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社会工作者 > 报考指导

2025年本溪市社工的考试公告

辽宁华图 | 2025-03-27 08:07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2025年本溪市社工的考试公告。更多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社区工作者考试专属客服:点击社区工作者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5年本溪市社工的考试公告

辽宁社区工作者公告职位表下载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图书>>>>

  社区工作者笔试图书教材

  社区工作者面授笔试课程

  社区工作者精品网校课程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2025年本溪市社工的考试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课程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备考技巧

  (单选题)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有红色、黑色、白色的小球共60个。小明通过足够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球、黑色球的概率分别为15%、40%。那么,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最可能是:

  A.25

  B.26

  C.27

  D.29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基本概率。

  第二步,摸到红色球的概率为15%,摸到黑色球的概率为40%,那么摸到白色球的概率为1-15%-40%=45%。

  第三步,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为60×45%=27。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某企业参与兴办了甲、乙、丙、丁4个扶贫车间,共投资450万元,甲车间的投资额是其他三个车间投资额之和的一半,乙车间的投资额比丙车间高25%,丁车间的投资额比乙、丙车间投资额之和低60万元。企业后期向4个车间追加了200万元投资,每个车间的追加投资额都不超过其余任一车间追加投资额的2倍,问总投资额最高和最低的车间,总投资额最多可能相差多少万元?

  A.70

  B.90

  C.110

  D.130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与最值问题的杂糅。

  第二步,4个车间共投资450万元,甲车间是其他三个车间之和的一半,甲车间为450÷3=150万元,乙、丙、丁之和为300万元。根据乙比丙高25%,设丙为4x、乙为5x,根据丁比乙、丙之和低60万元,丁为9x-60,列方程4x+5x+9x-60=300,解得x=20,乙为100万元、丙为80万元、丁为120万元。

  第三步,后期向4个车间追加200万元,每个车间的追加投资额都不超过其余任一车间追加投资额的2倍,设追加最少的为y万元,最多的为2y万元,根据问题所求投资额最高与最低可能相差多少,即让y与2y差距尽可能大,则其余两车间追加均为y万元,列方程:2y+y+y+y=200,解得y=40万元,2y=80万元,投资额最高为甲150+80=230万元、最低为丙80+40=120万元,最高和最低相差230-120=110万元。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下列作者、作品、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A.诸葛亮—《诫子书》—汉

  B.贾谊—《过秦论》—汉

  C.韩愈—《秋声赋》—宋

  D.王安石—《捕蛇者说》—宋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过秦论》是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代表作。全文深入分析了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并使之作为汉朝稳固统治的前车之鉴。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家书,用以勉励其子修身立志。

  C项:《秋声赋》是北宋欧阳修的辞赋作品,抒发了作者对人生不易的感悟。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D项:《捕蛇者说》是唐代柳宗元的散文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单选题)2,3,10,15,26,( )

  A.29

  B.32

  C.35

  D.37

  正确答案:C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皆在幂次数附近波动,考虑幂次修正数列。

  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底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求项底数为5+1=6,指数数列是2的常数数列,修正数列是以1,-1为周期的周期数列,下一项为-1,则所求项为6²-1=35。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数列大小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隔项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16+4=20,则所求项为15+20=35。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三:数列大小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做两次差如图所示:

  

 

  猜测二次差数列是以6,-2为周期的周期数列,下一项为-2,一次差数列下一项为11+(-2)=9,则所求项为26+9=35,验证选项,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5,9,11,17,( )

  A.21

  B.22

  C.26

  D.30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隔项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猜测差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8+2=10,则所求项为11+10=21,验证选项,满足规律。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为了解决环卫、市政、绿化等户外作业人员吃饭难、休息难的问题。某城市设置了若干个城管驿站。如果每个城管驿站服务80人,那么有1080名户外作业人员无法得到服务;如果每个城管驿站服务100人,那么就有四个驿站空置。若要满足全部需求,则每个城管驿站至少要服务多少人?

  A.93

  B.94

  C.95

  D.96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设驿站有x个,由题意有80x+1080=100(x-4),解得x=74,代入到方程里,可知户外作业人员总数有100×(74-4)=7000人,每个驿站至少服务7000÷74=94.+,取整为95人。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1,1,5,13,41,( )

  A.53

  B.79

  C.95

  D.121

  正确答案:D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多级数列,用做和求解。

  第二步,做和如图所示:

  

 

  和数列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54×3=162,所求项为162-41=121。

  因此,选择D选项。

  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递推数列。

  第二步,通过前几项,1×3+1×2=5,1×3+5×2=13,5×3+13×2=41,规律为第一项×3+第二项×2=第三项,则所求项为13×3+41×2=121。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水中捞月∶白费功夫

  A.霸王之兵∶勇往直前

  B.天涯海角∶杳无音信

  C.棋逢对手∶不相上下

  D.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水中捞月”指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功夫”,二者属于比喻象征义关系,且“水中捞月”含贬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霸王之兵”是兵法的内容之一,“勇往直前”指勇敢地一直向前进,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天涯海角”形容极偏远的地方,“杳无音信”形容一直不知道对方的消息,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棋逢对手”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二者属于比喻象征义关系,但“棋逢对手”含褒义,排除;

  D项:“蚍蜉撼树”比喻力量本来很微弱,而又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二者属于比喻象征义关系,且“蚍蜉撼树”含贬义,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和风细雨∶暴风骤雨

  A.年富力强∶风烛残年

  B.如沐春风∶如履薄冰

  C.耀武扬威∶扬眉吐气

  D.雪中送炭∶落井下石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和风细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暴风骤雨”原指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且二者均形容一种状态和现象。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年富力强”指年纪轻,精力旺盛,“风烛残年”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久了,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且二者都形容一种状态和现象,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如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如履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耀武扬威”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扬眉吐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落井下石”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但二者都是动作行为,而不是状态或现象,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