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社会工作者 > 报考指导

2024大连市社区工作者职位表社区工作者

辽宁华图 | 2024-10-18 08:07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2024大连市社区工作者职位表社区工作者。更多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社区工作者考试专属客服:点击社区工作者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4大连市社区工作者职位表社区工作者

辽宁社区工作者公告职位表下载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图书>>>>

  社区工作者笔试图书教材

  社区工作者面授笔试课程

  社区工作者精品网校课程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2024大连市社区工作者职位表社区工作者,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课程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备考技巧

  (单选题)某企业预计今年营业收入增长15%,营业支出增长10%,营业利润增加600万元。已知该企业去年的营业利润为1000万元,则其今年的预计营业支出是:

  A.9000万元

  B.9900万元

  C.10800万元

  D.11500万元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

  第二步,设该企业去年的营业支出为x万元,那么去年的营业收入为(x+1000)万元。可得今年该企业的营业支出为1.1x万元,今年营业收入为1.15(x+1000)万元。可列方程:1.15(x+1000)-1.1x=1000+600,解得x=9000,那么今年的预计营业支出是9000×1.1=9900(万元)。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在切钢管时会在切口处产生钢材损耗,每切一次损耗的钢材量约为10克,一根钢材被均匀地切成三等份,损耗钢材为钢材总重量的0.2%,则这根钢材的重量为:

  A.10千克

  B.12千克

  C.14千克

  D.15千克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切成三等份,需要切2次,每次损耗10克,则钢材重量为10×2÷0.2%=10000克=10千克。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边长为整数且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正方形,面积之和不大于5000,其中有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第3个正方形的面积,这样的正方形存在多少组?

  A.6

  B.7

  C.9

  D.10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

  第二步,设三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a-n、a、a+n(a、n都是正整数),那么由题意有:(a-n)²+a²=(a+n)²,化简为a²=4an,由于a为正整数可知a=4n。可知三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3n、4n、5n,面积之和为(3n)²+(4n)²+(5n)²=50n²≤5000,n²≤100,n可以取1到10,共10组解。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8个包装盒里面分别装有17、19、26、27、 35、40、42、50 包小蛋糕,小李先取走一盒,其余的被小王、小周、小孙拿走,已知小王和小周取走的蛋糕包数相同,并且是小孙拿走的两倍,则小王取走的盒子里面的蛋糕包数最可能是∶

  A.19、26、35

  B.19、35、42

  C.17、27、26

  D.17、35、40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8个包装盒共17+19+26+27+35+40+42+50=256包小蛋糕,设小孙取了x包,则小王、小周各取了2x包,256-小李=5x,5x一定是5的倍数,即256-小李为5的倍数,根据题干信息,小李应只可能是取了26包,则解得x=46,小王取了2x=92包,观察选项仅D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2012~2021的10年间,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1个沿海省市的核电、火电、钢铁、石化等行业的海水冷却用水量稳步增长(图1),其中浙江、福建、广东3省海水冷却用水量相对较高(表1)。截至2021年底,11个沿海省市共建有海水冷却工程22个,2021年全国11个沿海省市海水冷却工程年总循环量为169.5亿吨。

  

 

  

 

  (单选题)图1中相较于2012年,11个沿海省市海水冷却用水量实现翻一番的年份首次出现在:

  A.2018年

  B.2019年

  C.2020年

  D.2021年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计算。

  第二步,定位图1材料,“2012年11个沿海省市海水冷却用水量为841.0亿吨”。

  第三步,要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变成2012年用水量841.0亿吨的2倍,即为841.0×2=1682亿吨,由图1材料可知,2020年11个沿海省市海水冷却用水量为1698.1亿吨,所以用水量实现翻一番的年份首次出现在2020年。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可以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A.2021年全国11个沿海省份海水冷却用水量前4名依次为:广东、浙江、福建、江苏

  B.2012~2021年浙江、广东年海水冷却用水量之和均超过全国同期的60%

  C.2012~2021年表1的8个省市中福建的海水冷却用水量年平均增速最快

  D.2012~2021年间,广东的海水冷却用水量均为辽宁同期的3倍以上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读数比较,定位表格材料最后一列,用水量前四名分别为广东(571.3亿吨),浙江(338.7亿吨),福建(264.3亿吨),山东(145.1亿吨),江苏(117.5亿吨)不是第四名,错误。

