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安招警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招警考试备考文章:大连市甘井子区警务辅助人员考试体能测试项目。更多辽宁公安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招警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zhaojing/)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招警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招警考试备考文章:大连市甘井子区警务辅助人员考试体能测试项目
点击查看:辽宁公安招警考试面试>>>>
>>>>>公安招警问题详情扫码咨询,领取资料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公安招警考试文章:大连市甘井子区警务辅助人员考试体能测试项目,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安招警备考技巧
4.诸子百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名言与所属学派对应正确的是: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②“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
③“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④“上之所是皆是,上之所非皆非”
A.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B. 道家 儒家 法家 墨家
C. 儒家 法家 兵家 墨家
D. 道家 兵家 法家 名家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属于儒家思想,意思是要推己及人,不仅要赡养自己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幼辈,也要照顾到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和小孩。“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属于法家思想,法律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定分止争”,即明确物的所有权;“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属于兵家思想,强调战争中掌握天时、地利,就有把握取得胜利;“上之所是皆是,上之所非皆非”属于墨家思想,即强调极权主义治国,崇尚服从上级。
因此,选择C选项。
5.下列著名战争(役)与参战将领,对应错误的是:
A. 百团大战——彭德怀
B. 滑铁卢之战——拿破仑
C. 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D. 美国南北战争——华盛顿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南北战争(1861年4月12日—1865年4月9日)是美国历史上一场最大规模的内战,战争最终以联邦胜利告终。战争之初本为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后来演变为一场为了黑奴自由的新生而战的革命战争。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北方最高领袖是林肯,军队领袖是尤利塞斯·格兰特。南方最高领袖是杰弗逊·戴维斯,军队领袖是罗伯特·李。因此,美国南北战争与华盛顿对应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一场空前规模的战役,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中,有一半参加了这场战役。1940年8月8日,在延安的朱德与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的彭德怀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共同下达了发动“百团大战”的行动命令。朱德返回延安后,彭德怀成为百团大战具体的实施者和指挥者。从8月20日开始,彭德怀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直接指挥了百团大战。故百团大战和彭德怀对应正确。A项正确。
B项:滑铁卢战役是1815年6月18日,由法军与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的决战。战役结局是反法联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次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也是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拿破仑战败后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岛,自此退出历史舞台。滑铁卢之战与拿破仑对应正确。B项正确。
C项: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这场战役由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将领指挥。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台儿庄战役与李宗仁对应正确。C项正确。
6.下列事件或文献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 黄巢起义→黄巾起义→黄花岗起义
B. 《春秋左传》→《资治通鉴》→《四库全书》
C. 阿姆斯特朗登月→原子弹诞生→哈勃空间望远镜升空
D. 美国《独立宣言》→《共产党宣言》→法国《人权宣言》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历史知识。
第二步,《春秋左氏传》为左丘明写于春秋末期。《资治通鉴》为司马光写于北宋。《四库全书》为纪晓岚编纂于清朝乾隆时期。按时间排序为春秋、北宋、清朝。B项排序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黄巢起义发生于唐朝末年公元878年到公元884年。黄巾起义发生于东汉末年。黄花岗起义是1911年中国同盟会在广东省发起的一场起义,发生在民国时期。因此A项排序错误,排除。
C项: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第一颗原子弹诞生是在1945年7月16日,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引爆成功。哈勃空间望远镜于1990年4月24日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因此C项排序错误,排除。
D项:美国于1776年签署《独立宣言》。《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颁布。《人权宣言》是1789年颁布。因此D项排序错误,排除。
7.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发展
C.人民群众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D.人民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是体现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试金石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强调人民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是体现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试金石。
因此,选择AD选项。
【拓展】BC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BC项排除。
【题型】多选题
8.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理想的自我,因为失败会带给你经验,成功会带给你信心。”这段话表明:
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B.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C.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题干中“因为失败会带给你经验,成功会带给你信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即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A项正确。“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理想的自我”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C项正确。
因此,选择AC选项。
【拓展】B项: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质变,注重量的积累但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并不会实现质变。B项排除。
D项: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所以不能说质变比量变更重要。D项排除。
【题型】多选题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要求蕴含的哲理有:
A.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内外因辩证关系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本题中“志和智”是农民脱贫的内因,“扶”是外因,体现了内外因辩证关系。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内因和外因既相区别又相联系,辩证统一。无内因,则无外因;无外因,亦无所谓内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在一种场合、一种联系中是内因,在另一种场合、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是外因;反之亦然。
1.1922年( )召开,我党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我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A.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四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中共二大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党的最高纲领。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大会提出在目前(1922年)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这就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政权是从枪杆子中打出来的”,毛泽东的这句话是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古田会议
D. 瓦窑堡会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毛泽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在“八七”会议上结合中国当时国情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即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这是由中国国情特点决定的。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该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古田会议是指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工农红军中的红四军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的第九次全军党代表大会。毛泽东重新当选为书记,确立了其在红四军中的领袖地位。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史上重要的会议之一。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瓦窑堡会议是指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等决议案,决议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3.正式提出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文献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论十大关系》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和各民主党派相互关系的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因此,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