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2025年朝阳社工公告招考。更多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社区工作者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5年朝阳社工公告招考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图书>>>>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2025年朝阳社工公告招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备考技巧
(单选题)在进行植树任务时,无人机植树系统首先会对地势展开________,利用地形数据,画出需要再造树林的高分辨率3D地图,同时画出播种路线图,________播种的最优路线。接着,无人机会在播种范围内飞行并进行“精密的植树活动”,利用空气压力把顶部发芽的种子射进土壤里。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勘验 确定
B.勘探 拟定
C.勘测 设计
D.勘察 设定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文段“利用地形数据,画出需要再造树林的高分辨率3D地图”可知,该空要表达的意思为对地形进行查看。A项“勘验”指调查检验,侧重“检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勘探”是工程地质勘探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地质勘探为固定搭配,与地势搭配不当,排除。C项“勘测”指施工前对实地进行调查测量,侧重“测量”的含义,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勘察”指实地进行调查、查看。符合文意。
第二步,代入“设定”,设定最优路线。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2012~2021的10年间,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1个沿海省市的核电、火电、钢铁、石化等行业的海水冷却用水量稳步增长(图1),其中浙江、福建、广东3省海水冷却用水量相对较高(表1)。截至2021年底,11个沿海省市共建有海水冷却工程22个,2021年全国11个沿海省市海水冷却工程年总循环量为169.5亿吨。


(单选题)可以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A.2021年全国11个沿海省份海水冷却用水量前4名依次为:广东、浙江、福建、江苏
B.2012~2021年浙江、广东年海水冷却用水量之和均超过全国同期的50%
C.2012~2021年表1的8个省市中广西的海水冷却用水量年平均增速最快
D.2012~2021年间,广东的海水冷却用水量均为辽宁同期的3倍以上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读数比较,定位表格材料最后一列,用水量前四名分别为广东(571.3),浙江(338.7),福建(264.3),山东(145.1),江苏(117.5)不是第四名,错误。
B选项,和差类计算,2012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199.1+275.5>841×50%,2013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206.2+299.6>883×50%,2014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253.6+318.5>1009×50%,2015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36+332.2>1125.7×50%,2016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05.6+386.1>1201.4×50%,2017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06.8+418.4>1344.9×50%,2018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15.4+416.9>1391.6×50%,2019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31.6+466.1>1486.1×50%,2020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33.7+564.1>1698.1×50%,2021年浙江和广东的用水量之和为338.7+571.3>1775.1×50%,均超过全国同期的50%,正确。
C选项,年均增长率比较,定位表格材料,根据,当相差年数n相同时,直接比较
即可,可知福建的末期量与初期量之比为
,首位商3,而其他各省市的末期量与初期量之比均小于3,所以广西不是最大的,错误。
D选项,现期倍数计算,定位表1,2014年广东用水量318.5亿吨,辽宁用水量为116.2亿吨,根据倍数=,代入数据
,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有红色、黑色、白色的小球共60个。小明通过足够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球、黑色球的概率分别为15%、40%。那么,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最可能是:
A.25
B.26
C.27
D.29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基本概率。
第二步,摸到红色球的概率为15%,摸到黑色球的概率为40%,那么摸到白色球的概率为1-15%-40%=45%。
第三步,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为60×45%=27。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某企业参与兴办了甲、乙、丙、丁4个扶贫车间,共投资450万元,甲车间的投资额是其他三个车间投资额之和的一半,乙车间的投资额比丙车间高25%,丁车间的投资额比乙、丙车间投资额之和低60万元。企业后期向4个车间追加了200万元投资,每个车间的追加投资额都不超过其余任一车间追加投资额的2倍,问总投资额最高和最低的车间,总投资额最多可能相差多少万元?
A.70
B.90
C.110
D.130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与最值问题的杂糅。
第二步,4个车间共投资450万元,甲车间是其他三个车间之和的一半,甲车间为450÷3=150万元,乙、丙、丁之和为300万元。根据乙比丙高25%,设丙为4x、乙为5x,根据丁比乙、丙之和低60万元,丁为9x-60,列方程4x+5x+9x-60=300,解得x=20,乙为100万元、丙为80万元、丁为120万元。
第三步,后期向4个车间追加200万元,每个车间的追加投资额都不超过其余任一车间追加投资额的2倍,设追加最少的为y万元,最多的为2y万元,根据问题所求投资额最高与最低可能相差多少,即让y与2y差距尽可能大,则其余两车间追加均为y万元,列方程:2y+y+y+y=200,解得y=40万元,2y=80万元,投资额最高为甲150+80=230万元、最低为丙80+40=120万元,最高和最低相差230-120=110万元。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下列作者、作品、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A.诸葛亮—《诫子书》—汉
B.贾谊—《过秦论》—汉
C.韩愈—《秋声赋》—宋
D.王安石—《捕蛇者说》—宋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过秦论》是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代表作。全文深入分析了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并使之作为汉朝稳固统治的前车之鉴。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家书,用以勉励其子修身立志。
C项:《秋声赋》是北宋欧阳修的辞赋作品,抒发了作者对人生不易的感悟。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D项:《捕蛇者说》是唐代柳宗元的散文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单选题)生长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灰犀牛,身躯庞大,给人一种行动迟缓、安 全无害的错觉,从而时常忽略了危险的存在——当灰犀牛被触怒发起攻击时,却会体现出惊人的爆发力,阻止它的概率接近于零,最终引发破坏性极强的灾难。概率大、破坏力强是“灰犀牛”事件最重要的特征。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不如说更像是“灰犀牛”。它们并非发端于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黑天鹅”),而是大概率、高风险事件(“灰犀牛”)不断演化的结果,这些风险的存在早就广为人知,却由于体制或认识的局限,没有得到积极防范和应对,最终升级为全面的系统性危机。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都是严重的无法防范的危机事件
B.与“灰犀牛”相对,“黑天鹅”是指破坏性不强的小概率事件
C.许多“黑天鹅”事件背后都隐藏着“灰犀牛”危机
D.“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没有明显区别,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原文最后一句“这些风险的存在早就广为人知,却由于体制或认识的局限,没有得到积极防范和应对,最终升级为全面的系统性危机”,可知原文的意思是这些事件只要破除体制或认识局限是可以防范的,与文意不符,属于曲解文意,排除A项。B项对应“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黑天鹅’)”,原文没有提到“黑天鹅”的破坏性,属于无中生有,排除B项。C项对应“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不如说更像是‘灰犀牛’。它们并非发端于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黑天鹅’),而是大概率、高风险事件(‘灰犀牛’)不断演化的结果”,符合文意,答案锁定C项。D项表述错误,“黑天鹅”是小概率事件,“灰犀牛”是大概率、高风险事件,两者不同,且“互相转化”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其实生活中本没有那么多烦恼,一切只不过是________,只要我们稍微停下脚步,就可以更好地珍惜生命本原的美丽,那时候,你将发现,在人生的幽僻处、________处,都闪耀着光芒。
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找麻烦 僻静
B.自怨自艾 细微
C.庸人自扰 细小
D.杞人忧天 琐碎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生活中本没有那么多烦恼”可知,生活中的烦恼都是自找的。A项“自找麻烦”指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而横线前的“一切”指的是生活中的烦恼,与“自找麻烦”语义重复,排除A项。B项“自怨自艾”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D项“杞人忧天”指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文段均未体现B项和D项的意思,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符合语境。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细小”指很小,与“幽僻”并列,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