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社会工作者 > 报考指导

2025年公告沈阳市社工

辽宁华图 | 2025-07-15 08:02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2025年公告沈阳市社工。更多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社区工作者考试专属客服:点击社区工作者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5年公告沈阳市社工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图书>>>>

  社区工作者招考公告

  社区工作者招考职位表

  社区工作者笔试图书教材

  社区工作者面授笔试课程

  社区工作者精品网校课程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2025年公告沈阳市社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课程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备考技巧

  (单选题)碳酸钙是珍珠的主要成分,占珍珠比例的百分之九十。但是,想用皮肤来吸收碳酸钙,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皮肤有多层结构,固体的珍珠粉很难渗入。珍珠粉外敷之后若有残留粉末,可能会反射出一定的光泽,显得皮肤变白了,其实这只是假象。所以,想靠着珍珠去美白是不太现实的。

  以下除哪项外,均能反驳上述论证?

  A.现代技术能让珍珠粉的大小达到一百纳米以下,可以被吸入皮肤

  B.某明星有长期外用珍珠粉的习惯,年过60仍皮肤润泽柔滑,细腻白皙

  C.珍珠粉外敷能部分隔绝空气,减缓空气对皮肤表层细胞的氧化,长期使用能延缓衰老

  D.珍珠粉中的牛磺酸具有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黑色素进入表皮层之后,一部分会被巨噬细胞吞噬降解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出现“除……外,均能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想靠着珍珠去美白是不太现实的。

  论据:碳酸钙是珍珠的主要成分,占珍珠比例的百分之九十。但是,想用皮肤来吸收碳酸钙,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皮肤有多层结构,固体的珍珠粉很难渗入。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指出现代技术可以让皮肤吸入珍珠粉,所以可以用珍珠美白,可以削弱。

  B项:增加反向论据。举例说明珍珠粉可以使皮肤白皙,可以削弱。

  C项:无关选项。指出珍珠粉能延缓衰老,与论点无关。

  D项:增加反向论据。指出珍珠粉中的牛磺酸具有加强巨噬细胞的能力,可以加强对黑色素的降解,可以削弱。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2 , 1 , 0 , 5 , 26 , 17 , 124 , 37 , ( )

  A.196

  B.216

  C.278

  D.342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幂次数列。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某区财政局年度考核,办公室与国库科平均得分90分,预算科与政府采购科平均得分84分,办公室与政府采购科平均得分86分,政府采购科比预算科多10分,国库科的得分比综合科多5分,那么办公室、预算科、国库科、政府采购科、综合科的平均得分是:

  A.84分

  B.86分

  C.88分

  D.90分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

  第二步,赋值每个科室的人数均为1,可得以下关系式:

  办公室+国库科=180(分)---------①

  预算科+采购科=168(分)-------②

  办公室+采购科=172(分)-------③

  采购科-预算科=10(分)---------④

  国库科-综合科=5(分)------------⑤

  由②和④可以得到采购科是89分,预算科是79分,代入③可得办公室是83分,代入①可得国库科是97分,代入⑤得综合科是92。则五个科室总分为89+79+83+97+92=440(分),那么五个科室的平均分为440÷5=88(分)。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当前我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要协调好初次分配、再次分配、三次分配这三种分配的关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下列有关三种分配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生产次序上可以并行不悖

  B.都要通过转移支付来实现

  C.均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D.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相同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知识。

  第二步,初次分配主要指国民收入在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再分配主要指政府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方式参与到国民收入分配之中的过程,是对初次分配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分配体系所造成失衡的纠偏。三次分配主要指捐赠,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自愿性,主要靠道德的力量。“再次”“第三次”并不是指在时序上一定要发生在初次分配之后,实践中三者是互相交错并行不悖的。比如有的志愿劳动与初次分配同时发生,有的捐赠发生在再分配之前而获得税收减免。A选项表述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转移支付是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农产品价格补贴等政府无偿支付给个人以增加其收入和购买力的费用。初次分配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三次分配主要指捐赠,只有二次分配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形式实现。B项错误。

  C项: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收入法是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初次分配需计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C项错误。

  D项: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是按贡献分配,容易导致贫富差距。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D项错误。

  (单选题)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教育的内容。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

  A.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B.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C.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D.学习先进科学知识是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引出“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话题,接着通过“不但……而且”进一步论述具体措施,递进之后是重点,故文段的主旨为递进后提出的对策,即“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教育的内容”,重点强调“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为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项。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B项和D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均与文中强调的对策话题不一致。

  (单选题)一般来说,残破的物体总是不美的。但偏偏有那么些古建筑、雕塑乃至日用品的残体被认为是美的,这又该如何解释呢?可能因为,这些具有审美价值的残体,原本具有重要价值,或者由于可观的规模,或者由于重要的实用功能,如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是毁于兵燹或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项目中,就有一大批这样的古建筑,诸如中国的长城、希腊的巴特农神庙、柬埔寨的吴哥窟等等。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如何欣赏古建筑

  B.“废墟”何以是美的

  C.何为建筑的残缺之美

  D.“世界遗产”的评选标准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出“残破的物体总是不美的”这一话题。而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引出问题,即为什么有那么多残体被认为是美的。接下来给出了答案,可能是这些残体原本具有重要价值,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最后列举了一大批这样的古建筑进一步论证观点。文段重点在于解释为什么有些残体是美的。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偏离文段核心话题,文段讲的是“古建筑、雕塑乃至日用品的残体”,而非“古建筑”。C项:“何为建筑的残缺之美”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D项:“‘世界遗产’的评选标准”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