  B选项,和差类计算,2012年用水总量为841亿吨,其60%为841×60%>800×60%=480亿吨,而2012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199.1+275.5<200+280=480亿吨,因此2012年二者之和没到总量60%,错误。

  C选项,年均增长率比较,定位表格材料,根据,当相差年数n相同时,直接比较即可,可知福建的末期量与初期量之比为,首位商3,而其他各省市的末期量与初期量之比均小于3,正确。

  D选项,现期倍数计算,定位表1,2014年广东用水量318.5亿吨,辽宁用水量为116.2亿吨,根据倍数=,代入数据,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图1中2012~2021年期间海水冷却用水量年增量高于2012~2021年期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年平均增长量的年份共有几个?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做差比较。

  第二步,定位图1。

  第三步,先计算2012年~2021年海水冷却用水量的年均增长量。根据,代入数据可得亿吨。根据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2012年增量因缺少数据无法判断,因此忽略。2013年增量=883-841<103.8,2014年增量=1009-883>103.8,2015年增量=1125.7-1009>103.8,2016年增量=1201.4-1125.7<103.8,2017年增量=1344.9-1201.4>103.8,2018年增量=1391.6-1344.9<103.8,2019年增量=1486.1-1391.6=94.5<103.8,2020年增量=1698.1-1486.1>103.8,2021年增量=1775.1-1698.1<103.8,因此满足条件的年份有14年、15年、17年、20年共4个年份。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2012~2021年关于各省同年份海水冷却用水量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辽宁>河北

  B.山东>江苏

  C.广东>浙江

  D.江苏>广西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2012~2021年各省数据均已给出,直接读数即可。

  第三步,A选项中2021年辽宁49亿吨,河北54.6亿吨,不满足辽宁>河北,错误;

  B选项中每一年均满足山东>江苏,符合条件,正确;

  C选项中2015年广东332.2亿吨,浙江336亿吨,不满足广东>浙江,错误;

  D选项中2017年,江苏42.4亿吨,广西54.2亿吨,不满足江苏>广西,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表1中,2021年除浙江、福建、广东外的5个沿海省市海水冷却用水量占全国11个沿海省市的:

  A.24.6%

  B.33.8%

  C.47.6%

  D.66.2%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图1,2021年全国11个沿海省市的海水冷却用水量为1775.1亿吨;定位表1,2021年除浙江、福建、广东外的5个沿海省市海水冷却用水量分别为49.0亿吨、54.6亿吨、145.1亿吨、117.5亿吨、70.6亿吨。

  第三步,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代入数据得,根据选项首位不同,选项差距大,则分子部分可看成49+55+145+118+71=438,分母截两位,结果为,首位商2。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教育的内容。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

  A.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B.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C.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D.学习先进科学知识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引出“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话题,接着通过“不但……而且”进一步论述具体措施,递进之后是重点,故文段的主旨为递进后提出的对策,即“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教育的内容”,重点强调“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为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项。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B项和D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均与文中强调的对策话题不一致。

  (单选题)一般来说,残破的物体总是不美的。但偏偏有那么些古建筑、雕塑乃至日用品的残体被认为是美的,这又该如何解释呢?可能因为,这些具有审美价值的残体,原本具有重要价值,或者由于可观的规模,或者由于重要的实用功能,如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是毁于兵燹或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项目中,就有一大批这样的古建筑,诸如中国的长城、希腊的巴特农神庙、柬埔寨的吴哥窟等等。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如何欣赏古建筑

  B.“废墟”何以是美的

  C.何为建筑的残缺之美

  D.“世界遗产”的评选标准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出“残破的物体总是不美的”这一话题。而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引出问题,即为什么有那么多残体被认为是美的。接下来给出了答案,可能是这些残体原本具有重要价值,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最后列举了一大批这样的古建筑进一步论证观点。文段重点在于解释为什么有些残体是美的。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偏离文段核心话题,文段讲的是“古建筑、雕塑乃至日用品的残体”,而非“古建筑”。C项:“何为建筑的残缺之美”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D项:“‘世界遗产’的评选标准”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