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2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2辽宁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统计有多少。更多2022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大连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2辽宁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统计有多少
2022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月14日发布,此次全省招录4295个岗位共计5269人!网上报名时间:2022年2月18日9时至2月22日24时。届时辽宁华图小编会整理开通2022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点击查看。关注辽宁华图官网(http://ln.huatu.com)为广大考生整理2022辽宁省考备考相关资料!
2022年辽宁省考计划招录4295岗 5269人,辽宁华图小编为您准备了2022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查询系统供考生查看报考岗位人数,扫码进入:
以上这些就是大连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2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2辽宁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统计有多少,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2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大连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逻辑判断真话假话无从下手?可以这么做
行测逻辑判断中经常会考到一类题目,题干中有若干个人说了若干句话,其中有真话有假话,问从中能推断出哪个选项。很多同学拿到这类题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胡乱猜或者代入选项验证,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保证正确率,使得这类题成为丢分的一大痛点。在这里华图教育就这类题为同学们提供几个常用的解题思路:
思路一:提炼题干条件,观察是否有矛盾关系,若有,则利用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一假的特性解题。
例1
某公司举行优秀员工评选活动,在最后一轮评选中有甲、乙、丙、丁四名员工入围,甲认为乙会当选,乙认为丙会当选,丙和丁都认为自己不能当选。评选结果公布后发现,上述猜测中只有一种是错误的。
由此可以推出,一定当选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华图解析:提炼题干条件,甲说是乙,乙说是丙,丙说非丙,丁说非丁。发现乙和丙说的话相矛盾,则乙丙必有一人说真话一人说假话。又因四种猜测只有一种是错误的(四句话有三句真话一句假话),则那句假话一定在乙丙中,所以甲丁说的话是真话,根据甲的话可知,当选的是乙。故此题选择B选项。
例2
某次足球比赛前,甲、乙、丙、丁四位运动员猜测他们的上场情况。
甲:我们四人都不会上场
乙:我们中有人会上场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会上场
丁:我会上场
四人中有两人猜测为真两人猜测为假,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猜测为真的是乙和丙 B.猜测为真的是甲和丁
C.猜测为真的是甲和丙 D.猜测为真的是乙和丁
【答案】A。华图解析:提炼题干条件,甲:所有非。乙:有些是。丙:是乙或是丁。丁:是丁。发现甲乙两人的话相互矛盾,则甲乙两人一句真话一句假话。四句话总共两真两假,则剩下的丙和丁也是一句真话一句假话。此时可以假设较为简单的丁的话为真话,若丁说真话,丁上场,则丙说的话也为真话,不满足两人一真一假的条件,该假设不成立。则可得出丁说假话,丙说真话。根据丙的话可知,丁不上场,乙会上场,则可判断出乙说真话,甲说假话。综上,猜测为真的是乙和丙,故此题选择A选项。
根据以上两道题我们可以总结出,有矛盾关系的真假话题目,解题思路可分为3个步骤:
第1步:找矛盾,限定真假话的范围;
第2步:绕开矛盾,分析其他条件的真实情况;
第3步:回到矛盾,分析矛盾条件的真假情况。
思路二:若题干条件无矛盾命题,则可利用假设法解题。
例3
某班级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参加奥数竞赛,获一、二、三等奖的各有一人。班主任猜测:甲肯定是一等奖,乙肯定不是一等奖,丙肯定不是三等奖。事实上,班主任只猜中了一个。
据此,可推知获得二等奖的是: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无法判断
【答案】C。华图解析:提炼题干条件,第1句话:甲非一。第2句话:乙非一。第3句话:丙非三。这三句话没有相矛盾的,可假设一句话为真看是否满足题干条件。假设第1句话为真,则第2句话也为真,不满足只猜中一个的条件,此假设不成立;假设第2句话为真,则甲不是一等奖,乙不是一等奖,丙是三等奖,不满足一二三等奖各有一人的条件,此假设也不成立;则只能第3句话为真,第1、2句话为假,推断可知丙是二等奖,乙是一等奖,甲是三等奖。故此题选C项。
巧解行测“前提型”第一招:搭桥法
可能性推理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的知识点,考生比较熟悉的常常是削弱、加强这两种题型,其实在近两年的考试中,前提型这一类题目作为可能性推理中的小题型多次考到,今天华图教育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巧解前提型题目的小妙招。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样的题目为前题型,前提型题目的问法常常是“以下哪项是上述结论成立的前提/假设”,所以当考生看到题目问法出现“前提/假设”等字眼时,往往就是前提型题目,此时就可以用我们解题小妙招第一招——搭桥法!
“搭桥法”其实就是建立桥梁,怎么搭建呢?比如题干论据为“张三听周杰伦的歌”,由此得到结论“张三是周杰伦的粉丝”,这个推理显然并不成立,因为论据中的“听周杰伦歌”和结论中“是周杰伦粉丝”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所以我们要想使结论成立,就需要建立论据和结论之间跳跃性概念之间的联系,即“听周杰伦歌的都是他粉丝”。简单来说就是题干由A是B,得到结论A是C,那么跳跃性的概念就是由B到C,此时考生只需补充B与C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快速解题,我们就把这种方法称之为“搭桥法”。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具体呈现搭桥法如何应用。
例题
在接受测谎器测验时,只要服用少量某种常用镇静剂,就可使人在说谎时不被察觉。因为由测谎器测出的心理压力反应可以通过药物抑制,而不会产生显著的副作用。由此推断,这种药物对降低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也会很有效。
此段话的假设前提是:
A.镇静剂对治疗心理压力有效
B.对于心理压力反应的抑制增加了主观的心理压力
C.由测谎器测出的心理压力与日常生活的心理压力相似
D.在测谎器测验中说谎的人经常显示出心理压力的迹象
【华图解析】C。题干的论据中给出的是“药物可以抑制实验中的心理压力”,结论中得出的是“药物可以抑制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压力”,因此缺少的是“实验中压力”和“日常生活中压力”两种心理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搭桥。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将两种心理压力建立起关系,所以本题答案选C。
以上就是第一个小妙招——“搭桥法”的解题思路,下一篇,我们再一起聊一聊第二招——“反向验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