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5年朝阳国家公务员笔试准考证

辽宁华图 | 2024-11-27 08:06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朝阳国家公务员笔试准考证。更多2025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朝阳国家公务员笔试准考证

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点击图片: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成功的报考者,于2024年11月25日0:00至12月1日15:00点击图片进入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自行打印准考证。请考生妥善保管,笔试、面试、体检阶段需要使用,丢失不补。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公告 国考简章 国考职位表 国考报名时间
资讯 国考考试时间 国考报考指导 国考考试内容
资料 国考行测试题 国考申论试题 国考历年分数线
备考 笔试课程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扫码领取历年国考各岗位报考统计分析、进面分数线、备考资料,向华图老师咨询如何选岗等考试信息

试题资料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地市,完整版可扫码免费获取!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朝阳国家公务员笔试准考证,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5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常识判断备考技巧:地理知识——八大行星

  在行测常识判断考试中,因为要考查到考生知识面的广度。地理部分的知识主要由两个大的部分构成,自然地理和中国地理。在这两个部分中前者难度系数较大,尽管以前初高中学过,但是因时间久远能够记住的学生也是少之甚少。华图教育在本文主要给考生介绍自然地理天体系统中的八大行星,主要是八大行星的分类,以及相关行星的特点。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一、八大行星分类

  (一)类地行星

  类地行星是指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也就是岩石行星,表面一般为峡谷、陨石坑、火山,外部以硅酸盐地幔所包围,以铁为金属中心:比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二)类木行星

  类木行星是不以岩石或其他固体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大行星,也称作气态行星,主要由氢、氦、水组成:比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类木行星又可以分为巨行星和远日行星,木星和土星体积巨大,也称作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由于距太阳远,也称作远日行星。

  二、行星特点

  (一)水星: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最接近太阳,公转速度最快;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昼夜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

  (二)金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太白金星”、“启明”或“长庚”;最亮和地表温度最高的行星;金星是唯一自东向西自转的行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三)地球:直径最大和比重最大的岩石行星,密度最大,已有46亿年历史;自转公转都是自西向东;与其他行星最大的区别: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

  (四)火星:西方称火星为“战神玛尔斯星”,也称为“红色星球”;中国古代称之为“荧惑”;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自转轴倾角和周期均与地球相近,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39分,公转周期为687地球日;我国火星探测“天问一号”,火星车“祝融号”。

  (五)木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岁星”;质量和体积最大,是一颗气态巨行星;自转最快;木星大红斑是木星表面的特征性标志,是木星上最大的风暴气旋。

  (六)土星:中国古代称为“镇星”(也写作“填星”);太阳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卫星最多,2023年确认的土星卫星有145颗;光环是最美丽的。

  (七)天王星:第一颗使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天王星自转的轴线几乎平行于黄道面,是太阳系中唯一“躺着走”的行星。

  (八)海王星:被称为“笔尖下的行星”,仅有的利用数学预测而非观测意外发现的行星;离太阳最远,公转周期最长。

  判断推理备考技巧:火眼金睛辨“多真多假”

  实战演练

  【例1】某中药材店开张筹备中,有几个药柜的标签上尚未标注药名,几个进店的消费

  者纷纷猜测,甲说:1号柜里是贝母;乙说:2号柜里是三七而且3号柜里不是川芎;丙说:1号柜里肯定不是贝母;丁说:如果2号柜里是三七,那3号柜里就是川芎;戊说:我猜4号柜里是石斛。这时药店老板走进来笑着说:你们中有两个人说错啦。

  根据上述叙述。可以推出的是:

  A.1号柜里是贝母

  B.2号柜里不是三七

  C.3号柜里不是川芎

  D.4号柜里是石斛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并且明确真假,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甲、丙说的话是矛盾关系,乙、丁说的话是矛盾关系。有两组矛盾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一假”及题干5个论断2假3真,可知,甲丙中必然有一真一假、乙丁中必然也有一真一假,已经满足两真两假,所以戊一定为真,即4号柜里是石斛。

  因此,选择D选项。

  【例2】 甲和乙都有可能受邀参加某专家论坛。现在,甲得知了以下消息:

  (1)论坛主办方决定,至少邀请甲或乙中的一位;

  (2)论坛主办方决定不邀请甲;

  (3)论坛主办方一定会邀请甲;

  (4)论坛主办方决定邀请乙。

  假如上述消息中,两条为真,两条为假,则可推出:

  A.论坛主办方决定邀请甲,不邀请乙

  B.论坛主办方决定邀请乙,不邀请甲

  C.论坛主办方决定同时邀请甲和乙

  D.论坛主办方决定既不邀请甲,也不邀请乙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2)和(3)为矛盾关系,(1)和(4)为包容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一假”及题干信息四句论断中两真两假,所以(2)和(3)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1)和(4)中也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1)和(4)为包容关系,乙→甲或乙,应该“前假后真”,即乙为假,甲或乙为真,那只能甲为真,那么可以推出没有邀请乙,邀请甲。

  因此,选择A选项。

  【例3】甲、乙、丙、丁四人驾车外出,遇到交警排查酒驾,四人因司机酒后驾车害怕受到惩罚而弃车逃跑,很快被交警擒获。当询问谁是驾驶员时,甲说:“不是我。”乙说:“是甲。”丙说:“不是我。”丁说:“是乙。”

  若四人中有且仅有两人说了假话,那么谁一定说了假话?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甲和乙为矛盾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一假”及题干信息两真两假,不存在多组矛盾关系,又无包容关系,只能采用假设法,可知丙和丁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即包括两种情况:

  (1)丙为假,丁为真,可知:丙和乙均是驾驶员,不能两人同时是驾驶员,出现冲突,排除。

  (2)丙为真,丁为假,可知:丙不是驾驶员,乙不是驾驶员,则驾驶员要么是甲,要么是丁,不存在冲突,符合题意。

  结合设问方式找“一定”说假话的人,则丁一定说假话。

  因此,选择D选项。

  总结一下我们上三道例题,不难发现,其实多真多假类的真假推理题也是很容易的,只要大家勤加练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掌握这个模块的技巧,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快速解决,更快上岸,加油吧!

  言语理解备考技巧:主旨观点题的转折文段

  我们在做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时,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提问: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这段文字旨在说明?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这类题重点考查归纳概括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作者的意图的能力,为主旨类题目。说到主旨题,就不得不提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转折文段了,一说起转折文段,很多人都会理所当然地以为转折之后就是重点。但是所有的转折文段都是这样的吗?华图教育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内容转换,转折后引出作者观点

  经常会有女生给男生发一种卡片——你很好,但是我们不合适。我们来看,这句话想强调什么呢?是真的想表达你很好吗?前一句话在说你好不好的话题,后一句转换了个话题,讨论合不合适的问题。像这种,前后内容转换,转折后引出作者观点的行文,重点在转折后的观点,也就是在强调我们不合适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做道例题感受一下。

  例1

  互联网时代,地球是平的,这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个因信息技术而紧密、方便联系的互联世界中,已经冲破了国家和地域的限制。然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拥有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用户的管理方式和本地诉求也不尽相同,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从而赢得一片广阔的市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在互联网时代:

  A.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是竞争的关键

  B.世界因技术而紧密联系

  C.信息技术的飞跃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D.互联网产品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华图解析】A。首先文段说的是互联网冲破了国家和地域的限制,接着用“然而”承接,发生了转折。转折后说的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域如何在竞争中拥有主动权,所以转折前后内容发生了变化,属于内容转换,转折后的观点才是作者想要表明的。也就是说强调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的方法是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与此相符的只有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