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安招警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招警考试备考文章:大连辅警职位表在那个网址发布。更多辽宁公安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招警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zhaojing/)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招警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招警考试备考文章:大连辅警职位表在那个网址发布
点击查看:辽宁公安招警考试公告>>>>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面授课程】【 公安招警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
【公安招警公告】【公安招警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公安招警问题详情扫码咨询,领取资料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公安招警考试文章:大连辅警职位表在那个网址发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安招警备考技巧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对“新篇章”理解正确的有:
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答案】BCD
【解析】据题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因此,选择BCD选项。
【题型】多选题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基本判断,201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做出这一基本判断的重要依据有:
A.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解决各种世界性难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D.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速发展
【答案】ABCD
【解析】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机遇极为宝贵、稍纵即逝。抓住了机遇就能赢得战略主动,乘势而上,事业迎来大发展;抓不住或者错失发展机遇,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逐渐落后,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存在?在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作出这一基本判断有着重要依据。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大国之间发生战争必将遭到全世界人民反对;解决各种世界性难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我国拥有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强大能力和资源,作用不可替代;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求合作、谋发展仍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发展,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我国在其中有着重要一席之地;我国市场的吸纳能力、消化能力独一无二,各国都想在我国寻找发展机遇。因此,时与势在我们一边。
因此,选择ABCD选项。
【题型】多选题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这些精神包括:
A.伟大奋斗精神
B.伟大团结精神
C.伟大梦想精神
D.伟大创造精神
【答案】ABCD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一)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二)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三)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因此,选择ABCD选项。
【题型】多选题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B.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C.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ABCD
【解析】ACD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过去五年来历史性变革和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理念支撑和价值引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总定向、总谋划、总指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举旗帜、立论定向,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起了新的历史坐标,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ACD项正确,当选。
B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必然随着社会实践的推进不断完善和发展。B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ABCD选项。
(单选题)有人认为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有可能有效地去治理环境。但是如果等到了严重污染后,再行治理,就需要花费数倍乃至数十倍的经济代价。因此,“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环境治理花费较大
B.环境治理应防治结合,以防为主
C.环境问题事关个人切身利益
D.经济发展要与环境相适应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是阐述了人们针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普遍观念。然后通过转折说明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危害。结尾给出结论,再次否定了“先污染,后治理”这一观点。
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符合作者的核心观点,即不能一味发展经济而不去治理环境,应该边发展边治理。A项的“花费大”针对第二句话中的反面论证,不是作者强调的重点,排除。C项的“个人切身利益”在文中并没有提及,排除。D项“经济发展要与环境相适应”不符合文段的重点,文段强调的是“应该提前治理”,重在治理环境,而不是适应环境。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文段出处:百度文库《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及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复习课程》
(单选题)基础教育是受政治、经济、文化、舆论乃至学界深度影响的领域。学业负担有其自身发生的逻辑链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负担问题,既是一个客观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被社会舆论“建构”出来的主观存在。不同家庭、学校和学生所感受的学业负担与政策意图治理的学业负担可能大相径庭。学业负担问题的治理也受到教育内外部多重因素的掣肘,具有极高的挑战性。推动基础教育领域的公私合作而非对立,发挥双方的优势,对包括缓解学业负担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均有意义。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学业负担问题涉及到主客观综合因素
B.学业负担有其自身发生的历史与现实逻辑
C.学业负担问题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度影响
D.缓解学业负担问题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发展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符合原文,对应“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负担问题,既是个客观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被社会舆论‘建构’出来的主观存在”。B项符合原文,对应“据学业负担有其自身发生的逻辑链条”。C项符合原文,对应“学业负担问题的治理也受到教育内外部多重因素的掣肘,具有极高的挑战性”,属于合理推出。D项与原文不符,对应“推动基础教育领域的公私合作而非对立,发挥双方的优势,对包括缓解学业负担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均有意义”,所以D项因果倒置,对文段理解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最高的审判机关。()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一百三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一百三十七条,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2.1954年宪法是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步,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指出:“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我国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修改。修改内容涉及序言、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机构、国歌等内容。
3.下列构成贪污罪的是:
A.甲被委托管理国家财务,以盗窃的手法非法占有集体资产20万
B.乙作为机关一把手,让二级负责人为其购买价值30万的车
C.丙作为村主任,伪造合同非法占有集体财产15万
D.丁作为科技局局长,未严格把关,为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便利致使其公司获利300万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丙侵占了因公务关系保管的财物,则是贪污的性质,伪造合同非法占有集体财产15万构成贪污罪。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甲被委托管理国家财务所作的行为侵占了因职务关系保管的财物,则是职务侵占的性质,构成职务侵占罪,A项排除。
BD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乙、丁的行为构成受贿罪。BD项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