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公安招警 > 报考指导

2025年盘锦公安招警考试什么时候出考试公告

辽宁华图 | 2025-04-07 08:07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公安招警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招警考试备考文章:盘锦公安招警考试什么时候出考试公告。更多辽宁公安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招警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zhaojing/)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招警考试专属客服:点击招警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招警考试备考文章:盘锦公安招警考试什么时候出考试公告

辽宁公安招警考试公告

公安招警考试推荐
热点考试
招考公告 职位表 报名时间 报名条件 报名入口
考试时间 缴费入口 考试科目 考试大纲 报考指导
准考证 成绩查询 录用信息 面试公告 工资待遇
实用备考
每日直播 时政周播 领资料包 试题资料 备考指导
图书购买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网络课程 更多 >>>

  点击查看:辽宁公安招警考试公告>>>>

                   辽宁公安招警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辽宁公安招警考试笔试课程>>>>

  点击查看:辽宁公安招警考试热门图书>>>>

  >>>>>公安招警问题详情扫码咨询,领取资料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公安招警考试文章:盘锦公安招警考试什么时候出考试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招警考试笔试课程

  辽宁招警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公安招警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

  辽宁公安招警考试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辽宁公安招警考试试题资料│刷题练习

  辽宁公安招警考试笔试技巧│面试技巧

  辽宁公安招警考试疑难解答│电话咨询│分校地址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安招警备考技巧

  1.配偶、子女、父母为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另根据《民法典》一千一百三十条第一款,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2.《民法典》规定承租人在房屋租赁期限内死亡的,租赁合同自动解除。()

  【答案】错误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二条,承租人在房屋租赁期限内死亡的,与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或者共同经营人可以按照原租赁合同租赁该房屋。由此可知“自动解除”的说法不完全适用。

  因此,本题错误。

  3.离异后的张某(女,36岁,无子女),由于倍感孤独,于是到孤儿院收养儿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可收养小明(12岁,男)和小美(12岁,女)

  B.可收养小丽(6岁,女)

  C.只能收养一名

  D.须征得小秘(9岁,女)的同意才能收养小秘

  【答案】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婚姻法知识。

  第二步,AB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五)年满三十周岁。

  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二条,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小明为男性,与张某年龄相差没有四十周岁以上,A项错误,排除。小丽为女性,B项正确,当选。

  D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四条,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应当双方自愿。收养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D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BD选项。

  【拓展】C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条,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有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收养孤儿、残疾未成年人或者儿童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可以不受前款和本法第一千零九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限制。

  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题干中,张某到孤儿院收养儿童,属于“收养孤儿”的情形,则张某收养的人数不受限制。C项错误。

  1.新冠疫情发生后,互联网上有人散播谣言。依据《公安机关互联网安 全监督检查规定》,对上述行为,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要求网民:

  A.享受言论自由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行使知情权

  D.拒绝传播网络信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又根据本法第三十三条第四款,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本题中,新冠疫情发生后,互联网上有人散播谣言,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说明在行使言论自由权的同时,要求网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因此,选择B选项。

  2.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下列对宪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党的根本利益的实现

  B.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

  C.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

  D.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所以A项错误,当选;BC项正确,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D项: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 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D项排除。

  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行使行政区域划分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家主席

  D.国务院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十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因此,选择D选项。

  4.学者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成就不是出自“赵宋之世”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程朱理学

  C.《清明上河图》

  D.《天工开物》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陈寅恪先生所说“赵宋之世”指的是宋朝。《天工开物》由明代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天工开物》不是出自“赵宋之世”。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北宋庆历间,毕昇发明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保存,是一个重大贡献。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程朱理学,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程朱理学由北宋时期程颢与程颐兄弟创立,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清明上河图》由北宋张择端所画,为北宋风俗画。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5.以下与“七夕”有关的诗句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D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资唐代杜牧的《清明》,全文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的是清明场景。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描写的是寒食节的场景。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6.下到表述不正确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白话文小说

  B.《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

  C.《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D.祥林嫂是鲁迅作品《故乡》中的人物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周树人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体白话短篇小说,也就是《狂人日记》。A项排除。

  B项:《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B项排除。

  C项:《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C项排除。

  7.()直接或间接地开辟了中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也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事实已经证实,这本书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积极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A.《大中国志》

  B.《鲁滨逊漂流记》

  C.《马可·波罗游记》

  D.《利玛窦中国札记》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马可·波罗游记》是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记述他经行地中海、欧亚大陆和游历中国的长篇游记。马可·波罗是第一个游历中国及亚洲各国的意大利旅行家。他依据在中国十七年的见闻,讲述了令西方世界震惊的一个美丽的神话。该游记有“世界一大奇书”之称,是人类史上西方人感知东方的第一部著作。《马可·波罗游记》直接或间接地开辟了中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也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事实已经证实,《马可·波罗游记》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积极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大中国志》全书根据作者多年见闻,记述中国各省的物产和情况。涉及中国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学、服饰、宗教信仰、商业活动,以及中外商品交流等。记录耶稣会士在华事迹,重述利玛窦的活动,以及其后的传教过程,南京教案。A项排除。

  B项:《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B项排除。

  D项:《利玛窦中国札记》是中华书局2010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利玛窦。该书是金尼阁归国途中对利玛窦日记的翻译整理,及其在华所见所闻的汇总。D项排除。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