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华图_辽宁军队文职招聘网为您提供辽宁军队文职考试备考文章:2021辽宁军队文职报名入口已开通!_军队人才网。更多2021年辽宁省军队文职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军队文职考试网频道(http://ln.huatu.com/jzg/)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抚顺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1辽宁军队文职报名入口已开通!_军队人才网
(一)公布招考信息。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通过军队人才网(网址:http://www.81rc.mil.cn或者http://81rc.81.cn),向社会发布2021年全军公开招考文职人员信息。
(二)报名及初审。报名时间为2021年4月7日8:00至13日18:00,报名资格条件初审截止时间为4月15日18:00,缴费时间为4月16日8:00至18日18:00。
报考人员根据公布的文职人员招考信息,通过军队人才网报名,按照报名流程及要求,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和上传相关证明材料,选择用人单位、招考岗位和考试地点,确认无误后申请报名资格条件初审。军委机关各部门、各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通过军队人才网报名系统对报考人员填报的信息进行初审,确认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一般2天左右反馈初审结果。申请报名资格条件初审以及通过初审的,不能修改报名信息或者改报其他岗位;报名时间内资格条件初审未通过的,可以改报其他岗位;4月13日18:00至15日18:00期间资格条件初审未通过的,不能改报其他岗位。通过报名资格条件初审的报考人员,应当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报名费,每门考试科目人民币50元。报考人员缴费成功并打印出报名回执方为有效报名。报名缴费后不予变更报考信息和退费。
对博士招考岗位,符合学历学位等规定报考条件且通过报名初审的报考人员,经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审批后,可以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其中面试人员名单统一在军队人才网公布。这类报考人员报名初审通过后,不得改报其他岗位;4月16日8:00至18日18:00打印报名回执,不需缴纳报名费。
对艺术、体育岗位实行先面试后笔试。报考人员根据全军统一发布的招考岗位计划和文体用人单位报考指南,先到用人单位报名参加面试,合格者方可获得报名参加全军统一考试资格,于4月24日8:00至25日18:00登录军队人才网缴纳报名费和打印报名回执。
(三)统一考试。报考人员可于2021年5月13日9:00至23日14:00,通过军队人才网打印本人准考证,凭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全军统一组织的考试。
全军统一考试于2021年5月23日进行,内容包括公共科目和1门相应专业科目,主要考核报考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可登录军队人才网浏览和下载。其中,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理工学、农学、医学、图书档案学、艺术学、管理学等13类44个专业。对专业科目考试大纲没有覆盖的小语种和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岗位,专业科目笔试按照相应语种语言本科教育教学大纲命题。
公共科目考试时间:2021年5月23日9:00-11:00;
专业科目考试时间:2021年5月23日14:00-16:00。
图书推荐:
2021全新版—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岗位能力+公共知识 (教材+历年+考前1001题+15天冲刺卷)
2021全新版—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岗位能力+公共知识 (教材+历年+考前1001题)5本
相关信息推荐:
以上这些就是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1辽宁军队文职报名入口已开通!_军队人才网,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加强练习,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抚顺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军队文职备考技巧
2021军队文职考试岗位能力检测:判断推理能力提高
1. 沸水效应指如果水没烧到100度,烧到95度就是浪费。为什么说是浪费?如果只烧到95度,只要不继续烧下去,热度就没了;但是如果烧到100度以上,水开了的时候,只要维持小火不断,就能一直保证水的沸腾,就像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品牌营销的本质,就是通过各种形式,让消费者在成千上万的品牌里能够记住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沸水效应的是:
A.某二手车直卖网近年来不断通过多渠道、高频次的持续性广告投放,使其广告语令人耳熟能详,火遍全国
B.某招聘网站在世界杯期间,因直白的广告文案使其品牌曝光度不断上升,但是世界杯结束后,人们再也看不到这条广告了
C.某知名的非油炸方便面公司,曾在央视投了1.7个亿进行广告宣传,虽火爆了一阵,但迅速衰亡
D.某直播平台融合网络直播和答题游戏,推出了为期一个月的“直播答题赢奖金”活动,不到半月就吸引了百万粉丝
2. 网络盗窃,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盗窃密码、控制帐号、修改程序等方式,将有形或无形的财物和货币据为己有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网络盗窃的是:
A.张医生由于工作性质经常外出,一次半夜接到急诊外出后,潜伏在小区附近的李某进入张某家中进行盗窃
B.张某通过在某网络捐款平台伪造自己孩子患重病的故事,骗取了好心群众的5万元治疗费用
C.郑某花高价从某银行职员手中购买了大量客户信息,再通过给客户发送虚假短信的方式进行诈骗,最终获利百万余元
D.王某将含有木马病毒的邮件链接发给某公司业务经理,经理点开邮件后病毒自动植入电脑,王某最终窃取了该公司的供货商名单并从中获利
3.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A.吴某趁李某不注意想带走其儿子,李某发现后一怒之下将其打晕,后又向吴某连刺两刀
B.小王、小明两兄弟因琐事发生口角进而大打出手,两兄弟的母亲看见后立即制止了两兄弟的打斗
C.下班途中,张某遇到劫匪正在对一名女性实施抢劫,张某顺手捡起路边的砖头将劫匪打晕
D.公交车上刘某看见一小偷正要偷一名学生的手机,刘某大声提醒后被小偷及其同伙殴打
4. 心理学领域中,有研究者将记忆分成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通过练习后所逐渐获得的技能或经验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提取这类记忆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陈述性记忆的是:
