁和疫苗接种外,饲养犬、猫等宠物的人群,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定期为犬、猫注射狂犬疫苗,携犬外出时,应做好宠物的管理。
3.登革热
(1)定义: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传播,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热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2)症状: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三红三痛”:“三红”:即面、颈、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三痛”:即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患者出现全身疲乏。此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因休克或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导致死亡。
(3)传播途径:主要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婴幼儿发病率较高,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4)预防措施:尽量不去或少去登革热流行区域旅游,尽可能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避免蚊虫叮咬;避免在伊蚊出没频繁时段(早上和傍晚)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投放杀灭幼虫的缓释剂;家中建议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防蚊设备,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等装备,科学使用质量合格的杀虫喷雾剂灭蚊。
4.病毒性肝炎
(1)定义: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根据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病毒性肝炎的分型可以分为甲、乙、丙、丁、戊等五种。除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病毒。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2)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乏力,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发热,有些甚至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
(3)传播途径: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传播,如甲肝病人的粪便污染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没有防护的性接触传播以及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例如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乙型肝炎基本相似;而丁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传播;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则与甲型肝炎相似,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4)预防措施:甲肝和戊肝: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做好饮水、食品和环境卫生,加强服务行业、幼托机构及学校卫生管理,从源头上杜绝潜在的传播来源;乙肝、丙肝和丁肝:严格管理血液和血制品,预防家庭内经密切接触传播;甲肝、乙肝可通过接种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来预防。
5.艾滋病
(1)定义: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2)症状: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者可经历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不同阶段患者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急性期:通常在接触HIV后1-2周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有头痛、皮疹、脑膜脑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颈、腋及枕部有肿大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有肝脾肿大。
无症状期:常无明显症状及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艾滋病期: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1个月;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大于1cm);慢性腹泻多于4-5次/天,3个月内体重下降大于10%;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病、隐球菌脑膜炎、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淋巴瘤等;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
(3)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
(4)预防措施:切断艾滋病病毒的性传播途径,洁身自好,不滥交,正确使用安全套,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避免医源性的艾滋病传播,在医疗操作中避免不必要的注射与输血,如有必要,应要求使用经检验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发生高危行为后,如果有可能,应尽早使用艾滋病阻断药物;在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后,要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在艾滋病流行地区,要避免与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七、传染病流调
1.流调的全称是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更是疫情控制的关键。
2.流调的意义:一是找上游,即追踪传染源,查找这个病人从哪里感染的;二是探寻传播途径,搞清楚疾病是怎么传播的;三是查下游,发现潜在的病例密切接触者,研判疾病会波及到什么范围。四是书写调查报告,它是开展医学隔离、医学观察的基础,也是挖掘信息、发现疾病传播规律、控制疫情扩散的基础,更是卫生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八、传染病密接
1.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判定密切接触者原则:
1.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2.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3.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4.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 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5.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6.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
8.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人员;
9.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2.次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调查中要以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 家属和同事等人群为重点。
3.一般接触者: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小试牛刀】
关于传染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
B.艾滋病病毒可由蚊子传播
C.禽流感患者康复后不再具有传染性
D.狂犬病患者会出现恐水、怕光、怕声等症状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蚊虫叮咬每一次的吸血量非常小,达不到传染的量。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每年估计有300万-500万霍乱病例,另有10万-12万人死亡。病发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霍乱弧菌存在于水中,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粪便污染过的水。A项说法正确。
C项: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禽流感患者康复后禽流感病毒就被消灭了,没有了禽流感病毒,就不会再传染。C项说法正确。
D项: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狂犬病又名恐水症。D项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