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三支一扶 > 报考指导

2025年葫芦岛三支一扶职位表在哪查询

辽宁华图 | 2025-04-08 08:03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三支一扶考试备考文章:葫芦岛三支一扶职位表在哪查询。更多辽宁三支一扶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三支一扶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zyf/)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三支一扶考试专属客服:点击辽宁三支一扶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三支一扶考试备考文章:葫芦岛三支一扶职位表在哪查询

辽宁三支一扶公告职位表下载

  点击查看:辽宁三支一扶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辽宁三支一扶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辽宁三支一扶考试图书>>>>

  三支一扶笔试图书教材

  三支一扶面授笔试课程

  三支一扶精品网校课程

  >>>>>>扫码一对一咨询,领取资料试题

  辽宁三支一扶考试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三支一扶考试文章:葫芦岛三支一扶职位表在哪查询,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辽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笔试课程

  辽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三支一扶考试备考技巧

  (单选题)某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车祸交警前往处置并疏导交通。当前拥堵路段已积压车辆约300辆,因时值节假日高峰时段预计在30分钟内还将汇入约200辆,30分钟后每分钟汇入该路段约3辆。已知在交警疏导下每分钟能通行10辆,则大约( )分钟后道路基本疏通 。

  A.40

  B.50

  C.60

  D.70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牛吃草问题,用公式法解题。

  第二步,每分钟可以疏导10辆车,所以前期积压的300辆车可以在30分钟里疏导完毕。30分钟后每分钟汇入该路段约3辆,交警疏导每分钟通行10辆,代入Y=(N-x)×T。

  200=(10-3)×T,解得T=28.6,加上之前的30分钟,C选项与之最接近。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某部门负责人被上级领导批评为“控制的太多,而领导的太少。”他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可能是:

  A.对下级的生活困难缺乏足够的关心

  B.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没有充分的关注

  C.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D.没有和下级进行有效沟通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

  第二步,“控制的太多,而领导的太少”意为工作要事无巨细的进行把控,而缺乏高屋建瓴的方向性指导。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对下级的生活困难缺乏足够的关心只是说明生活方面,和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关系不大,不关心也不能推论出控制太多。

  B项: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没有充分的关注说明领导对于具体的小事不放在心上,控制力不足,所以不会导致控制太多。

  D项:没有和下级进行有效沟通会引起下属和领导之间的误解和目标不相一致,说明领导不会经常了解下属工作事项和内容,同样不会引起控制太多。

  (单选题)二氧化碳∶珊瑚骨骼∶腐蚀

  A.物种灭绝∶动物∶威胁

  B.天灾人祸∶物种∶减少

  C.土壤沙化∶空气∶雾霾

  D.气候变暖∶冰川∶消融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二氧化碳”会导致水体酸化,会“腐蚀”“珊瑚骨骼”,第一词与后两词属于因果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物种灭绝”是“动物”种类不可再生性的消失或破坏,“物种灭绝”本身就包含动物被威胁之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天灾人祸”会导致“物种”数量“减少”,“天灾”和“人祸”是两种事物,排除;

  C项:“土壤沙化”会导致“雾霾”,“雾霾”是一种“空气”的状态,与题干对应方式不同,排除;

  D项:“气候变暖”是导致“冰川”“消融”的原因,第一词与后两词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我国首个省级“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2023年9月15日发布。今后,( )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人员可以申请评定初、中、高级职称。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江苏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我国首个省级“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9月15日发布。今后,江苏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人员可以申请评定初、中、高级职称。这一试点是落实民政部和江苏省政府合作协议,培养高层次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的创新举措。

  因此,选择D选项。

  多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关于死刑的说法,正确的有:

  A.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B.死刑不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C.只要是满十八周岁的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都适用死刑

  D.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答案】A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

  第二步,A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五十条第一款,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 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 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 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A项正确。

  D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五十一条,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 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D项正确。

  因此,选择AD选项。

  【拓展】B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 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B项排除。

  C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 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C项排除。

  2.下列关于管制刑的说法,错误的有:

  A.管制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B.管制刑由人民法院负责执行

  C.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无权获得报酬

  D.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根据《刑法》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 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 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 法》的规定处罚。可知,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A项错误,当选。

  B项: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可知管制刑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B项错误,当选。

  C项:根据《刑法》第三十九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 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 权利;(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五)离开所居住的市、 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可知,被判处管 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有权获得报酬,C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D项:根据《刑法》第四十一条,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 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可知,D项正确,排除。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