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营口省考职位表已发布。更多2023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营口省考职位表已发布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 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3年1月 17日在辽宁人事考试网发布,此 次全省招录6161个岗位共计7492人!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1月30日9时至2月3日24时 。已缴费的报考者,于2023年2月20日8时至2月26日8时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自行 打印准考证、报名登记表(A4纸,一式两份),并妥善保管。笔试时间:2月25日, 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2月26日,9:00至 11:00《专业科目》。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3年营口省考职位表已发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2023版辽宁公务员6本套+第17版名家讲义配套题库12本套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7、扩大论题和缩小论题在辩论赛中很常见。在相互的辩驳中,辩手们常常故意扩大对方的论题,将对方的论题推到荒谬的地步,以利于本方的反驳和进攻;同时为了利于本方立论与防守,辩手们又常常故意缩小本方的论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扩大论题的是:( )
A. 将论题“中学生异性交往弊大于利”解释成“中学生异性过分密切交往必定弊大于利” ;
B. 将论题“人性本恶” 解释成“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欲望,因此人性是恶的” ;
C. 将论题“德国人很严谨”解释成“所有德国人都很严谨” ;
D. 将论题“人性本善”解释成“没有人不是善的” ;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察对定义中谓语和状语的考察,“扩大”和“荒谬的地步”。A项,解释的前后范围没变。B项,将人性扩大为人,本善扩大到善。本善是开始阶段,善则贯穿一生。C项,解释后的范围缩小了,“异性交往”缩小为“异性过分密切交往”。D项,解释前后范围没变,后对前进行了解释。
8、商场:小卖部
A、县城:农村
B、拖拉机:农用车
C、水稻:莲藕
D、工厂:作坊
答案:D
解析:商场和小卖部属于并列关系,都是销售商品的场所,“商场”是规模更大的“小卖部”,且本质及功能相同。D选项中工厂和作坊属于并列关系,都是生产商品的场所,“工厂”是规模更大的“作坊”,本质及功能相同。所以选择D选项。A选项具有一定的干扰性,但犹如城乡二元经济中的城与乡,二者存在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而题干的两个词项没有这层关系,故排除A;B选项两个词为种属关系,排除,C选项两个词为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
9、烟花:火药
A. 草坪:草地
B. 铁路:高铁
C. 电视:机顶盒
D. 茶包:茶叶
答案:D
解析:“烟花”和“火药”属于包含关系中的组成关系,选项D中“茶叶”和“茶包”也属于组成关系,故选择D。选项A属于全同关系,排除;选项B中铁路和高铁属于对应关系,排除;选项C电视和机顶盒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13、现在许多学者在讨论“全球变暖”这一话题时,常将其作为“科学问题”来讨论。实际上,在涉及这种超长时段的复杂问题时,现在许多标准的科学验证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因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有其特殊意义。但众所周知,历史学家在建构历史时,必须依赖史科之外的东西,而“全球变暖”涉及长时段的气候变迁,文字记载往往十分缺乏,只有通过地质材料间接推测;而且地球不是人类,它的行为和规律,不可能借助“史科之外的东西”来推测。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全球变暖”目前仍然是科学所无法确定的问题
B. 将“全球变暖”视为一个历史问题显然是不妥的
C. 讨论“全球变暖”比通常的历史学课题难度更大
D. 积累丰富准确的地质材料形成证据链很难实现
答案:C
解析:本题为一道居末类的语句衔接题。空白之前结论性关联词“所以“,表示对上文的总结,上文”但是“之后是重点,提到与历史研究相比,”全球变暖”在资料和特点的研究难度,结论要能够体现”有难度“能够体现的是AC两项,对比AC两个选项,C选项又涉及到与历史研究的对比,衔接更为紧密,故选C更合适。
14、春天的气息唤醒了慵懒的细胞,满目的烂漫引导我们向往着花开四季,锦绣的人生与桃花的惊艳给了我们感官与精神的双重慰藉。我想,也许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保留着这么一丝天马行空的浪漫,每个女人都曾经将自己化身为那个自由的洛丽塔女孩,家是我们思想的延伸,装点其中便有了主人思维的精髓,内心的渴望。在这里,我们有了这样的“艳遇”。如果上述文字是一段广告语,那么它最适合于( )。
A. 花卉展销
B. 家俱推介
C. 房屋销售
D. 旅游宣传
答案:B
解析:文中前半部分是对意境的营造,接着引出装点家就会为我们营造出这种意境,从而突出了装点的作用,因此选B。本题若只看到“家是我们思想的延伸”没有注意到“装点”则容易错选C项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范筹 抉择 棉里藏针 望风披靡
B. 防害 亟待 徇私枉法 挺而走险
C. 枯躁 脉络 投鼠忌器 因噎费食
D. 怂恿 羁绊 阴谋诡计 同仇敌忾
答案:B
解析:A项应是“范畴”和“绵里藏针”。B项应是“妨害”和“铤而走险”。C项应是“枯燥”、“因噎废食”。D项中没有错别字,故正确答案为D项
6、某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某年他发现从当年起连续10年自己的年龄均与当年年份数字之和相等(出生当年算0岁)。问他在以下哪一年时,年龄为9的整数倍?
A. 2006年
B. 2007年
C. 2008年
D. 2009年
答案:B
解析:解法一:出生年代为20世纪70年代,1+9+7=17,因此若要让他的年龄和当年年份数字之和相等,则他年龄应在10-20岁之间,则1990年时年龄必然和年份数字之和相等。1990年时,年份数值之和为1+9+9+0=19,则其出生年份为1971年,之后10年均满足题目要求。将4个选项代入排除,当2007年时,年龄为36岁,为9的倍数。正确答案为B。
解法二:由题中连续10年的年龄和当年年份数字之和相等可知,必然有某一年他的年龄为9、18、27(即9的倍数),且该年他的年份数字之和为9的倍数,则他出生的年份必然为9的倍数(年龄=当年年份-出生年份)。2007年年份数字之和为9的倍数,则年龄必然为9的倍数。正确答案为B。
7、某抗洪指挥部的所有人员中,有2/3的人在前线指挥抢险。由于汛情紧急,又增派6人前往,此时在前线指挥抢险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5%。如该抗洪指挥部需要保留至少10%的人员在应急指挥中心,那么最多还能再派多少人去前线?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C
解析:设指挥部总人数为12x,则一开始在前线的有8x人,又派6人之后,前线人数为9x,因此x=6,共计72人。至少10%人要留在中心,则为8人,因此还能派72-8-54=10人。正确答案为C。
8、某商铺甲乙两组员工利用包装礼品的边角料制作一批花朵装饰门店。甲组单独制作需要10小时,乙组单独制作需要15小时,现两组一起做,期间乙组休息了1小时40分,完成时甲组比乙组多做300朵。问这批花有多少朵?
A . 600
B. 900
C. 1350
D. 1500
答案:B
解析:赋值总量为30x,则甲效率为3x,乙效率为2x,设甲工作时间为t,则30x=3xt+2x(t-5/3),解得t=20/3,因此甲工作总量为20x,乙工作总量为10x,甲比乙多10x,为300朵,则甲乙共完成30x,为900朵。正确答案为B。