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聘职位表什么时候出来。更多2023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聘职位表什么时候出来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3年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聘职位表什么时候出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相关信息推荐:
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163. 2017 年,国务院扶贫办《科技扶贫行动方案》,动员全社会科技资源投身服务于脱贫攻坚,在科 技系统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即在贫困地区建设“一百个”科技园区、星创天地 等平台载体,动员组织高校、院所、园区、企业等与贫困地区建立“一千个”科技扶贫帮扶结对,实 现“一万个”贫困村( )全覆盖。
A.帮扶责任人
B.驻村工作队
C.科技特派员
D.帮扶责任单位
164. 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不属于破产费用的一项是:
A.破产案件受理费
B.债权人会议费
C.清算组催收债务所需费用
D.清算期间破产企业职工生活费
165. 被誉为中国现代毕昇的科学家是:
A.王选
B.彭桓武
C.朱光亚
D.李四光
163.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为组织动员全国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扶贫事业,充分调动全社
会科技资源助力实现精准脱贫,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自然科学基金会、国防科工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共同开展“科技扶贫
行动”。在《科技扶贫行动方案》?到了五个重点任务。其中第五个任务
是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行动。即针对贫困地区需要就地脱贫的 10 万
个贫困村,组织动员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促进科技能人与致富带头人、
技术成果与贫困地区需求、创业扶贫政策与扶贫项目紧密结合,推动一二
三产业融合发展。基本实现科技特派员对全国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
的全覆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所以 C 项与题干内容相吻合,当选。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解题技巧:题干中?到了《科技扶贫行动方案》,而在四个选项中,只有 C
项出现了科技二字,所以它是与题干内容最匹配的选项,当选。
164.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企业破产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企业破产法》第 41 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发生的下
列费用,为破产费用:(一)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二)管理、变价和分
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三)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
员的费用。清算期间破产企业职工生活费不属于破产费用。
因此,选择 D 选项。【拓展】
A 项:诉讼费用包括破产案件受理费、职权调查费等。破产案件受理费符
合上述第 1 项规定。
B 项:债权人会议拥有确认申报债权、通过债务重整方案、破产财产分配
方案等职权。债权人会议费符合上述第 2 项规定。
C 项:清算组负责企业清算期间的一切事宜,清算组催收债务所需费用是
执行职务的费用,符合上述第 3 项规定。
165.【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第二步,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王选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是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誉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
也是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因此,被人们誉为“中国现代毕昇”。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彭桓武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
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 年被授予“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与题干不符。
C 项:朱光亚,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 年度人物。与题干不符。
D 项:李四光,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
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与题干不符。
166. 关于房产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最早在上海、重庆试点针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
B.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产权属于全民所有的,由经营管理的单位缴纳
C.房产税以交易增值部分为税基征收
D.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
167. 公共行政伦理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供公共服务的过 程中,所必须遵循的:
A.行政纪律
B.行政法规
C.道德规范
D.组织规章
168. 法律从何时开始生效,一般根据该项法律的性质和实际需要来决定,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法 律条文中明确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二种是法律公布后先予试行或暂行,而后由立法部门加以补充完善,再 通过为正式法律,但在试行期间,该法律也具有约束力;第三种是:
A.法律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施行,经过一定时期后才开始施行
B.法律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施行,经过一年后才开始施行
C.法律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施行,经过至少一年后才开始施行
D.法律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施行,经过一定时期后才开始施行,法律中明确规定生效施行的日期
166.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主要考查房产税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
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房产税暂行条例》第 3 条规
定,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 10%至 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具体
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没有房产原值作为依据
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产核定。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
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以交易增值部分为税基征收”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2011 年 1 月,国务院同意上海和重庆开始对个人住宅征收房产税实
施试点。由此,上海、重庆成为我国最早试点房产税的地区。
B 项:《房产税暂行条例》第 2 条规定,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产权属
于全民所有的,由经营管理的单位缴纳。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缴纳。产
权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或者产权未确定及租典纠纷未解决
的,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缴纳。
D 项:《房产税暂行条例》第 5 条规定,下列房产免纳房产税:下列房产
免纳房产税:(一)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二)由国家
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三)宗教寺庙、公园、名胜
古迹自用的房产;(四)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五)经财政部批准免
税的其他房产。选项属于上述第 1 项。
167.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第二步,本题适用关键词法。题干关键词“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时应遵
循的道德和准则。所以公共行政伦理是一种道德规范。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行政纪律是行政机关为维护公共利益而规定的行政人员履行责任和
义务的行为规范。
B 项: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
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C 项:公共行政伦理是人们对行政过程的判断,体现了公共行政人员的道
德规范与行政机关的价值规范。
D 项:组织规章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管理单位和单位内部人员各项行为的规
范性文件。
168.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的生效。
第二步,法律生效时间的第三种形式是法律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施行,经
过一定时期后才开始施行,法律中明确规定生效施行的日期。这是近年来
我国在制定新法时使用的主要方式。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法律施行和公布是不同的概念。法律的公布是指由特定机关将通过的法律向全社会予以公告,法律的施 行则是指法律开始生效。第一种生效方式:
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如,2018 年 3 月 20 日颁布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 69 条规定,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
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同时废止。第二种生效方式:法律公布后先予试行或
暂行,而后由立法部门加以补充完善,再通过为正式法律,但在试行期间,
该法律也具有约束力。如 1982 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试行)第 45 条
规定,本法自 1983 年 7 月 1 日起试行。第三种生效方式:法律公布后并
不立即生效施行,经过一定时期后才开始施行,法律中明确规定生效施行
的日期。如 2017 年 3 月 15 日颁布的《民法总则》第 206 条规定,本法
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170. (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A.金融
B.教育
C.人才
D.农业
171. 下列做法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A.某人向法院起诉邻居搭盖房屋,影响自家的采光
B.甲公司向法院起诉乙公司长期拖欠农民工的工资
C.丙某向法院起诉外来车辆非法占用本单位停车位
D.某报社下属编辑部向法院起诉丁?盗版侵权行为
172. 上个世纪,我国?出了“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四个现代化”。当前,我国 的“新四化”是指:
A.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B.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
C.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农业现代化
D.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
170.【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才发展纲要。
第二步,2010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于序言中明确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第一资源。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
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
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
171.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
第二步,相邻关系是指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因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而发生的
权利义务关系。《物权法》第 89 条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
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根据这个法条可知,
邻居搭盖房屋影响自家采光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劳动法》第 2 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
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根据
这个法条可知,劳动纠纷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纠纷,原告应该
是劳动者,而非公司。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不存在劳务合同纠纷,不能向
法院起诉。
C 项:单位诉讼一般由法定代表人或者法人授权的人向法院起诉,故丙?
无资格向法院起诉外来车辆非法占用本单位停车位。
D 项:编辑部不具有诉讼主体资格,不能向法院起诉丁?盗版侵权行为,
应由该报社?起诉讼。
172.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第二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 代化相互协调,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即“新
四化”。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
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工业化与信
息化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孪生子”,其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与动
力;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而农业现代化
则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和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