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为您提供2025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5年报考盘锦市公务员岗位怎么选。更多2025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5年报考盘锦市公务员岗位怎么选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为了考生能够及时查看辽宁公务员考试考情,辽宁华图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2025辽宁公务员考试网 | |||
公告 | 省考简章 | 省考职位表 | 省考报名时间 |
资讯 | 省考考试时间 | 省考报考指导 | 省考考试内容 |
资料 | 省考行测试题 | 省考申论试题 | 省考历年分数线 |
备考 | 笔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图书教材 |
扫码领取历年省考各岗位报考统计分析、进面分数线、备考资料,向华图老师咨询如何选岗等考试信息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地市,完整版可扫码免费获取!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报考指南>>>>(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报考盘锦市公务员岗位怎么选,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单选题)电视剧《功勋》选材于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经历,下列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与其事迹表述正确的是:
①《黄旭华的深潜》讲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故事
②《无名英雄于敏》讲述了抗美援朝英雄于敏扎根贫困山区的故事
③《孙家栋的天路》讲述了“两弹一星”科学家孙家栋开拓航天事业的故事
④《默默无闻张富清》讲述了核物理学家张富清隐姓埋名从事氢弹开发的故事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知识。
第二步,黄旭华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主持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研制。①正确。
孙家栋,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技术负责人。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③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于敏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②错误。
张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1955年1月转业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先后在城关粮油所、县粮食局、县纺织公司、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1984年12月离休。④错误。
(单选题)在一次救灾扶贫中,给贫困户发米粮,如果每个家庭发50公斤,多230公斤。如果每个家庭发60公斤,则少50公斤。问这批粮食共( )公斤。
A.1780
B.1630
C.1730
D.1550
正确答案:B
解析
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余数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贫困家庭数为x,根据粮食总量不变可列方程50x+230=60x-50,解方程得x=28,故这批粮食共有50×28+230=1630(公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余数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每个家庭发50公斤,多230公斤,可知粮食总量-230能被50整除。代入A选项,1780-230=1550,能被50整除;代入B选项,1630-230=1400,能被50整除;代入C选项,1730-230=1500,能被50整除;代入D选项,1550-230=1320,不能被50整除,排除。
第三步,如果每个家庭发60公斤,则少50公斤,可知粮食总量+50能被60整除。代入A选项,1780+50=1830,不能被60整除,排除;代入B选项,1630+50=1680,能被60整除;代入C选项,1730+50=1780,不能被60整除,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小明从家到学校去上学,先上坡后下坡。到学校后,小明发现没带物理课本,他立即回家拿书(假设在学校耽误时间忽略不计),往返共用36分钟,假设小明上坡速度为80米/分钟,下坡速度为100米/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
A.2400米
B.1720米
C.1600米
D.1200米
正确答案:C
(单选题)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图形均由简单线条组成,考虑一笔画。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均可一笔画成,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同,局部元素方向不同,考虑旋转和翻转。
第二步,十六宫格式,且图形外部出现箭头,按照箭头指引方向找规律。
按照箭头指示的方向,图形顺时针依次旋转90°(图中5个空白格可视为隐藏了图形),只有A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有调查发现,某镇的乡村振兴工作中,由县农业部门工作人员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的村庄其农业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由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的村庄。据此有人认为,县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更重视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而农业产业发展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因此县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往往较好。
以下选项中属于上述论证过程中隐含前提的是( )。
A.农民收入是评价乡村振兴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
B.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往往有更多农业产业相关的专业知识
C.乡村振兴工作的成效只能用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来衡量
D.不同村庄农民收入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前基本持平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论据。
论点:县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往往较好。
论据:县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更重视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而农业产业发展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建立联系。在论据增加农民收入与论点乡村振兴工作成效之间建立联系,属于前提。
B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往往有更多农业产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成效无关,排除。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乡村振兴工作的成效“只能”用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来衡量,意味着“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是影响“乡村振兴工作成效”的唯一条件,间接说明论据中的“农民收入”这一条件无法衡量“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不同村庄农民收入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前基本持平,但论点比较的是某一村庄开展乡村振兴前后的情况,而不是不同村庄的情况,不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