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试题资料

首页 > 辽宁教师资格 > 试题资料

2020辽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解析4

辽宁华图 | 2020-09-11 10:08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教师资格招聘网为您提供2020年辽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解析4。更多2020年辽宁省教师资格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教师资格招聘网频道(http://ln.huatu.com/jiaosh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

  2020年1月 第二周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小学)模拟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 )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

  A.遗传 B.主观能动性

  C.教育 D.社会活动

  2.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x和选项Y的被选率都是35%。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x表述为“高达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Y表述为“仅占35%”。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A.客观性原则 B.创新性原则

  C.公共性原则 D.伦理原则

  3.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4.以所掌握资料中的参考文献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这种检索文献的方法是( )。

  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5.通过对儿童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进行分析,以了解儿童的研究方法是( )。

  A.作品分析法 B.文献分析法

  C.行为分析法 D.调查分析法

  6.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注重“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洛克

  7.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学,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8.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

  A.最近发展期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

  9.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这表明其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0.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参考答案】

  1.C

  【解析】题干这句话的意思是:干国、越国,夷族和貉族的孩子,生下来时他们的哭声是一样的,他们长大后却习俗不同,这是因为后天的教化使他们这样的。这句话说明的是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故本题选C。

  2.A

  【解析】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当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以客观实际为准绳,根据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排除一切主观偏见。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坚持客观的态度。研究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要客观。(2)一切以客观真实的事实为依据。资料必须真实可靠,严格的查证核实。(3)全面的收集资料。教育现象和问题具有复杂性,因此,要全面、细致地收集资料,防止以偏盖全。(4)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要客观、科学。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去研究客观现实。故本题选A。

  3.D

  【解析】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一切研究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教育学探询和发现教育问题、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应答和解决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的发展。故本题选D。

  4.C

  【解析】引文查阅法即以已有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或注释为线索,查找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故本题选C。

  5.A

  【解析】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主要有访谈法、问卷法和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对调查对象(明确总体和样本)的各种作品,如笔记、作业、日记、文章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把握特点和规律的方法。故本题选A。

  6.B

  【解析】在教育的本质这一问题上,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同时强调“从做中学”,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故本题选B。

  7.B

  【解析】题干中强调的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体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故本题选B。

  8.D

  【解析】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据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的概念。关键期是指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个体的影响变得很小或没有。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故本题选D。

  9.B

  【解析】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也有平缓期,即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在连续不断发展的全程速度是不均衡的,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特点。故本题选B。

  10.D

  【解析】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故本题选D。

  以上这些就是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0辽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解析4,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加强练习,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