A.老李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骑自行车
B.小张自学了蛙泳后,又很快学会了自由泳
C.丽丽记住了法语课堂上老师教授的所有语法
D.某作家至今记得自己是如何写出第一部作品的
1.【答案】A
【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如果水没烧到100度,烧到95度就是浪费;
②如果烧到100度以上,水开了的时候,只要维持小火不断,就能一直保证水的沸腾。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多渠道、高频次的广告投放,符合“维持小火不断”,火遍全国,符合“保证水的沸腾”,符合定义,正确;
B项,世界杯期间曝光度高,但是世界杯结束后就广告消失,说明并未“保证水的沸腾”,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火爆一阵,但迅速衰亡,说明并未“保证水的沸腾”,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一个月的活动,半个月就吸引了百万粉丝,但是之后是否仍能“保持水的沸腾”,并不确定,不符合定义,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2.【答案】D
【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盗窃密码、控制帐号、修改程序等方式;
②将有形或无形的财物和货币据为己有的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李某进入张某家中进行盗窃”,不符合关键信息①,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该项中张某是通过在网络平台编造虚假事实的方式获利,属于电信诈骗的行为,不符合关键信息①,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给客户发送虚假短信的方式进行诈骗”,不符合关键信息①,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含有木马病毒的邮件点开后自动植入电脑,属于修改程序的方式,符合关键信息,符合定义,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3.【答案】C
【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②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吴某被打晕后李某又向其连刺两刀,不符合关键信息②,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兄弟俩打架不涉及“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不符合关键信息①,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正在对一名女性实施抢劫”“顺手捡起路边的砖头将其打晕”符合关键信息,符合定义,正确;
D项,刘某被小偷及其同伙殴打,不符合“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制止行为,不符合关键信息①,不符合定义,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4.【答案】C
【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本题考查“陈述性记忆”,其关键信息为:
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学习自行车是“通过练习后所逐渐获得的技能的记忆”,不能通过语言传授,不符合关键信息②,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学习蛙泳和自由泳都是“通过练习后所逐渐获得的技能的记忆”,不能通过语言传授,不符合关键信息②,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课堂上的“语法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传授的,符合关键信息,符合定义,正确;
D项,写作技能是一种认知技能,所以对写作技能的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不符合定义,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主旨题中的干扰项
不少小伙伴遇到考察对文段中心主旨理解的题目都有这样一个疑惑:总有两个选项拿捏不定对错;每个选项好像都代表文段的某部分重点;每个选项好像都能从文段中推断出来等等。在这些选项中,大家纠结、思考,费时不说,很多时候还会做错,导致很多同学一遇到主旨题的选项就头疼。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最常见的错误选项——偏离文段重点的选项,以此帮助大家尽量避开主旨题的“坑”。
偏离文段重点的选项,顾名思义,就是跟文段重点无关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如何来识别这类选项呢?这时候主题词就发挥作用了。
主旨题的正确选项选项一定是能体现文段重点的,而这个重点内容中一定有文段的主要论述对象——主题词。所以,如果一个选项没有主题词,那么它就脱离了文段的主要内容。
此外,我们还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含有文段主题词的选项就一定是正确答案吗?其实也不尽然。有的选项虽然提到了主题词,但并没有表达文段的重点内容,这种选项大家也要及时排除。
【例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他们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经济上乐于消费,政治上渴望稳定。中国目前的问题是中间阶层的规模还不够大,也不稳定,而且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还要面临失业的威胁。如果政府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B. 中间阶层的壮大有利于扩大内需
C. 为什么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
D. 要培育和帮助中间阶层发展壮大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了中间阶层是社会稳定器的原因,然后提出中国面临的问题是“中间阶层规模不够大,不稳定并且面临失业的问题”,最后通过反面论证“如果政府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强调政府需要去解决中间阶层存在的问题。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为最后一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论述稳定的重要意义,非文段的重点内容,且未出现主体词“中间阶层”。B项:扩大内需在原文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C项:为具体解释中的信息,并非文段的意图。
总之,把握文段主体词至关重要,尤其是难以确定2个选项谁对谁错的时候,就考虑从“主体词”的角度对比选项差异,进而锁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