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5年沈阳市国考去哪报名

辽宁华图 | 2024-10-18 08:05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沈阳市国考去哪报名。更多2025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沈阳市国考去哪报名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点击图片: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10月14日发布,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2025国家公务员笔试图书教材

  2025国家公务员面授笔试课程

  2025国家公务员精品网校课程

  扫码领取历年国考各岗位报考统计分析、进面分数线、备考资料,向华图老师咨询如何选岗等考试信息

试题资料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地市,完整版可扫码免费获取!

  

  报考条件

  报考者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5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4年10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调整学历、专业、工作年限和经历条件以及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沈阳市国考去哪报名,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判断推理备考技巧:火眼金睛辨“多真多假”

  一、如何来识别?

  真假推理其实是逻辑判断中的一部分题型,如何来断定这道题是真假推理呢?其实很简单,就是题干中给出若干论断,并且明确真假就是真假推理题。

  二、如何解题?

  多真多假考察大家的类型题基本上有如下三种:

  1.奇数个论断

  找多组矛盾关系,矛盾关系的特性是必然存在一真一假,有几组矛盾关系就找几组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外基本只剩一个论断,剩余这个论断真假就能明确。

  2.两真两假

  先找矛盾关系再找包容关系(推出关系)。

  包容关系(推出关系):当题干中一个论断成立能够推出另一个论断也成立,那么这两个论断就构成包容关系。

  常考的包容关系:A→A或B;B→A或B;A且B→A;A且B→B等。

  当构成推出关系的两个论断是一真一假的时候均为前假后真。

  3.假设法

  既不存在多组矛盾关系,又无包容关系,就可以采用假设的方法。

  如果出现矛盾,则假设不成立;如果没有出现矛盾,则可以直接使用该假设条件。

  判断推理备考技巧:图形推理之平移中隐藏的路径

  判断推理分为四大模块,其中图形推理这一模块考点众多,复习难度较大,但掌握了图形特征就可以轻松应对。规律类图形推理分为位置类、样式类、数量类、属性类与功能类,其中位置类的平移考点在近年的考试中难度增大。难度升级的原因之一就是题干给出的图形中隐藏了平移的路径,如何发现隐藏的路径,成为了解题的关键。接下来,我们来一起结合题目,寻找那些被隐藏了的移动路径。

  位置类平移题目的图形特征是图形组成元素和架构相同,图形中的小元素位置在平面上发生变化。常见的考查形式是图形有明显的格子/框架,解题时重点分析每个小元素的移动规律,但是在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中,我们观察图形时可以感知到不同的小元素,但是却找不到明显的框架和移动轨迹,此时,可以在每幅已知图形中找到相同的小元素,然后,将相同元素的位置叠加在一个图形中,即可得到该元素的平移路径。

  【例】每道题包含一套图形和四个选项,请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在问号处,使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A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组成相同,考虑动态位置。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每个图形中均有1/4的半圆,半圆依次从右上角移动到右下角、左下角、左上角、右上角,沿顺时针方向每次移动一步,问号处的1/4半圆应该在右下角,且其开口朝向内部,排除B、D选项。再观察图一左上角的短实线,依此向下移动到中间、左下,循环移动,问号处图形中该条实线应该在左下,排除C选项。

  因此,选择A选项。

  【思路点拨】

  1.找到图形中的平移元素:半圆弧、长线条、短线条;

  2.依次叠加每一幅图形中3个平移元素出现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3.确定每个平移元素移动的方向和步数;

  4.得出答案。

  接下来让我们根据上面题目的解题思路,一起来练习一下下面的2道题目。

  【练习1】每道题包含一套图形和四个选项,请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在问号处,使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A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同(每个图形均由横线、竖线和斜线组成),线条位置发生明显变化,考虑平移。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如图,绘制4×4方格进行定位。

  a线依次向下移动1格,b线依次向右移动1格,c线以A点为圆心进行“顺时针45°、逆时针90°、顺时针45°”周期性旋转。

  因此,选择A选项。

  【练习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A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同,图形元素发生明显位置变化,考虑位置类。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如下图所示,图形中开口框部分每次顺时针旋转90°,虚线部分在外圈顺时针每次移动一格,横线部分每次向上平移一步,走到头循环。

  因此,选择A选项。

古代的选官用人制度

常识是公职类考试必考的知识点之一,考察的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各个方面,学习起来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广度。公务员考试是当下国家选人用人的形式之一,那么古代是如何选官用人的呢?

古代选官用人的制度:

1、世卿世禄制

商周时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主要和“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以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世代相传,虽然担任大小官职的人都需要学习国学知识和相关的礼仪制度,但也形成了世代垄断的官职,没有起到选贤任能的作用,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后期的选官制度有着很大的差异。

2、察举制

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具体的形式就是根据国家的需要由地方和大臣举荐人才。举荐又多数以“举孝廉”为主,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这种选人用人的方式提升了人才选用的质量。成为汉代的主要选官制度。

3、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曹丕接受陈群的建议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将人才按优劣划分为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前期还是以人的能力和家世为主要划分依据,但到了后期,就主要看家世和门第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使得九品中正制又称为了贵族垄断的选官制度,使得选官制度又变成了贵族士大夫的工具。

4、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取分科考试的方式选官,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科”指的是考试科目,“举”指的是选拔人才。科举制历时1300余年,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科举考试在古代是实行时间最长也是选人效率和质量都非常高的选官用人制度,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君权进一步加强,科举制考察的形式和内容都做了进一步的约束,考试的内容以八股文为主,约束了考生的思想,起不到选贤用能的作用。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一同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以上的四种选官用人制度贯穿了中国古代的各个主要时期,也代表着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每种制度都有兴衰,也各有优缺,这也都是我们要学习的主要部分,想要成为现代中国公职人员的一份子,一定要能够通晓古今、以史为镜、取其精华,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公职人员。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